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又出新书了。
《山谷微风》这部散文集不仅展现了余华对童年的回忆,还通过长达40年的时间跨度,呈现了一个作家半生的经历与感悟。
这个最初做牙医,因为看到文化馆的人不怎么上班而萌生写小说,把自己写进文化馆的作家,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文字可以改命。
余华开始写作时,只有高中学历,对写作规范一无所知,甚至连标点符合的使用都不太清楚,虽然头疼,但后来他还是说:“我认识的字不多,但写小说就够了。”
果真如此吗?实际在刚开始写作时,余华常常会在书桌上放一本杂志,以便在写作过程中随时“参考”,其实说是参考,实则是模仿,毕竟不是工具书。
而这种模仿的方式,对于初学者的确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大多数的文案人,也是从模仿学起的,记得刚开始写活动方案策划时,大概把网上所有关于活动策划的网页能翻到的都翻了一遍,还找了两本关于活动策划的电子书,如此一番折腾下,很快掌握了活动策划的写作手法,成品也得到了认可。
每一个新的文体学习也都莫过如此,PPT、脚本,新的客户,新的需求。通过模仿,我们可以很快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余华也就此开启了自己的文学探索之旅。
在《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他提到了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教会他,一个故事最吸引人的往往不是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那些细腻动人的细节,对细节的执着追求,成了他日后作品的一大特色。
他说,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对于作家而言,每一个细腻之处都值得探索,看过余华的作品,你会发现,他始终坚持从自己熟悉的世界去搜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这些细节不仅为他的作品带来了独特一面,也总能触人心弦。
余华在追忆自己写作历程时,曾这样说:写第一个故事时,只要有一两行自认为很精彩的话,就会感到很受鼓舞,写到第二个时,他已经能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到第三个时,他能塑造出鲜活的人物。
哪有什么一蹴而就,都是步步攀登。
正是这份用心,成就了现在的余华。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当你享受生命的时候,生命也会给予你更好的体验。学历和背景不是我们过不好这一生的关键因素,热爱与努力才是。
用心去观察生活,体验人生,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精彩,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独属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