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垮战神吴起的毒计,阴险毒辣,见证人性的可怕

周亦见 2024-03-14 21:37:41

战神吴起,帮助魏国富国强兵。

然而,在新领导继任后,却因中计失了荣宠。

无奈之下,吴起只能到楚国另谋出路。

如今,我们即便是回过头来看,这条毒计也实在歹毒,以至于被《芈月传》都搬了去,用作情节。

下面,我们看看吴起中计的始末。

01

公元前389年,英明了一辈子的魏文侯去世了。

他的儿子魏击继位,后世称为魏武侯。

某天,武侯顺着西河漂流而下,一路上悠哉游哉,突然之间,他转头对吴起说:

“你看,这山河美景,简直就是我们魏国的天然屏障。”

吴起听后却微微一笑,说了很长一段话。

“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

什么意思?

吴起的意思是,国家真正关键的防御墙,不是地势的险要,而是国家的德行。

想当年三苗氏坐拥洞庭、彭蠡两湖,却因为缺德少义被大禹给灭了。后来,夏桀王依靠黄河、济水的天险,还有泰华山的坚固,却因为残暴不仁被商汤取而代之。

再看看商纣王,左边是孟门山,右边是太行山,常山在其北,黄河又流经其南,可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却因为不积德行善被周武王灭了。

所以,关键还是得看德行。

如果不修德政,恐怕这船上的人都可能成为敌人。

武侯只是感慨了一下,结果吴起开始给领导上课了。

他怎么回答的?

魏武侯就说了一个字“善”。

相关部门发布公告,一般是字少事大。

这个道理,在魏武侯身上也适用。

即便隔了两千年多年,我们现在看来,也能感受到他当时的不愉快。

毕竟,修炼出好气度真的很难。

吴起用自己的案例,为我们带来一个人情世故方面的教训:

作为一个成熟的下属,在向领导提建议前,一定要摸清楚对方的脾气和喜好。

不然,很可能引起反感。

用《孙子兵法》的话来讲,就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若是换一个贤明的领导,吴起应该会被赏识。

但是,这位刚上台的领导,显然对吴起的直言不满意。

事实很快就印证了。

02

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居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子乎,属之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后来魏国要选个宰相,结果选上了田文。

吴起听到这个消息后就不高兴了,他找到田文说:“为什么是你当宰相,来比比功劳如何?”

田文答应了。

吴起就开始列举自己的功劳:“我统领三军,让士兵们勇往直前,敌人国家都不敢来犯,这点你比得上我吗?”

田文摇头说:“我不如你。”

吴起又问:“我治理百官,亲民如子,充实国库,这点你又如何?”

田文又摇头说:“还是你厉害。”

吴起得意地说:“我镇守西河,使得秦国不敢东进,韩国、赵国都听从我们的号令,这点你又怎能比得上呢?”

田文还是摇头说:“确实比不上你。”

吴起急了:“既然你样样都不如我,那为什么职位还在我之上呢?”

田文这时候慢悠悠地说:“现在国君年幼,国家动荡不安,大臣们心怀各异,百姓也信任不足。你说说看,这种时候,是你更合适还是我更合适?”

吴起听后沉默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承认:“还是你更合适。”

当时的魏国很强,但也不太安稳。

为什么呢?

因为魏文侯去世了,儿子魏武侯继位。

在任何一个国家、组织,但凡涉及到大老板更换,底下都会动荡。

当时的魏国也是如此。

新领导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方向?

底下的臣子、老百姓都不知道。

所以,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老成持重的田文,就成了宰相。

因为那时候,魏国最需要的,就是稳定。

那为什么吴起不行呢?

原因我们上篇文章提到过,吴起打仗很行,但是道德很不行。

用当时的话来讲,就是德行有亏。

让他辅佐少主魏武侯,魏家不太心安。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当年为了当将军,杀掉自己妻子,这个后遗症还是出现了。

吴起没当上宰相,不过幸好,他还是将军。

对他而言,打仗才是专业。

但是不幸的是,很快他连仗都不能打了。

03

吴起在魏国搞得很有成绩,但有人看不下去了,决定给他降降温。

这个看不下去的人,叫公叔座。

公输座之所以想搞吴起,原因很简答,因为妒忌,怕自己被取而代之。

可是,思来想去,又想不到主意,只能抬升叹气。

有位幕僚知道了,便出了个主意。

这是条毒计。

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起为人刚劲自喜,子先言于君曰:‘吴起,贤人也,而君之国小,臣恐起之无留心也,君盍试延以女?起无留心,则必辞矣。’

毒计分为两步。

第一步,公输座先跟国君说:“吴起虽然是个贤人,但我们魏国小,我担心他不会真心留下来效力的。国君您不如,试着把公主嫁给他,看看他是否真心?如果他不愿意那就是没真心。”

第二步,公输座邀请吴起到家吃饭,让公主(公输座的老婆)故意羞辱自己一番,让吴起看看公主的泼辣劲。

他一看,肯定就吓得不敢娶公主了。

这个计谋,想到高明。

公叔座是识货的,重赏了这为幕僚,随后依计行事。

果然吴起中计,婉言谢绝了公主的婚事。

随后按照既定轨道,魏武侯听了这个消息,开始怀疑吴起的忠心。

吴起也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于是他赶紧逃离魏国,投奔了楚国。

不得不说,这个套路实在脏。

但我们也不可置疑,它非常好使。

因为这件事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这个弱点,就是人们对别人给的信息不相信,但是对于自己实际验证过的,却十分信任。

简单总结一下小人的害人过程:

第一步,跟领导提一下关于某位同事的心态问题。但口说无凭,同时建议领导,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第二步,给同事挖坑,让这位同事在不知不觉中配合自己的实验。通过一些巧妙的安排,诱导他表现出特定的行为。

如此,陷害工作完成。

关于这个套路,还衍生出了一个掩鼻计,换汤不换药。

这次的计谋,因为《芈月传》而被大家熟知。

故事还是发生在战国时期,故事的真实的。

楚怀王收到魏王赠送的一位美人,对她宠爱有加。

楚怀王的妃子郑袖,察觉到楚王对这位新美人的喜爱,于是她决定假装自己比楚王还要喜欢这位美人。

无论是华美的服饰、珍贵的首饰,还是稀有的古玩珍宝,只要这位美人表现出喜欢,郑袖都会慷慨相赠,全力满足她的喜好。

很快,郑袖和这位美人就变得形影不离,亲如姐妹,无话不谈。

楚怀王得知这一切后非常高兴,对郑袖的识大体和宽广胸怀大加赞赏。

然而,郑袖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来实施她的计划。

终于有一天,郑袖看似无意地对美人说:“王上对你痴迷不已,但他曾私下表示,认为你的鼻子长得不太好看。以后你见到王上时,不妨用手轻轻遮住鼻子,这样王上对你的宠爱定能长久保持。”

美人信以为真,认为郑袖是在关心她,于是每次见到楚怀王时都遮住鼻子。

楚怀王对此感到困惑不解。

有一次,他终于忍不住问郑袖:“这位美人为什么每次见到我都要遮住鼻子呢?”

郑袖先是犹豫了一下,然后装作不情愿地说:“我也不清楚。”

楚怀王坚持要她回答,郑袖这才装作为难地说:“她私下里常抱怨,说讨厌王上身上的臭味,所以总是用手遮住鼻子。”

楚怀王听后勃然大怒,下令割掉美人的鼻子。

就这样,郑袖巧妙地借用了楚王之手,除掉了她的情敌。

毒,实在是毒。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是否被中过此招呢?

如果有,我要说一声惋惜。

如果没有,读完这段历史,相信你也知道了这个计谋。

下次若有小人这样对付你,便有了警惕之心。

这就是读历史的好处。

以上,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

下一篇我们继续。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周亦见】。

让我们一起精读,一起成长。

0 阅读:45

周亦见

简介:一个喜欢专注分享历史故事的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