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组织是如何搞崩一个国家的

时生有手记 2024-07-07 13:19:05

1991年,前苏联在苏献宗的努力之下,成功原地去世,和社会主义分道扬镳,爆出了一地的装备。具体来说,就是哪来的回哪去,成了15个国家,随之而来的就是兄弟争家产的闹剧。

不过这15个兄弟都认为自己过得不如意,全是爹妈的错,于是无一例外天罡倒转,拜倒在了西方“民主”的石榴裙下。

但这些国家看似从前苏联走向分崩离析中吸取大量的教训,但从结果上来看,他们中有的国家吸取的最大的教训,就是没有吸取教训,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吉尔吉斯斯坦。

苏联的原地去世,让本就不富裕的吉尔吉斯斯坦雪上加霜,他们开始和蒙古一样陷入迷茫,只不过成吉思汗的荣光和“泛蒙古主义”崛起,为蒙古提供了精神上的自嗨,而吉尔吉斯斯坦连自嗨都没啥可吹的。

于是乎,吉尔吉斯斯坦一头想要扎进西方体系的怀抱,这也为吉尔吉斯斯坦成为NGO组织的圣地,间谍组织的天堂埋下了伏笔。

吉尔吉斯斯坦,一个中亚小国,要啥没啥,穷得叮当响。在1924年吉尔吉斯斯坦加入苏联之后,过得虽然说过得去,但吃的都是朝廷的救济粮,靠着苏联中央的拼夕夕“百亿补贴”勉强度日。

东欧剧变后,吉尔吉斯斯坦就开始尝试进行政治和社会改革,支持民间组织,也就是NGO的发展。在阿卡耶夫就任吉尔吉斯斯坦第一任总统之后,对民间组织的支持力度开始加大。当时美国人就说了,一个国家是否有大量非政府组织,是社会民主的关键。

在对前途迷茫时,吉尔吉斯斯坦也把希望全部押宝在了“民主”上,也许是基于寻找一条全新的道路,也许是为了快速融入到西方的体系,阿卡耶夫的这种做法也得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支持。

但问题在于,发展社会非政府组织是要钱的,具体来说就是“饱暖思淫欲”,只有在能吃饱穿暖之后,这些并不产生实质性价值的组织才有意义。而这时候吉尔吉斯斯坦恰恰又没有钱,那么这些钱从哪来呢?这些资金绝大部分是来自于打着人道主义的国际援助,而这些援助,又绝大部分来自于美国。这事也不难理解,在苏联解体后,吉尔吉斯斯坦就是王小二过年,过得一年不如一年。道理是死的,人是活的,吃谁的粮不是粮,于是吉尔吉斯斯坦开开心心地接受了美国的救济。

但吃美国的粮,那你不得吐点什么出来?这可不是美国的行事风格,因此就将NGO组织商业化,要我的救济粮可以,你得建立多少多少非政府社会组织,你们吃的可都是“民主自由”的粮食,咱们资本主义好,就差直接喊“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了。当时的吉尔吉斯斯坦也想着“脱苏入美”,和美国人当兄弟,实在不行学学吕布,拜个义父也行,不为别的,就想体验体验资本主义阔少爷的生活,“义父”不会害我的,于是乎风风火火地开始搞NGO。

索罗斯基金会当了这个开路先锋,1993年率先在吉尔吉斯斯坦成立了一个分部。

当时索罗斯基金会的负责人表示,我们的使命是通过资助加强政府和民间对话为开放社会创造条件”。吃着美国救济粮的吉尔吉斯斯坦,索罗斯基金会就是天使的代名词,救世主的使者,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索罗斯,是吉尔吉斯斯坦的再生父母。

一个在5年后用资本血洗了东南亚的资本寡头,难道就真的大发慈悲,想做一回好人?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所有的资助,早已经在桌下定好了价格。比如索罗斯基金会就在1997年将前苏联时期成立的美吉大学改建为美国中亚大学。这些原本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也转而成为民主自由的传教士。美国通过这种移花接木的方式完成了对他国年轻一代的洗脑,这和当年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的创建如出一辙。

和索罗斯基金会同样活跃的还有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和自由之家。成立于里根时代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有“私有化的中情局”之称。这些NGO表面上自称是独立民间组织,但资助单位一栏中却频现美国国际开发总署、美国国务院的身影。

这些所谓的民间组织实际上是美国推广美式价值观意识形态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工具。这些由美国提供巨额资金作为后盾的NGO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推广如入无人之境。

911事件爆发后,中亚的地缘位置重要性开始突出,因为美国想要以中亚为跳板,打击塔利班,美国也以此为由租借了吉尔吉斯斯坦的玛纳斯机场,后来又将其扩建为功能齐全的军事基地。

但是美国大兵每去一个地方,就想赖着不走,已经成了一种惯性。但吉尔吉斯斯坦人民不干了,非让美国大兵卷铺盖滚蛋。所以在2004年,美国通过国会渠道就向吉尔吉斯斯坦提供了最少1200万美刀的“民主建设”费用,还有各种各样的基金会,也在出钱出力,力图建立一个“完美”的吉尔吉斯斯坦,让美军的基地能够继续在吉尔吉斯斯坦发光发热。从这时候开始,吉尔吉斯斯坦开始冒出大量叫都叫不出名字的政党。

但在美国看来,这种渗透的速度还是太慢,开始大力推动吉尔吉斯斯坦NGO组织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优势,快速将NGO的发展商业化、市场化。因为根据吉尔吉斯斯坦1993年的宪法规定,每三到五个人,就能申请一个NGO组织,而每成立一个NGO组织,就最少能拿到2000美元的赞助费。这事就慢慢地成了一门生意。

2020年吉尔吉斯人平均月收入大约相当于750元人民币,大部分人的工资在500到1100元人民币之间。吉尔吉斯斯坦的人均GDP在48个亚洲国家中位居倒数第五。当吉尔吉斯斯坦民众在贫困的旋涡中苦苦挣扎时各种各样的NGO却在这个国家混得风生水起。

只要缺钱了,找到三五个人搞个NGO,别人几个月的工资,我这分分钟就拿到了,不比苦哈哈的社畜舒服?组织理念?NGO关注方向?那是啥?反正有人给做好送过来,只要露个脸就行,这钱,不拿白不拿。

600多万人口的吉尔吉斯斯坦却有5000多家NGO组织。这意味着每1000多人就有一个NGO。吉尔吉斯斯坦因此被誉为NGO之国。

各种私营媒体也在此时的吉尔吉斯斯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像什么AKIPRESS、24小时等通讯社都是俄英双语。这些媒体发布消息之及时灵通甚至比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官方通讯社还要快!靠外国金主扶持起来的NGO如此野蛮疯狂生长终于引发了2005年的黄色革命。

在2005年的吉尔吉斯斯坦大选,吉尔吉斯斯坦第一任总统阿卡耶夫再次赢得大选。这激发了反对派候选人的不满。

为了颠覆吉尔吉斯斯坦政权,NGO组织的行动甚至公开化,公然叫卖上街游行的价码。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爆发“4.8事件”,只要上街为“民主”而战,每人可以拿到12美元的酬劳,如果还能对警察和官员发起冲击,价格还可以提升到60美元。

这场名为“黄色革命”的政变以阿卡耶夫下台告终,但吉尔吉斯斯坦的乱局并未就此画上句号。而是另一场新的混乱开端。从2005年起吉尔吉斯斯坦在15年间换了7个总统、20个总理。吉尔吉斯斯坦已然成为中亚政局最动荡的国家。其带来的是经济发展的止步不前,贫困人口高达60%以上。

回过头来看吉尔吉斯斯坦过去30年的发展,才发现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除了“民主和自由”带来的一片废墟,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上没有任何建树,反而将国家变成了一个傀儡。这也难怪吉尔吉斯斯坦现任总理扎帕罗夫感慨:“过去30年我们被西方承诺的民主冲昏了头脑”。

不过话又说回来,尽管NGO在搞崩吉尔吉斯斯坦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本质上依旧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产物。在苏联解体之后,吉尔吉斯斯坦在道路选择上陷入了迷茫。旧体制下无法取得成功的吉尔吉斯斯坦,在既得利益集团的帮助之下,快速带动了国家的转向。而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意识形态上的竞争与对抗的产物。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推出了全新的中亚战略,目标是推动所有中亚国家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并且推动这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以实现对俄罗斯的孤立,同时削弱伊朗对这一地区的影响,这是吉尔吉斯斯坦出现大量不明所以NGO的根本原因。

在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之后,中亚地区变成了中美俄三方角逐的代表性地区。俄罗斯依旧将中亚视为自身的后花园,中国推动中吉乌铁路的建设,美国想要在中亚打入一根楔子,让俄罗斯如鲠在喉的同时,让中国经济影响难以进入中亚。

不过好在中俄在中亚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这也让美国势力逐渐落于下风,至此中亚局势才逐渐得以稳定,吉尔吉斯斯坦总理也才能说出那句“过去30年我们被西方承诺的民主冲昏了头脑”。

0 阅读:0

时生有手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