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将逐渐停止“心脏支架”手术?做完人就废了?医生告诉您真相

小丁说商业 2024-07-21 16:12:50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写作殊为不易,首先在此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阅读中会出现"广告解锁模式",解锁完全免费,仅需短短5秒!

趁这机会闭目养神片刻,轻点右上角关闭广告,精彩内容即刻呈现。

心脏支架,这项挽救无数冠心病患者生命的黑科技,你对它了解多少?

网上谣言满天飞,说支架有害无用,置入后活不过几年,甚至国外都已淘汰了,真相到底如何?

支架外表简单,原理却非常高明,几十年来造福世界各地患者。

一、关于心脏支架的谣言

心脏支架,这个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被广泛使用的医疗器械,彻底改变了冠心病患者的命运。

尽管它挽救了无数生命,但仍有不少谣言对其进行抹黑和误导。

最常见的一种说法是,支架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置入后反而会加重病情。

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事实上,心脏支架是用医用级别的不锈钢或钴铬合金制成,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具有极佳的生物相容性。

手术中,支架是呈收缩状态通过导管送入病变血管,

在病变处扩张撑开,将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血管内腔撑开,使血液恢复通畅。

这一过程是微创的,对健康组织损伤极小。

术后血管内皮细胞会在支架表面生长,将支架完全包裹,使其成为血管壁的一部分。

大量临床研究数据表明,支架植入后并不会引起炎症或血栓等并发症,

而是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状况,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另一个常见谣言称,心脏支架只能管几年,时间一长就会堵塞,所以不如药物治疗或搭桥手术。

这也是对支架的一种误解。

诚然,早期的裸金属支架存在再狭窄率偏高的问题,

随着药物涂层支架的出现和完善,再狭窄发生率已大幅降低。

现代药物支架表面涂覆抗增殖药物,可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有效预防血管再狭窄。

多项对比研究发现,药物支架5年通畅率高达90%以上,并可持续10年至20年,

与搭桥手术疗效相当,远高于单纯药物治疗。

对于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等复杂病例,支架术也是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比外科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药物治疗见效慢等局限,

支架无疑是微创、长效、快速缓解的优选。

有人质疑,支架寿命有限,置入多年后失效怎么办。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药物涂层支架,其涂层可缓释抗增殖药物数月至1年,防止支架内再狭窄形成。

一旦血管内皮化完成,即使药物完全释放,支架仍能维持长期通畅。

专家指出,支架并非会"失效",它会通过内皮化与血管永久融为一体。

只要术后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再狭窄风险很低。

对于极少数支架内再狭窄病例,也可通过二次支架置入、药物球囊扩张等微创手段处理,无需外科手术。

近年来,还流传着一些对支架的奇怪论调,甚至将其妖魔化。

如宣称支架会加速动脉硬化,导致血管钙化、断裂;

或者认为植入支架等于放弃治疗,就等着"被废掉"。

这些说法毫无科学依据,是对冠心病发病机制缺乏了解而产生的偏见。

动脉硬化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病理过程,与遗传、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有关,不会因支架植入而加速。

恰恰相反,支架恢复了冠脉血流灌注,为改善局部代谢、延缓病变进展创造了条件。

心脏支架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国内外诸多权威指南和共识的肯定。

它绝非"被废"的象征,而是重获心脏健康、提升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心脏支架已过时,在国外被淘汰多年?

近年来,一些媒体和自媒体平台上出现了"心脏支架已经过时,在欧美发达国家被淘汰多年"的说法。

这一观点引发了公众对支架治疗前景的质疑和担忧。

通过梳理权威的指南共识和流行病学数据,不难发现,这种论调有悖于事实。

心脏支架技术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最初使用的是裸金属支架。

2003年,药物涂层支架问世后,大大降低了血管再狭窄率,被誉为PCI治疗的里程碑。

此后十余年间,全球各地都在飞速发展支架技术,将其广泛应用于各类冠心病患者。

据统计,2019年全球冠脉支架市场规模已达82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150亿美元。

可见,在世界范围内,PCI是一项蓬勃发展、前景广阔的微创技术。

以美国为例,2018年该国PCI手术量高达96万例。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医生应优先选择药物涂层支架。

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每年的支架植入量也都在数十万例。

由此可见,"支架在发达国家被淘汰"的说法并不成立。

放眼全球,中国目前已跃升为PCI大国。

2019年,国内PCI手术量达91.8万例,居世界首位。

大量实践和研究表明,在改善中国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方面,PCI疗效显著,并未落后于其他国家。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药物涂层支架,其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临床疗效与进口产品相当,价格更加亲民,让更多基层患者受益。

客观而言,近十余年来,PCI领域也涌现出不少新技术,

如生物可吸收支架、药物涂层球囊等,一度成为业界追捧的"网红"。

部分医疗机构出于探索创新的考虑,加大了对这些技术的尝试和推广力度。

这可能给一些人造成了"支架过时论"的错觉。

但需要明确的是,目前传统药物涂层支架仍是冠脉介入的主流器械,并非被新技术"淘汰"。

新技术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更多研究证实,离大规模应用还有距离。

权威的指南共识,如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2019年ACC/AHA指南等,

都将药物涂层金属支架列为PCI的I类推荐,并未将其"降级"或"除名"。

相反,对于左主干病变、慢性完全闭塞、分叉病变等复杂病例,指南鼓励优先选用药物涂层支架。

对于一些新技术,指南则持审慎态度,建议个体化、选择性使用。

事实上,近年来人们对支架安全性的担忧,很大程度源于对支架血栓的恐惧。

支架血栓是PCI后凶险的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可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但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支架血栓发生率已从裸金属支架时代的3%~4%降至目前0.5%~1%,且多发生于术后1年内。

对于超过1年的远期支架血栓,发生率不足0.1%。

只要严格规范操作,并遵医嘱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长期获益。

对此,无需谈"支架"色变。

三、心脏支架后能活几年?做好4点很重要

心脏支架植入后,患者们最关心的莫过于"还能活多久"这个问题。

尽管外界流言漫天飞,但通过梳理权威文献和临床数据不难发现,

支架术后生存期远非道听途说的"几年",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只要做好管理,患者完全可以重享高质量生活。

接受药物涂层支架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94.6%,10年生存率也在89%以上。

美国一项纳入4.5万名患者的大型回顾性研究则显示,支架术后1年、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97%、92%和86%。

国内的数据同样喜人。

数据有力证明,在现代药物支架时代,PCI已能为绝大多数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不过,患者的预后改善绝非只靠支架,围术期规范的药物治疗至关重要。

大量研究表明,支架内血栓和再狭窄多发生于术后1年内,尤其是前3~6个月。

因此,规范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通常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至少12个月,是降低早期并发症,保证支架长开的关键。

对于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高危患者,有指南建议适当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时间。

同时,术后继续使用他汀类调脂药改善预后,控制LDL-C水平也是共识。

均衡、科学的药物治疗能使支架获益最大化。

除药物因素外,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与远期生存密切相关。

戒烟限酒是支架术后首要原则。

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

饮酒过量则会诱发心律失常,加重心肌缺血。

因此,医生通常要求支架患者术后戒烟,限制饮酒。

同时,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也必须长期坚持。

上海市胸科医院曾对1056例PCI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坚持者(94.6% vs. 82.4%)。

由此可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支架疗效的有力后盾。

定期复查是支架术后延长寿命的另一要诀。

常规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心功能变化,指导药物治疗;

必要时行冠脉造影复查,则可明确支架通畅状态。

一旦发现再狭窄迹象,及时药物干预或二次介入,可避免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定期复查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7.4%,明显低于未定期复查组的21.6%,生存质量也更高。

可见,规律的定期随访是改善预后的有效举措。

结语

心脏支架,这个闪耀在心脏病患者头顶的"金冠",承载了无数人对生命的希冀。

尽管谣言满天飞,但科学的声音始终坚定有力。

支架并非"洪水猛兽",它通过精湛设计和选材,在最微创状态下重通血脉,令无数濒危的心脏重获新生。

全球数以千万计的患者,正接受着支架的庇佑,过着有质量、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别被小道消息迷惑双眼,支架的脚步从未停歇,正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日新月异。

参考资料:

[1]《做了心脏支架手术,还能活多少年?医生告诉你真相》.梅斯心血管新前沿.2024-03-13

[2]《装了心脏支架人就废了?心内科专家带您走出支架误区》.京医通.2019-03-12

[3]《置入心脏支架后,生活会受到哪些影响|科普时间》.健康中国.2024-01-12

2 阅读:1866
评论列表

小丁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