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三国时期的吕布和张飞都是声名显赫的武将,都有着性如烈火的性格特征。这样性情相近的二人首次交锋便是后世津津乐道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经此一役,于战场上相逢的二人却没有衍生出后来的马超和张飞在交手中产生的惺惺相惜的情意,反倒是翻脸成仇恨之欲死。
仔细想来,无外乎是吕布当年趁着刘备不在,夺取徐州的缘故。但为何吕布在当年占据徐州之后,没有杀死当时因醉酒已无战力的张飞?具体原因如下。
一、吕布占之不武昔年吕布为曹操所击溃,惶惶如丧家之犬,几无立足之地。是刘备念及他袭取山东,机缘巧合解了他徐州之围的好处,甚至在帐下谋士劝阻他说“吕布乃虎狼之徒,不可收留,收则伤人”的前提下,依然选择收留吕布。
但是当时的刘备初领徐州牧,只能将小沛留给吕布做栖身之地。而这落在吕布眼里便成了刻薄怠慢,有意小觑。恰逢当时,刘备和关羽正在曹操刻意的“驱虎吞狼”之计的安排下,外出同袁术帐下的纪灵交战,于是徐州便暂时由张飞看管。
而张飞看着刘备违心负命而去,心中气闷,便痛饮达旦,不觉酒后使性,打了吕布的丈人曹豹。曹豹心生怨恨,便将此事告知吕布。吕布闻言更是怒不可遏,觉得张飞这是在借机打自己的脸。
于是吕布与手下谋士陈宫密谋,同曹豹里应外合,借着张飞酒醉,趁机夺取徐州。攻势之猛,令徐州城内,只张飞一人逃脱,甚至连刘备的家小都陷在了徐州城里。
而分析当时局势,张飞因酒醉而战力减损,吕布更是有万夫不当之勇,当时在虎牢关,全盛时期的张飞尚且需要和刘备关羽联手方才能同他激战当场。而如今面对失了战力的张飞,吕布居然没有趁机夺了他的性命,反而放任他逃走,原因之一便是吕布占之不武。
吕布有着昔年以下犯上,杀死丁原,董卓两位义父的罪过,又背负着贪恋红颜,好色寡恩的恶名,本已为天下英雄所不耻,几无立足之地,若非刘备收留,他几乎居无定所。
而当时刘备领徐州牧,又有着三让徐州的贤名在前。吕布趁其不在而攻占徐州,便已有了“不义”之名;若吕布再借机杀了张飞,便要势必再落下一个“不仁”的恶名。
念及自己本就不甚良好的名声,吕布首先便要放过张飞。不能让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入恶名之中。
并且他本就是趁着刘备不在徐州方才发兵攻占。若是再杀了他的义弟,只怕天下英雄都要嘲笑于他。他若是想要坐稳徐州牧之名,便要先放过张飞,缓和一下自己的名声,好以待来日行动。
二、吕布好大喜功的性格虽然事实如此,但有人可能会提出异议。认为吕布同曹操一般无二,以“枭雄”之名立世,根本无须在意儒家眼中胜过一切的名声——他的恶名早已流传四海,自然也不会在意再多上一条。
所以也有第二个原因便是,吕布自身的性格使然。
他为人粗豪,尚且不如张飞“粗中有细”的性格特征。更何况他又好大喜功,纵然有着不甘久居人下的野心,但是却没有能与之相配的胆识和谋略,所以做出放走张飞这样的举动,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在他占据徐州之后,只顾着庆祝自己在征伐多年之后,终于有了一块可以安身立命的地盘——还是兵家必争之地。并没有去仔细的追捕张飞,致使张飞得以逃脱。
况且吕布在当时还有着张辽这样的骁勇战将,他若从最初便有了要张飞性命的念头,是有可能当真做到的。但他已经只顾着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骄傲的念头又高了一层。
此时的张飞在他眼里已成了他的手下败将,被他击溃的“无名小卒”他也有可能会无暇顾及,只忙着庆功宴饮,不欲再考虑其他了。
并且在此原因之中,也可衍生出另外一种想法——吕布对张飞的武力有所顾忌。
兵法有云“穷寇莫追”。张飞在被他全盘击溃,丢失了大哥刘备好不容易占据的徐州,又弄丢了大哥的家小的情况下,心境必然大变。
此时的张飞已然是万般痛苦绝望的心境。若是在这样的心境下,他被吕布追上,自然会横生出莫大的勇气,哪怕拼上自己的性命,也要杀了这个“三姓家奴”好去为大哥赔罪。
若是吕布想到此处,不愿再横生枝节,索性放了张飞逃走,想要为日后结下善缘,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三、吕布对刘备心存忌惮虽然有以上两点原因,但是最直观,最重要的一点是,吕布对张飞身后的刘备相当忌惮。
当时的人们议论起刘备,都不免先嘲弄一番他的身世——此乃织席贩屦之徒,安可与诸侯同列?
但也正是这样一个在当年看起来并无盛名于世,也无厚实根基的刘备。却在当时曹操兵攻徐州之时,敢于主动解徐州之围。
彼时的徐州,外有曹操之威,内无可用之将。而刘备只是念及陶谦乃仁义之君,更不忍百姓受苦,在手下除关张二人之外,几乎无一兵一卒的情况下——他尚且要去公孙瓒处借兵——依然愿意仗义援手。此等胆识谋略,已然令人钦佩至极。
吕布若是当真要对张飞下手,也就不能不盘算一下站在张飞身后的刘备的分量:
若是真的让刘备痛失兄弟,伤了刘备的亲情和颜面,一来对吕布名声有损,要背上忘恩负义的骂名;二来更是要惹上其他诸侯的非议;三来更是会让吕布彻底失了刘备这个强有力的臂助。
更何况吕布受刘备之恩在前,焉能对其当真赶尽杀绝?许多事要做成,并不是只依赖于吕布引以为傲的武力,还要具备一定的智慧和谋略。
并且,就当时局势而言。吕布要面对的是袁术和曹操这样的劲敌。若是以他一人之力抵抗他们,恐怕是以卵击石。于是他只能选择拉拢刘备——在攻取徐州之后,将刘备又安置在了小沛。
有道是“攻守之势异也”,即便如此,刘备也只能领受——因为他和吕布有着共同的考量,当年他选择收留吕布,也是顾忌曹操和袁术势大,他需要吕布的襄助。
在此结局下再次复盘一下吕布的行为逻辑,便不难发现,吕布若真的动了张飞,刘备关羽必然痛心至极,绝对不会和他联手。那么他和曹操,袁术这样相互制衡的犄角之势,便很难形成了,对他而言绝无好处。
吕布虽然谋略不足,但也绝非是一个毫无政治头脑,政治眼光的蠢材——并且他身边还有陈宫这样聪慧机敏的谋士辅佐。放过张飞这样的行为,体现出了他具备一定的政治家的头脑和远见。
换言之,吕布放走张飞,并不是一种妇人之仁,或是一闪念的心慈,而是出于对形势的考量。他需要通过能成功逃走的张飞,并未收到惊扰的刘备家小,对刘备传递一个信号——我对你绝无赶尽杀绝之念。
当时正处于群雄逐鹿的时代。任何一个微小的动作后都隐含着雷霆万钧的政治博弈。
吕布释放出的这样一条信息自然有他的考量,尽管刘备丢了徐州,但为了大局考虑,他也不能不按照吕布设计好的路线前行。
若是吕布当时真的为了发泄一己之私愤而诛杀张飞。那么他极大可能便要面临刘备怒而转投曹操或他人麾下,反过来与其缠斗的场面——简直就是白门楼的提前演绎。
刘备绝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他既有贤名存世,又有此前讨伐董卓的义举和虎牢关的威名。此等英雄若是不成盟友反成仇敌,绝对不是吕布想要看到的景象。
综上所述,此次事件体现出了当时的英雄们所具备的别样的眼光和洞见。大家在私下里都一定有着相当的龃龉和仇怨,但一旦同世事联系在一起综合考量的时候,大家也只能暂时放下。
放下这些并不代表着过去或者遗忘,只是为了能有更广阔的前路可走。虽然经此一事之后,再要吕布能和刘关张三兄弟相逢一笑泯恩仇是不可能了,但是既能让吕布成功地吞下徐州这块地盘,又能与刘备组成暂时的利益联盟抵抗曹操,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结局了。
四、结语通过对这一事件的盘点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时三国时代的英雄们不仅要具备超凡的武力,还要具备一定的远见卓识。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世间的矛盾。
处于现实社会当中的我们,自然要学习他们的这种韬略。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在各自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智慧去解决问题,才能避免产生纠葛纷扰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信息来源:
演义嘛,是这样的。其实如果历史上真是这样的,杀了也不会咋样。人机刘备又打不过吕布,吕布可以随便玩。历史上袁术攻徐州,刘备带兵对抗,曹豹和吕布里应外合赶走张飞,刘备回来救,没打过,然后又被袁术打败,所以说,刘备前中期实在不咋地。
徐州已经到手,何必和一个不死不休的张飞火拼到底,张飞本身实力并不差吕布多少,就算赢了,自身也得带伤。所以吕布也不敢逼得太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