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都听说韩国是个泡菜王国,他们一年到头都离不开泡菜。可是谁曾想到,如今的韩国竟然出现了"泡菜危机"。
在这个危机面前,韩国政府想尽办法,甚至不惜从宿敌中国进口大白菜,而韩国民众的反应却令人大跌眼镜。
白菜价格一路飙升,韩国人的泡菜盘子难保
在韩国,泡菜可不是一般的食物,它几乎是每个韩国人餐桌上的必备品。
据统计,平均每个韩国人一年要吃掉50斤泡菜,整个韩国每年消费的泡菜更是高达90万吨。
泡菜产业不仅解决了韩国人的吃穿问题,更是为韩国政府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2020年,韩国泡菜出口量达到1.1181万吨,出口额高达4657万美元,远远超过中国泡菜的出口单价。
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泡菜产业在韩国经济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韩国的支柱产业,更是韩国软实力输出的重要渠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泡菜,就没有现代韩国的繁荣。
然而,这个泡菜王国如今却陷入了一场危机。
从今年9月开始,韩国的大白菜价格突然一路飙升。
一位韩国主妇告诉记者,原本超市里一颗两公斤的白菜只需25元人民币,可是在中秋节前,一颗一公斤的白菜价格就翻了一倍,高达60元左右。
更夸张的是,有些超市里一颗1公斤出头的白菜竟然卖到了65元人民币。
如果韩国人想要腌制10公斤的泡菜,成本居然高达600元人民币,比往年足足高出了60%。
面对这样的价格,普通韩国民众显然难以承受。要知道,韩国人均月收入也就3000多元人民币,一个月的工资只够买50公斤白菜,这还不算其他的生活开支。
如果白菜价格持续高企,恐怕会有更多的韩国家庭放弃吃泡菜,转而寻求更便宜的替代品。
而这,无疑会给韩国的泡菜产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极端天气、耕地锐减,韩国泡菜产业岌岌可危
韩国大白菜价格为何会突然暴涨?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极端天气导致白菜减产。
韩国主要的白菜产区在江原道等高寒地区,这些地方去年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暴雨,今年夏季又闷热潮湿,复杂多变的气候让白菜收成大幅下降,专家预测减产幅度至少在40%以上。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大背景下,类似的极端天气恐怕还会频繁出现,这对依赖天然降水的韩国农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如果韩国政府再不采取有力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更多的农作物可能会遭殃,到那时恐怕就不只是白菜涨价这么简单了。
其次,城市化进程加剧了韩国耕地资源的流失。据统计,韩国高寒地区的白菜种植面积已经从2003年的8796公顷锐减到2023年的3995公顷,20年间骤减了一半以上。
种植面积的大幅萎缩,进一步加剧了白菜供应的紧张态势。造成耕地流失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城市扩张挤占农田,也有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
越来越多的农田被开发成了工业园区或房地产项目,农业发展举步维艰。
眼下韩国政府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采取一些保护耕地的措施,但收效甚微。
毕竟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挖空心思圈地,农民也心甘情愿把土地租赁或出售,这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
种植面积每年以几何级数锐减,再这样下去,不出十年韩国就将彻底告别农业时代,沦为不折不扣的“食品进口国"。
再者,韩国农业正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受经济下行和就业前景不佳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韩国年轻人选择“躺平",15-29岁的躺平青年高达44.3万人。
农村50%以上的劳动力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导致农业生产效率直线下降,这无疑雪上加霜,让本就岌岌可危的韩国泡菜产业雪上加霜。
年轻人不愿意务农,固然有农业收入低、工作辛苦等客观原因,但更深层的原因恐怕还是农村生活缺乏吸引力。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农村难以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也上演不了偶像剧里的浪漫爱情,对青年人可谓毫无吸引力。
久而久之,农村人口加速流失,留守的只剩下苍老的父母和天真的孩童。
农业后继无人,国家粮食安全堪忧,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倘若韩国再不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大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用工荒只会愈演愈烈,最终危及国计民生。
政府进口中国白菜,韩国民众怒不可遏
面对白菜价格一路高歌,韩国民众强烈不满,迫使总统尹锡悦不得不想办法。
9月底,韩国政府决定从最大的“假想敌"中国紧急进口1100吨大白菜,以期尽快平抑菜价,首批16吨中国白菜已经运抵韩国。
政府的本意是好的,然而这一决定却在韩国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
愤怒的韩国民众在网上对政府的做法进行了猛烈抨击,认为尹锡悦政府此举无异于“亲中背叛"。有人质问道:“难道尹锡悦其实是个亲中派吗?之前推行的反中政策都是在骗人吗?
“更有甚者大骂尹锡悦"表里不一,前倨后恭",对中国“又爱又恨"。
在他们看来,进口中国白菜简直就是对韩国农民的背叛,是对韩国主权的出卖。
一些극端民族主义者甚至扬言,宁可吃韩国产的贵价白菜,也绝不买“邪恶中国"的便宜货。
这种非理性的言论在韩国互联网上铺天盖地,仿佛吃中国白菜是多么不光彩的事情。
政府公职人员也受到牵连,被网民质疑是否有中国背景,是不是在为中国做间谍。
所有和进口白菜沾边的人,都被打上了“汉奸"的标签。
舆论一边倒的反对进口中国大白菜,固然与韩国民众长期以来被政府洗脑,对中国产品存在严重偏见有关。
但客观来看,进口中国白菜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早在2010年到2022年间,韩国多次从中国进口白菜,数量在162吨到1811吨不等。
中国白菜的品质与韩国白菜并无二致,在一项针对1000家韩国餐馆的抽样调查中,70%的餐馆都表示他们使用的是中国白菜,消费者根本吃不出区别。
可见,韩国民众对华的抵触情绪完全是被政府挑动出来的。
不可否认,反华是韩国政客惯用的政治伎俩。每逢选举或者遇到危机,他们都会把矛头对准中国,渲染“中国威胁论",借以转移国内视线。
尹锡悦上台后,更是变本加厉地推行反华政策,不仅在经济上对华“脱钩",在外交上也处处与中国作对,甚至不惜加入美国主导的地区军事联盟,把中国视为头号假想敌。
在政府长期的反华宣传下,中国在韩国民众眼中早已是一个邪恶的化身,凡是与中国沾边的事物都会被妖魔化。
进口中国白菜,无异于与“洪水猛兽"同流合污,当然会招致千夫所指。
但让人感到可笑的是,同样是中国白菜,在餐桌上时素不知其名,一旦挂上了政治标签,立马就成了洪水猛兽。
如此荒谬的逻辑,也亏得韩国民众想得出来。
理性何在?韩国的前景令人担忧
客观而言,进口中国白菜缓解“泡菜危机",是韩国政府权衡利弊之后作出的无奈之举。
毕竟保证民众的吃穿问题,关乎政权的稳定。
然而从韩国民众的反应来看,他们显然已经被反华情绪冲昏了头脑,宁愿饿肚子也不愿意吃中国白菜。这种非理性的民粹主义,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纵观整个事件,韩国无论是执政者还是普通民众,都展现出了一种令人忧虑的状态。
一方面,总统尹锡悦施政无方,支持率再创新低,执政能力遭到质疑。
他上台之初曾许诺改善民生,拉动内需,但执政一年多来,物价飞涨,就业惨淡,民众生活水平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每况愈下。
他在外交上的一系列冒险之举,也让韩国陷入了四面树敌的困境。眼下他支持率跌至20%多,创下韩国总统的历史新低,执政合法性岌岌可危。
无论从施政能力还是道德勇气来看,尹锡悦都难当大任。
另一方面,普通民众头脑简单,人云亦云,面对危机宁愿饿肚子也要抹黑中国,真是丧失了基本的是非判断。他们被反华情绪裹挟,理性尽失,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泡菜危机"揭示出的,是韩国在粮食安全和产业转型上的重大隐忧。
作为一个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中国的一半的国家,韩国长期以来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粮食自给率不足25%。
如今耕地流失加速,农业劳动力短缺,粮食安全的基础更加脆弱。
与此同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下降,服务业比重过高,经济结构单一,产业转型升级步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场外部冲击都可能对韩国经济产生致命打击。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像“泡菜危机"这样的闹剧还会不断上演,届时最受伤的无疑还是普通民众。
作为世界第十大经济体,韩国理应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中坚力量。
然而从这次“泡菜危机"来看,被反华情绪裹挟的韩国社会已经陷入了非理性的漩涡,如果再不幡然醒悟,只怕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对此,我们既为韩国的现状感到悲哀,更为亚洲的未来而深感忧虑。
毕竟一个失去理性的邻居,对谁都不是一件好事。
信息来源:
新华社新闻:韩国民调机构:尹锡悦支持率跌至新低澎湃新闻:百元一斤,中国白菜拿下韩国人极目新闻:白菜价格飙升韩国再现“泡菜危机”?在韩留学生:最贵时一公斤卖到60多元,逛了几家店都不敢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