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双桥罗老太,高寿105岁行医90载,卫生部专门拨款为她建医院

八号谈密人 2024-09-30 14:37:07

编辑:YY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

在北京的双桥,有一位传奇的老太太。

她的经历跨越了两个世纪,她的医疗生涯长达九十年。

悬壶济世是她的信仰,不计得失是她的医德。

“行善、帮人、救人”,徐悲鸿和齐白石受过她的“恩惠”。

她不仅是毛主席的“座上客”,亦能让周总理亲自为她“赐名”。

她的来头有多大,竟能让卫生部专门拨款为她建医院?

双桥老太罗有明,她的经历远不止光鲜亮丽这么简单。

贫寒孤苦的年少时光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她的人生似乎就注定与“悲”联系在一起了。

可正是因为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她的人生又似乎注定着不会平凡。

1904年,还叫罗颖的罗有明在河南一个小乡村里出生了。

虽是世代行医的家庭,但处在旧社会,罗有明从小的生活就十分贫寒。

只是,贫苦并没有使她生活不幸,而严重的封建思想,才是她不幸的开端。

因家中无男丁,爷爷又重男轻女,说“颖”字会把男孩子的“影”挡住。

就这样,为了延续香火,罗颖便失去了姓名,只能以“大妮”代之。

虽然没了姓名,可从小聪慧好学的她却拥有了对她一生都为之重要的东西。

尽管罗家正骨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但罗有明打小就聪明。

看着如此好学的孙女,奶奶甘愿顶住家族压力,也要将祖传的手艺传给罗有明。

就这样,3岁练摸骨、5岁学正骨术,罗有明走上了行医的道路。

而事实证明,她真的颇有天赋,年仅10岁,罗有明就能帮奶奶为人治病。

15岁那年,学有所成的她就能独立坐班行医。

后来,奶奶去世罗有明破例挑起了罗氏正骨技艺的第五代掌门人的重担。

那时的她,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竟会发生一段如此传奇的经历。

本段落信息来源于:人民卫生出版社——《罗有明正骨传奇》——发布于2014年4月1日

漫漫行医路

出生就不被重视,但靠正骨小有名气的她,终算是觅得良人。

只是,她的“悲”还没有结束,临出嫁前,戏剧性的一幕再度上演。

1922年,罗有明与一家殷实农户结亲了,丈夫王治忠不仅英俊潇洒,家境也很不错。

本以为自己的苦日子就要结束了,可临出嫁前,王家却遭了劫难,吃了官司倾家荡产。

可婚事已定,罗有明只能按时嫁入王家。

奶奶年老体弱,公公中年丧妻,还有三个无人照料的弟弟妹妹。

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就落到了夫妻两人的肩上。

好在丈夫对她温柔体贴,尽管生活拮据,可他们却过得很是甜蜜。

然而,好日子没过多久,灾难就再度降临。

一场水灾,农田颗粒无收,为了维持生计,无奈之下,王治忠选择南下谋生。

谁知,这一去,丈夫竟如人间蒸发般,彻底没了音信。

纵然如此,生活总还要继续,挖野菜、给别人洗衣服,为了一家人的生活,罗有明什么活都做过。

可即使再苦再穷,她也没忘过秉承罗家义务行医祖训,分文不取给人捏骨治病。

这样的日子,她一过就是24年,直到有一天,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罗有明的人生迎来的转机。

原来,他的丈夫还过着,不仅活着,他还立下了赫赫军功。

而给她带来消息的人,正是丈夫派来接她团聚的士兵。

就这样,经历了几十年的辛酸与不易,罗有明迎来了新生,随丈夫来到了部队。

为了报答党恩,罗有明开始为部队的伤病员捏骨疗伤。

解放后,作为北京双桥池家窑医院的骨科医生,罗有明在北京扎下了根。

而她后半生的传奇经历也就此开启。

本段落信息来源于:百度百科——罗有明——人物生平

悬壶济世、两袖清风

“我饭可不吃,觉可不睡,病人一刻也不能耽搁。”

作为一名吃上国家“皇粮”的医生,本可以开启享福生活,可她却偏偏走上了这样一条“不归路”。

丈夫是部队干部,自己是一名医生,可她却时刻未忘记自己的“本分”。

为了给人看病,她不管白天黑夜、不分上班下班,只要有需要,她随时都会到。

而更让人敬重的是,在她眼里看病从来不分三六九等,也从不图名图利。

一个捏骨的老太太,她的名气到底能有多大呢?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罗有明就经常和毛主席、朱德等中央首长见面,为他们治疗病痛。

也正是因此,她也重新拥有了“姓名”。

那天,周总理派车把罗有明接到中南海西花厅。

仅一次治疗,邓颖超的症状就完全消除了,多方治疗无果的症状,在她这里竟这么轻而易举的就解决了。

这让周总理感到很是神奇,这时,周总理便问及了她的姓名。

可当时,罗有明还没有名字,就回答周总理说自己叫王门罗氏。

“怎么还叫罗氏?新社会了,像你这样的民间名医是国家的宝贝,得有个名字。”

就这样,因为她在全国都很有名,总理就为她取名为“罗有名”。

只是,谦虚的她不想张扬,便将“名”改成了“明”,从那时起,她才重新拥有了姓名。

虽然她常常是国家领导人的“座上宾”,可罗有明却从未因此谋求分毫私利。

在周总理的赏识与批复下,罗有明打破了罗氏正骨绝技不外传的家规。

举办全国正骨学习班,不仅让这项技艺得到传承,还能帮助更多的人走出病痛。

拥有高超的医术的她不仅受百姓的爱戴,就连不少名人都受惠于她。

帮人解决病痛,可她却从未以此谋利。

当年,国画大师徐悲鸿曾赠他价值连城的《奔马图》,她不要。

齐白石要把代表作《虾》送给她,她不收。

就连周总理要送一辆崭新的轿车便于她授课教学时,都遭到了她的拒绝。

1985年,卫生部遵照周总理生前指示,专门拨款为她建立了“罗有明骨伤科医院”。

就算被指名担任院长,罗有明也从未忘记行医的本分。

不收红包、不收礼品,甚至倒贴医疗费,5角钱的挂号费、让病人花最少的钱治好病。

成了罗有明和弟子们的行医准则。

朴实、善良、无私,九十年的行医之路,罗有明看的病人早已达上百万。

而她的善举也赢得了无数人的崇敬。

2008年10月,105岁的长寿老人罗老太太逝世了,可她的精神、她的技艺却被永远的流传了下来。

那年“罗氏正骨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她的技艺,在新的时代将继续发光发热。

本段落信息来源于:光明网——“双桥老太太”嫡孙女、正骨专家...她用45年的时间演绎匠人精神——发布于2020年12月25日

救死扶伤、仁心仁术,她是一代中医名手,亦是被后人视作的典范。

如今,她已离世16年,可她的事迹,值得被人们永远铭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罗有明——轶事典故

老太行医近百年救人无数 遗体告别千人相送(图)

0 阅读:0

八号谈密人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