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40亿的三门峡大坝,西安市民却直呼炸掉它,是壮举还是败笔?

谦语话书风 2024-07-15 00:42:00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 秒后,用您发财小手点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

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三门峡大坝,自1961年建成以来,就一直处在争议的漩涡之中。有人将其视为新中国治黄史上的一座丰碑,而有人却认为它是一个深重的历史教训。

那么,修建三门峡大坝到底是功是过?

它的建设究竟给中原大地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陕豫之争:三门峡大坝的利弊之辩

三门峡大坝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存在不同声音。

位于大坝上游的陕西省为这一工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数以万计的居民被迫告别世代居住的家园,肥沃的农田淹没在大坝蓄水形成的湖泊之下。

更让陕西人忧心忡忡的是,大坝拦截泥沙导致渭河河床不断淤积抬升。

渭河流经关中平原,原本就是一条容易决口改道的河流。

如今,泥沙淤积导致渭河水位持续升高,堤防面临巨大压力。

一旦发生溃堤,关中平原将遭受灭顶之灾。洪水可能会让这片富饶之地变成一片汪洋,数百万人将流离失所。

陕西人对三门峡大坝的怨恨日益加深,“拆除大坝”的呼声不绝于耳。

而下游的河南省却对大坝感恩戴德。

自从三门峡大坝建成以来,黄河下游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决口事件。

昔日让人闻之色变的“黄祸”成为过去,大片农田告别了泡在水里的命运。

农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不再为洪水侵袭而夜不能寐,不再为庄稼绝收而忧心忡忡。

与此同时,三门峡大坝在发电和灌溉方面也发挥了显著效益。

高高矗立的大坝为中原大地源源不断地提供电力和水资源。

在大坝的滋养下,河南的工业迅速崛起,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三门峡大坝成为河南人民心中的幸福之坝、富民之坝。

2003年的一场特大洪水,让陕豫两省围绕三门峡大坝的矛盾达到顶点。

陕西人大代表联名上书,要求拆除三门峡大坝;而河南代表据理力争,坚决反对拆坝。

双方在舆论场上展开了一场唇枪舌战,争论持续多日,吸引了全国的目光。

黄河之殇:千年水患困扰中华

其实,自古以来,黄河就以其“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给中原人民带来无尽的苦难。

这条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大河,曾无数次脱离河道的束缚,肆意横行于华夏大地,吞噬良田,毁坏家园,带来深重的灾难。

据史料记载,从西周到民国的两千多年间,黄河决口的次数多达1500余次,改道26次。

几乎每一次决溃都伴随着生灵涂炭、家园破碎的悲剧。

洪水过后,昔日的沃野平畴变成了泽国,曾经的繁华城镇化为废墟。

人们在废墟中哀嚎,在泥潭中挣扎,苦不堪言。

1933年的一个夏天,日寇铁蹄踏进了华北大地。

为阻挡日军西进,国民政府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炸毁花园口大堤。

随着一声巨响,黄河河水奔腾而出,顷刻间吞没了44个县城。

数百万人在洪流中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他们中有的在洪水中永远地失去了生命,有的在饥饿和疾病中苦苦挣扎。

“黄河大决口”的惨剧,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也成为中华民族记忆中永远的伤痛。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深感治理黄河刻不容缓。

1954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了黄河水利会议,提出了“蓄清排浑”的治黄方针。

经过反复勘测论证,三门峡被选定为“黄河第一坝”的建设地点。

1957年的一个春天,三门峡的建设工地热火朝天。

成千上万的建设者来到这里,他们中有工程师、技术员,也有普通的民工。

他们背井离乡,告别亲人,怀着建设祖国的热情,投身到这项宏大的水利工程中。

在工地上,他们挥汗如雨,不畏艰险,誓要在黄河上建起一道新的屏障,为中原人民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线。

功过未定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放在过去,三门峡为“蓄清排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运行,三门峡大坝的功过是非却是难以定论。

因为即便在防洪、发电、灌溉等方面的成果有目共睹,但其带来的泥沙淤积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事实上,三门峡大坝的兴建过程,折射出我国治河理念的变迁历程。

在建设初期,我们对泥沙问题的认识还比较肤浅。

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和认知局限,我们对大坝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的暴露,我们开始反思,开始探索新的治河路径。

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的新思路逐渐形成。

我们意识到,治河不能只盯着一个点,而要从流域的整体出发,统筹考虑上下游的利益,兼顾防洪、发电、灌溉、生态等多重目标。

2004年,三门峡论战的硝烟还未散尽,国家就开始在渭河流域投资上百亿元,开展大规模的综合治理。

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上游水土保持、中游河道治理、下游湿地保护等多个方面。

通过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通过疏浚河道,提高行洪能力;通过恢复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如今的渭河两岸,绿野千里,风光旖旎。

昔日的泽国重现了勃勃生机,昔日的矛盾逐渐化解。

这表明,陕豫在三门峡问题上并非不可调和,关键在于转变思路,在于统筹兼顾,协同发力。

结语

回望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史,我们既要看到它在治黄历程中的不可替代的贡献,也要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唯有坚持科学决策、生态优先,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完善,才能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造福子孙后代。

三门峡大坝的故事,昭示着一个朴素的真理:治水兴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要以史为鉴,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人民群众筑牢安全之基、福祉之本。

【参考资料】

1.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9.06.04-《领袖们治水如打仗 周恩来三上三门峡【5】》

2.民主与法制网-2007.10.12-《三门峡水利枢纽存废之争——豫陕两地 50 年的“黄河官司”》

3.中国青年网 -2023.7.8 《三门峡水利枢纽接力黄河汛前调水调沙》

0 阅读:1

谦语话书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