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声
开国大将王树声,1905年出生于湖北麻城,自幼爱好读书,心怀家国大志。20岁便参与创建了麻城县第一支农民武装,领导了麻城暴动和黄麻起义。其后加入工农红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立奇功,是鄂豫皖、川陕根据地的创始人、领导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鉴于王树声的累累功勋,中央决定授予他大将军衔,成为开国十位大将之一。先后历任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为我国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作出了伟大贡献!
在王树声大将的传奇人生中,最令人津津乐道地自然是他的赫赫战功,但要说使世人念念不忘、心悦诚服之处,还得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王树声一生跌宕起伏,常有人为他打抱不平,但他总说:“我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争名誉地位的权利。”
王树声大将做人做事,总是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坚决不搞特殊化”是他的内心坚守的规则。这一点,在他教育子女的事上,展现地淋漓尽致……
一件排队的小事王树声
1971年春节前,时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已经66岁的王树声经过一年的忙碌,也迎来了难得的假期。但当他回到自己住了十几年的那个逼仄又破旧的家(注1),却发现非常冷清。
打完电话后王树声才知道,妻子杨炬在医院值班,无法回家过节。三个儿子也在外地各有工作,不能回来相聚。
只有小女儿王四毛(王季迟)在不远的军营当兵,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于是王树声满怀希望地打电话找到女儿询问:“你什么时候回家啊,我做点你爱吃的。”
王四毛闻言顿时沉默了。因为她早就跟连队请过假,但因为身上有任务,连队没有批准。出于愧疚,王四毛便没有跟王树声说,但事已至此,她也只能全盘托出。
王树声听出了电话中女儿的歉意,笑道:“没事,部队里的事重要嘛,不用担心我。”挂了电话后,王树声沉默良久,心里不失落是不可能的。
王树声打了一辈子仗,到了50岁时才妻子才生下王四毛这个女儿,中年得女的他很是高兴,给她取名“王季迟”,一个“迟”表达了自己对女儿相见恨晚的激动心情。
不过,王树声对女儿宠爱却不溺爱,经常告诫教育她功勋后代要低调,要保持朴素,到哪都不能搞特殊。王四毛也懂事,在外面从来不提自己是大将王树声的女儿。她当兵后,连队也没有一个人知道。
王树声在家坐了一会,还是决定去30分钟车程的军营看看女儿,只要家人能团圆,在哪都算过节了。王树声换上朴素的中山装,出门就登上了附近的公交车。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国家早就给他配了一部小汽车,可以任由他支配。但王树声向来公私分明,自然不愿公车私用。身旁的警卫员要求同行保护安全,王树声也没同意,看女儿而已又是私密出行,没必要。
在公交车上颠簸了半个小时后,王树声来到了女儿所在的军营。只见军营前排着长长的队伍,看服装都是普通百姓。
王树声健步来到大门前,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哨兵拦住了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敬礼道:“老人家,你是军人家属吗?想进去的话需要到那边排队填写申请表,通过之后就可以了。”
王树声听罢点点头,微笑道:“谢谢小同志提醒,我这就去排队。”说罢,王树声来到长长的队伍后面,耐心地开始等候。
当时正值寒冬,寒风凛冽吹得排队群众原地跺脚哈气,但王树声却一直不动如山,腰杆挺得板直。这是因为在常年艰苦的战争条件下,王树声早就习惯了各种恶劣环境,区区寒冷对他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但其实,王树声完全没必要在这里排队忍受寒冷,只要他拿出大将的军官证,给门口的哨兵看一下,别说进入军营,恐怕这个军营的各级军官都会紧急集合,毕恭毕敬列队将他迎接进去。
但王树声并没有这样,而是以大将之身,老老实实排队。
之所以如此,一是自己的原则不搞特殊,二是不想给女儿带来困扰,担忧因为自己女儿会受到连队特殊的礼遇,这不仅对他人不公平,对女儿的成长也不利。
等王四毛得到通知忙完时出来,王树声已经排完队,在寒风之中等了两个小时。但王树声毫不在意,与旁边一起等待的军人家属们谈笑风生,给人感觉非常惬意。
这些军人家属万万想不到,眼前这个和蔼和亲的老人,竟然是战场上的悍将、新中国十大将之一的王树声!
王四毛见状很是心疼,因为王树声当时已经66岁了,身体患有多种疾病(此时已经身患食道癌,68时查出时已经晚期),他的身体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王四毛赶忙将他拉到避风的地方,责怪道:“你是开国大将,让他们通融一下把你放进来不好吗,干嘛受罪。”
王树声亲切的看着女儿,也不回答,自顾自询问着女儿的近况,并叮嘱她在部队好好努力。父女俩的谈话再平凡普通不过了,但其中却饱含着无限温情。
时间过得很快,在部队的催促下,王四毛不得不与父亲告辞。王树声不舍地望着女儿离去的背影,直到他完全消失,这才转身离开,坐上公交,回到清冷的家中……
排队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小事,但从中可以以小见大,足以说明王树声将军严于律已、不搞特殊的高尚品德!
王树声曾给子女们定下一条家规:“克服娇、骄二气,不以高干子女自居,丝毫不能搞特殊。”不仅是对女儿,对儿子也同样如此。
儿子结婚也不能例外王树声全家福
王树声的长子叫王鲁光,他这一生也很坎坷。孕育于解放战争的岁月中,中原突围前,母亲杨炬挺着大肚子,怕给部队添麻烦,决心将他打掉。
幸亏王树声的警卫员念及首长年近四十才有这一骨血,私下自作主张用假打胎药,骗过了杨炬。王鲁光这才安全降生。
王鲁光从小就崇拜父亲,想和父亲一样当兵打仗,但王树声深谋远虑,他清楚,战争将在他们这一代结束,往后中国更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高精尖人才。
所以在王树声的劝说下,王鲁光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某精密仪器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空军部队,担任驻国营华北光学仪器厂产品验收军代表,事业从此开始起步。
不久后,王鲁光与女朋友也开始准备婚礼。
按理说,婚姻是人生大事,而身为大将之子的婚礼肯定要大办特办,但王树声却一锤定音:“一切必须从简!”王树声给王鲁光准备的新房,只是家中腾出来的一间小屋,除了一张床和两棉被,再无其他。
王树声的警卫员都感觉有些寒酸,于是商量着将办公室还算精致的沙发、茶几搬到屋里充充场面,等婚礼结束再还回去。
但即便如此,王树声还是不允许。他道:“这些都是国家的,怎么能拿来私用?别说几天,一分钟也不行!”
在王树声的斥责声中,警卫员只好将沙发茶几原路送回。
不搞特殊,公私分明是王树声的规则,也是诸多开国元勋的共识,正是因为有着这么一批“不近人情”的领导,才能让新中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展翅翱翔……
只是可惜的是,就在1972年12月26日清晨,也就是结婚前4天,王鲁光骑自行车上班时被无轨电车撞击,虽然保住一条命,但也成了截瘫,终生坐上了轮椅。
为了不耽误女方,他主动拒绝了曾经门当户对的婚姻。直到很多年后,他才与另一位女士结婚。
不过王鲁光也不愧为大将之子,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从此投入残疾人保障事业,创建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为我国第一个专门为残疾人建立的基金会。
王树声最后的日子在王鲁光进医院没多久,王树声也被查出患有食道癌中晚期,并且病情开始极速恶化,呼吸极度困难,高烧40多度,食道只剩下一片韭菜叶宽,喝水都困难,全靠输液维持生命,叶帅、周总理等元勋纷纷前来看望。
在与病魔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叶帅和徐帅来到了他的病床前,送他最后一程。徐帅一次次对他说:“你是大别山的英雄!”王树声只要一清醒,就会说:“我做得还不够。”众人闻言,无不凄然落泪。
1974年1月7日9时57分,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国大将王树声病逝,享年69岁。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火化后骨灰盒安置于八宝山公墓。
1994年,妻子杨炬亲自护送王树声大将骨灰回到了他的故乡大别山南麓。
英雄至此归故里,后人凭吊泪满襟!向王树声大将致敬!
(完)
注1:中央曾多次提出为王树声新建住宅,但王树声不想耗费国家财政,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推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