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17日,周三,盘后。
在对新规进行澄清之后,市场复位。
对于今天的反弹,一定要有清醒的认知:首先,凡是没有放量,又不能反包的,十有八九不是后期继续反弹上行甚至突破前高的重点关注股。这点,与春节后的反弹会比较类似 一定要注意鉴别;
其次,反弹就是反弹,毕竟新规放在那儿,在反弹之后要再次把吃透新规放在第一位,其后的主要任务还是排雷避坑,尽管还有所谓的一年半的自我救赎期,但是,要想靠自身消化新规的条件,难度是很大的;
第三,该转向的还是要转向,不是一个反弹就又重回温柔乡了;
以上已经在新规之下的前三集讲清楚了,有兴趣的可以回看。
既然新规是瞄准长线股市生态的,那么,在选股时,也要从长线着眼。
首先,看清楚财报
在财报中不是只看每股收益,还要看每股公积金,每股未分配利润,更要看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只有当经营性现金流强壮时,才能在新规之下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比如,茅台,经营性现金流53元/股;中国移动14元/股;中国神华4.5元/股;中国海油4.4元/股;长江电力1.5元/股……以上这些,同时也都是高股息的典型代表。
想想看,在2020年-2021年为什么白酒行业这么猛?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现金流很充沛,但是即便如此,白酒行业中的每家经营性现金流还千差万别,古井贡酒10.8元/股;五粮液5.7元/股(三季报);老窖6.1元/股(三季报);汾酒6元/股(三季报);洋河2.9元/股(三季报);舍得2.1元/股(年报);水井坊2.8元/股;其余白酒股的经营性现金流,均在2元/股以下,甚至1元/股以下。
只有经营性现金流是充沛的,每年挣得钱才是真的,而不是纸面上的,才不会在若干年后不得不财务大扫除搞出巨额计提坏账,巨额亏损,财务指标深度呛水……等等。
其次,分清楚周期
强周期行业,财务指标波动剧烈,化工行业就是典型的强周期。新能源上游产业链绝大多数属于强周期的化工行业,在2021年新能源爆发到2023年快速下行直至亏损,也就两年时间。所以,从传统意义上看,化工行业的市盈率都不高;另外一个强周期是海运,典型代表就是中远海控。
科技股是周期股吗?对于整个科技行业来说绝对是超强周期,是每天都在进步的行业,变化之快,令人目眩。但是,对于科技行业中的个股来说,连强周期都算不上,因为但凡跟不上步伐,就直接淘汰了。
客观而言,对科技企业来说,很难用新规去衡量,去简单套用,三年前是挣钱的,并不代表三年后还能活。科技股本质上是一种潮汐,炒科技股如同潮来了要赶潮,潮退了要及时撤退。
再想想看,为什么白酒在2020年大范围爆发,除了现金流充沛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号称可以穿越周期。从当前看,经过了若干年的推广洗礼,白酒除了屈指可数的超级品牌外,其它也存在周期,只是时间比较长,因为对白酒的爱好是否得到传承,这是一个重要的周期属性考察点。
第三,分清楚库存
既然是在新规之下选股,库存问题不能不考虑。因为大规模计提就是因为应收账款+库存,这两项主要的事。
科技股库存大是好事儿吗?绝对不是,两年之后就大规模计提了;
周期股的库存大是好事儿吗?两年前的碳酸锂库存到现在,该折价多少呢?计提多少呢?
又要说回白酒了,在2020年能异军突起,除了现金流,慢周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库存,不仅不贬值,还会增值,所以,资本敢大规模介入。卖不掉不要紧,库存值钱了。在这种理念下,介入的资本会有二话吗?
但是,这种观念在今年开始也慢慢回归理性了,不是酒的库存都值钱,也不是酱酒的库存都值钱,而是只要屈指可数的酒的库存被认为具有一定价值。
但是,在当前的环境下,即便这种有一定价值的库存价值也会因为白酒源源不断的产量而稀释。之前有经销商因为认可库存价值而接货,现在经销商也没有这么多钱可以源源不断地接货,不得不抛货,这市场就需要重新平衡估值了。
那有没有周期,库存,现金流,相对来说平衡得比较好的呢?
明天,就用有信仰的名山大川来做长线比对。
在明天日志之前,特别提醒一下:4月19日(明天盘后),九华山公布年报,一季报。年报已经有预告了,偏差不会太大,而一季报业绩可能比较平淡甚至有微幅下降的可能,因为根据九华山风景区的公告,1-2月份受冰冻雨雪影响,收入同比下降6.8%,是不是在三月份能奋起直追填坑,尚未找到相关数据,暂且按照保守方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