股市跌得有点惨,榨干了不少积蓄,陆续逃离北上广,再回到美丽家乡,归家却充满哀愁。疫情后实体萎靡,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庞大的投资。不像温老师所言,发掘乡村房地产,而是搞生态农业,实施集约化生产。从有限人力物力,恐怕不具备条件。教育和人才回流,县域经济的治理,更期待宏观层面,给与更多的扶持,否则只能是空谈。
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源农耕文明,乡绅为中流砥柱。解放后工业崛起,浪迹天涯的游子,少年出家老始回。改革开放四十年,经历两代人光景,陆续农村到城市,起初大多农民工,再后来高考学子,学业有成留下来,在城里开枝散叶,令都市迅速膨胀,大城市鳞次栉比,催生房地产牛市,借助改革的红利,一切多欣欣向荣。
经历工业化文明,国家走向了富强,中国制造全球化,国际化突飞猛进,让美国坐立不安,想方设法搞制裁,金融战尤为激烈。房地产光环散去,舆情越来越惶恐。可舆论误导居多,说三四线别买了!国内房地产市场,不同城市的楼市,差异实在太大了。土地财政压力大,地方债负担不起,税制改革若不改,恐怕真的鲎不住了。
国内的经济学家,大多数留美归来,带着仰视的姿态,几乎忘记了初衷。楼市妖魔化舆论,不断发酵过程中,公知刻意在误导,在利用道德绑架。地产难一概而论,而房价变化规律,国内楼市的运行,上涨皆有章可循,会始于一线城市,传导到二线城市,最后三四线城市,县城掀起小高潮。但房价恰恰相反,三四线城市先跌,再传递到大城市。
捋捋过去30年里,取消房改房起步,尝试建设商品房,再后来的廉租房,政府的所作所为,尽可能照顾全面,让不同界别劳动者,都能够安居乐业。国内房价的运行,在遵从为人民服务,入主楼市生力军,大多为知识分子,当年高考幸运儿,从大学走向社会,是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原始积累。一切喜出望外,跟随着楼价攀升,成为时代幸运儿。
这几年黑不溜秋,不断诋毁地房地产,无外乎几类人群。首当其冲是嫉妒,当年改革有房产,禁不住出国诱惑,砸锅卖铁搞移民,辛苦奋斗几十年,如今又回到起点,在国外混不下去,准备回国当退路。抛售房产回来买,才发现只够首期,几十年白忙乎了,忍不住绝望之后,只剩下悔恨交加,怨天怨地怨认知,对公知怨恨至极,现在也骂得最凶。
其次是失业群体,是城市里的草根,工资只是够温饱,当年的知识青年,赶上尾班车回城,勉强找到了工作,只是够养家糊口。虽然拿到房改房,大多住得紧巴巴。省吃俭用养子女,又赶上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要富养,日子越过越彷徨。不恰巧高校扩招,为缓冲就业手段,家长们砸锅卖铁,陆续送进象牙塔,期待着望子成龙,殊不知只是馅饼?
伴随城市化进程,老城区改造项目,部分拆迁幸运儿,能够搭乘顺风车,住房获得了改善,搞来搞去仅一套,即便是水涨船高,如果套现能住哪?充其量望梅止渴,要兑现重返乡村,成为返乡大潮中,最现实的一群人,或许是腾出房子,给子女当做婚房?告别城市,回到家乡,其实落叶归根,似乎成为夙愿,即便有些不舍,始终要面对现实。
再次农转非群体,活在城市的边缘,依靠微薄的收入,却活得非常知足,大多也悉听尊便,省吃俭用的积蓄,不仅在家乡置业,城里也有落脚处,潘美辰想有个家,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外饱受风雨时,能躲藏才不害怕,印证了特殊群体,虽然蝼蚁般蜗居,依然能安贫乐道。对于城里的限购,感觉越来越麻木,或认为事不关己?遮风挡雨足够了。
大城市惊涛骇浪,楼价几经波折后,逐渐恢复了平淡。高峰期深圳楼市,每年交易的规模,达到存量的107%?意味着所有房子,都被翻云覆雨了。反倒是广州楼市,充其量只占5%,几乎可忽略不计。楼价的变化幅度,大抵与炒作有关,这就不难理解了,新冠疫情爆发后,深圳楼市会暴跌,而广州楼价坚挺,如今在稳步攀升,楼为财富蓄水池。
小城市的房地产,为何会格外脆弱?毕竟房子靠人住,村里有些手艺的,陆续迁到镇上了,就医就学很方便。而镇上有本事的,大多搬到了县里,村子里人去楼空,不少乡村已荒芜。如今搞美丽乡村,最难顾及的地方,从头来谈何容易?毕竟明智的办法,是发展县域经济。最经不起考验的,人口实在太稀疏,几乎没啥购买力,最期待衣锦还乡。
大小城市的楼市,供求落差太悬殊?大城市遮风挡雨,小城市杯弓蛇影,舆情分析多认为,首先人口的流动,越来越聚集城市,乡村日益空巢化。国内人口的流动,大趋势大同小异,仍然由农村、小城市,向中大城市流动,三四线县城乡镇,年轻人越来越少,真正需要买房的,用来住的也不多,投机得不偿失,房地产野蛮生长,更缺乏必要支撑。
舆情惑不解的,过去三四线城市,县城房价也疯涨,为何现在上不去,达不到往年峰值?最主要两个原因:现在的钱不好挣,绝大多数没闲钱,能投资屈指可数,农村人口入城里,挤占的服务岗位,陆续被市民填补,生活空间更狭窄,不得不回归故土,填补了县城存量,差不多昙花一现。其次是跟风炒作,看到大城市涨价,小城市也跟风涨。
房价的只涨不跌,幻想其实很害人,三四线土地资源,相对于比较丰富,根本就不缺土地,建房子成本低廉,楼价如果太离谱,会吸引闲散资本,盲目投入搞扩建,更容易形成积压,烂尾楼比比皆是,大多以为起点低,麻痹大意被困住。小城市搞新城区,盲目起高楼大厦,入住率肯定不高,建房步伐不能停,关键建好卖给谁?
恒大美元债断供,暴露资金链断裂,揭开房地产乱局,最薄弱环节瑕疵。碧桂园紧随其后,巨大的融资缺口,让各界措手不及。两者有所不同,许家印违规信贷,靠歌舞团铺路,是拖银行下水,万亿负债的背后,上下游合作商家,被牵扯大多破产。碧桂园股权质押,成为高盛的筹码,起步早见效更快,布局三四线城市,是拉地方下水,不少转成地方债。
三四线城市房子,流动性越来越差。投资价值并不大,二手房是试金石,市场成交非常少。变现能力更有限,倘若是着急套现,不得不折价出售,割肉必得不偿失,投机亏钱效应,让买家投鼠忌器,房子卖不出去后,房价也大打折扣。新房价格在上涨,二手房纹丝不动,潜在阴影难抹去,没多大参照价值,想复活谈何容易,只能成一潭死水。
为什么房价下跌,会从小城市开始,除了供大于求外、房子的流动性差,决定房地产市场,强强弱弱的格局,注定难轻易改变。大城市人口密集,不会有太大波动,即便楼市走熊,也会是循序渐进的。反倒是乡镇地产,人气指标很脆弱,一旦供过于求了,楼市很容易崩塌。最近有不少新闻,某些地方的房子,已经卖到几万一套,门庭冷落鞍马稀。
倘若判断没毛病,可以得出的结论,大城市楼价分化,量变到质变过程,要看人口净流入,只有需求够旺盛,楼市必长盛不衰,这点没必要争执。二线城市很尴尬,如果领导够强势,或许局部小阳春。中美对决背景下,财政越来越缺钱,实体经济难复苏,股市变存量博弈,这钱更加难挣,别指望天上掉馅饼。房地产市场下跌,三四线是重灾区,房子除了自住外,不具备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