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让学生演小日子,妈妈说宁可退学,被反怼:就你家孩子玻璃心

琳琳教育日记 2024-06-25 17:40:14

在学校里,如果学生对班级有一种荣誉感和集体感,他们往往会更加热爱学习,更加喜欢上学。然而,要营造这种感觉并不容易。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例如,学校经常会举办各种表演活动,班级里的学生可以参与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特别是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天真无邪,通常会更愿意扮演那些漂亮的角色或正派的英雄角色,相反,坏人的角色往往不受欢迎,因为孩子们本能地向往光明和善良。

老师让学生演小日子,妈妈说宁可退学,被反怼:就你家孩子玻璃心?

笔者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哪怕是跟同学们玩过家家、做游戏的时候,大家也都是争着演那些好的角色。谁被分配到演坏的角色,内心都会有些委屈,甚至直接表示不玩儿了。

最近在幼儿园里,一位宝妈分享了一个故事。老师要排一个戏,这个戏里面有正直的八路军和敌对方的小日子。显然,排这个戏的目的是想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历史,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然而,角色分配的问题随之而来。戏剧中既有正派的八路军角色,也必然有反派的小日子角色。孩子们都争着要演八路军,毕竟正派角色象征着勇敢和正义。结果,小日子的角色无人问津,只能随机分配给那些不愿意演的孩子。

这位宝妈的儿子不幸被分配到了一个坏人的角色,回来后特别失望,而这位妈妈则更加生气。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明白角色分配的背后含义。孩子们选择正派角色,是因为他们天性向往美好和正义,而被迫演反派角色的孩子则可能感到被冷落或不被认可。

这位妈妈说自己祖上都是根正苗红的,一听到以前那些事情就特别生气。尤其是家里的长辈,三观都非常正。小时候,如果家里的孩子敢故意演反派角色,爷爷都会气得要打他们。

因此,这位妈妈绝对不能接受自家孩子演反派角色,哪怕只是演一下也不行。为了这个问题,这位妈妈甚至喊话表示,宁可让孩子退学也不愿意遭受这种“侮辱”。她总感觉老师是故意在嘲讽和瞧不起自家孩子,才分配了这个角色。反正幼儿园还剩一年,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她一方面觉得要不就忍忍吧,但转头又觉得实在难以接受。

看到这里时,有一些网友反过来怼这位妈妈,认为她是不是有些过于敏感了

分配角色这件事情本来就是随机的,没人说演坏人之后,这个学生未来一辈子就定型了,成为一个坏人。只是演一下角色而已,并没有那么严重。再说,演反面角色也可以让学生更有判断能力,更好地理解正义与邪恶的区别。

确实,在学校里分配角色和任务,这些事情通常是由集体和老师来安排的。老师并不是因为不喜欢某个学生才故意让他演一个坏的角色。事实上,角色的分配往往是为了让孩子们体验不同的情境,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但是,我们也要理解家长的担忧。这并不是说家长玻璃心,或者孩子接受能力差。毕竟,他们还只是幼儿园的孩子,甚至还没有进入小学。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的情绪和心理都非常敏感,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不开心,甚至哭闹。

家长有时候会比较纵容他们,这是可以理解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最好能够和老师沟通一下,表达自己的担忧和想法。老师也许可以调整角色分配,或者提供一些安抚孩子的建议。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家长也可以选择让孩子不演这个角色。毕竟这只是一次经历,并不是说非得经历过才能成长。

最重要的是,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正确看待这些事情。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孩子明白角色扮演只是游戏的一部分,不会对他们的性格和未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样,孩子们不仅能在游戏中学到更多,还能在情感和心理上得到更好的成长。

在这件事情上,家长直接用退学来反驳老师的话,显得有些过激了。虽然家长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孩子,但采取如此激烈的方式,可能并不是最理智的选择。而且一旦退学了,对学生还有格外的影响,应该慎重考虑一下。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46

琳琳教育日记

简介:别类分门,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