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分享了一个客厅的十年变迁(),很多朋友喜欢这个案例,有位网友的留言特别打动我,她说喜欢这种有历史长度的文章。
“家不是一日建成的”,这是一句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有的朋友无论是装修房子还是优化家里的收纳都希望做到十全十美,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会囿于眼前而缺乏真正的想象,因为时代会变,生活会变,需求自然也会随之变化。
治疗收纳焦虑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看到别人家也是这样的。本篇内容继续分享客厅主人的家,让我跟屋主最开始结下师徒缘分的,并不是客厅,而是厨房。
厨房的十年变迁,是屋主收纳意识的觉醒与进化,她所经历的阶段概括起来就是一段绕口令: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
拍摄于2021年。从2012年到2021年,中间门进入就是这个家庭的L型厨房,白板墙后是一个小型储物间。
拍摄于2021年。这张图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厨房和储物间的关系。
2016年,我第一次踏入屋主家,震惊于她有如此好的空间条件,却没有被很好利用。屋主惊讶:“真的吗?我还以为这点小空间已经用得够极致了!”
为什么我会说她家的空间利用得不够好呢?
先说储物间。
足足1.6米深度的狭长空间。
宽度却只有0.6米。整个储藏间就像一条密道,东西进去就难以出来。
屋主绞尽脑汁,用货架搭出来这样一个层层递进的结构,她的思路是:虽然拿不出来,争取能看得到里面都有什么。
从2012-2021年,储藏间经过多次调整,屋主黔驴技穷,认为自己已经把螺蛳壳发挥到了最佳状态。
照片拍摄于2016年。厨房是狭长的L型格局,从厨房门往里走,依次是冰箱→灶台→水槽。
日本收纳教主近藤典子总结,布局合理的厨房长度达到2.5米,就能满足日常烹饪所需。但屋主这个超出2.5米的厨房,却让她在做饭时“捉襟见肘”——台面不够用,做饭疲于奔走。水槽装在了厨房尽头,但凡有人使用灶台,其他家庭成员都难以取水。
照片拍摄于2018年。当时有个收纳细节很有意思。屋主的烤箱收纳在带门下柜,每次她要使用烤箱都得依次完成以下动作:
第1步:清空台面
第2步:打开柜门
第3步:搬出烤箱
第4步:关上柜门
第5步:插上烤箱的电源
到这一步,原本不宽裕的台面就被占满了,使用烤箱,意味着其他烹饪活动必须停止。用完烤箱,还有一串动作等着:
第6步:拔掉烤箱电源
第7步:打开柜门
第8步:放入烤箱
第9步:关上柜门
因为这一系列繁琐和尴尬的场景,屋主放弃了她的烤箱梦,一年只有偶尔几次搬出烤箱给孩子烤个鸡翅解馋。这个难题困扰数年,全家人都觉得只有重新装修厨房才能解决。
我提醒她:把烤箱门拆掉呀!
屋主犹豫不决,担心拆掉柜门挡不住油污。挣扎半年后,终于决心拆掉试试看(当时她还保留了门板,想着万一后悔还能装回去)。
照片拍摄于2018年。随着烤箱的解放,屋主的思路被打开了,添置了一系列墙面免钉收纳工具,这个格局先天不足的厨房,立时释放一部分台面收纳的压力。
照片拍摄于2020年。疫情居家,让屋主有了更多时间去审视厨房功能。烤箱柜被拆掉的门再也没有装回去,反而似一道催化剂,解开了屋主传统观念的束缚,进化到“没有什么不可以”的阶段。
烤箱旁原本是一个调味拉篮,非常难用,常年闲置。屋主主动连门带拉篮一并拆除,安装一块层板,做成双层开放格,收纳高频使用的厨房小电器。
到了2022年夏天,经历了上海两个月的居家做饭,她深感厨房好不好用太影响日常幸福指数,决定拆掉厨房重新设计。
我提醒:何不把储藏间一并改掉?
她猛然醒悟:既然大动,干脆彻底点。
照片拍摄于2022年。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次“大兴土木”。储物间那堵24厘米厚的墙,并非承重墙,拆掉之后,本来狭长的空间宽裕许多。
照片拍摄于2022年。拆干净的厨房不是一张完全的白纸,局部翻新不得不考虑预算、工期,只能在现有的水电条件下去做尽可能的优化。
留给屋主改造的时间只有三周,她做了些妥协,最大的变化是把冰箱从厨房里移了出来,调换水槽和灶台位置,优化厨房动线。
照片拍摄于2022年。这是改造完成后的格局。
照片拍摄于2022年。改造后的厨房获得了更充足的台面和上下柜收纳空间。合理的动线和高低台面的设计,让烹饪者得到更为友好的身心体验。
照片拍摄于2022年。下柜增加抽屉式洗碗机,这是狭长型厨房的救星,尽量少地占用过道空间。脏碗冲洗-放入洗碗机-干净碗盘归位,基本原地不动就能完成。
照片拍摄于2022年。台面并不是空无一物,收纳遵循“就近原则”,基本实现在哪用就收在哪的懒人一步归位大法。
照片拍摄于2022年。冰箱被移出厨房后,跟餐桌的关系近了,意外让家人感觉更为便利。冰箱上方的柜子深度80cm,成为收纳换季物品的好去处。
照片拍摄于2024年。储物间虽然失去了一半面积,收纳效率却大大提高,集中收纳家用杂物、日用囤货、换季电器、户外装备等,家人都能轻松参与到公用物资的进出管理中。
照片拍摄于2024年。根据使用需要,屋主陆续添置了挂墙干湿垃圾桶和窄型收纳架,厨房里物品琳琅满目,但用起来趁手,体贴全在细微之处。
到此,厨房进化暂告一段落。我陪伴着屋主一路走来,看到她最大的成长在于懂得了去观察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不会人云亦云,也不会一味地盲从于“别人家都是这样做的”。
每个居住者都是自己家最好的设计师,前提是你真的了解自己。收纳不是只有一条康庄大道,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我们出发了,就能抵达自己理想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