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第一个作家,浪漫主义诗歌的鼻祖,一首诗惊艳后世2300年

槐序文史 2024-04-09 19:08:47

每天读一首好诗

0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这首《离骚》是中国爱国主义诗篇的开山之作,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李白曾在诗中写: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换句话说,后世2000余年的古典诗歌史,或多或少都受屈原所影响。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皆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而《楚辞》几乎是屈原诗歌的代名词,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因为有了屈原,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因此以他为主创立的“楚辞体”,也被称为“骚体”,我们常说的“文人骚客”就是由此而来。

屈原笔下的《天问》,可以说是一篇旷古绝今的“奇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治乱兴衰等。

能把这首诗悟透,基本也就悟透了人生。

2020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宣布,将我国行星探测任务正式命名为“天问”,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就是化用了屈原的诗歌,意在追求宇宙奥秘和科学真理。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这篇《渔父》,很好地诠释了屈原的一生,“端午节”的由来,相传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由此可见屈原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力。

“千古第一词帝”苏东坡曾这样评价屈原: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

苏东坡并不是在谦虚,屈子之名,享誉古今。

02.

公元前340年,屈原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宜昌。

屈原本姓芈,屈为氏,名平,字原。

在这里我们顺便说一下“姓”和“氏”的区别,姓为区别血缘、宗族的根本,是为了防止血缘婚配而发明的识别标志。因此“姓”被定为世袭,且由父亲传递。

“氏”则不同,氏是姓的支系,源于同一父姓始祖被分出去的家族,一般与所在地域有着明显关联。

比如那些老牌的氏族:京兆杜氏、京兆韦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渤海高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等,他们的氏可能与所任的官职、赐姓、封地有关。

据载,屈原为楚武王之子屈瑕的后代,该姓出自祝融氏,当传到西周楚国君主熊绎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他的后代就以屈为氏了。

战国时期,屈、景、昭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经久不衰。屈原曾任三闾大夫,具体工作就是掌管王族三姓事务。

不过屈氏到了屈原这一代就逐渐没落了,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匄仍居高位,其余分支就没再出过什么大官。

所以屈原在《九章》中写:忽忘身之贱贫。

03.

屈原出生的第二年,就搬到了乐平里,自幼饱读书卷,“石洞读书”与“巴山野老授经”之轶事,就是发生在屈原的少年时期。

由于自幼居住乡野,所以屈原对普通百姓极富悲悯、同情之心,深受百姓爱戴。

公元前317年,24岁的屈原正式步入仕途,担任楚怀王左徒,相当于后世的左右拾遗。楚怀王格外器重屈原,让他主持变法与改革,在任期间,许多老牌贵族受到打压,因此楚国实力逐渐强大。

此前苏秦已经提出合纵,联合六国一同抗秦,屈原积极参与此事,与苏秦一起促成六国君王齐聚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并使怀王成为联盟领袖。

为此,楚怀王开始重用屈原,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让屈原作主,不过树大招风,容易遭人所妒。

三年后,上官大夫构陷屈原,因此屈原遭到贬官,任三闾大夫。这是楚怀王为屈原特设的一个官职,主要负责宗庙祭祀,兼管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

屈原自然是不甘心,但是很快他就又有了用武之地。

被罢黜的第二年,张仪靠着一张嘴就破了齐楚联盟,因此楚怀王兴师伐秦,结果被秦国一顿暴揍,铩羽而归。史称“丹阳之战”。

极度窝囊的楚怀王决定重新启用屈原,让他去游说齐国,屈原不负所托,两国再结联盟。但是没过多久,楚怀王就又出了一个昏招。

公元前311年,秦攻楚,占领召陵,秦惠文王主动提出,愿分汉中一半的土地给楚,可是楚怀王不干,他心心念念的都是杀张仪。由此可见,楚怀王器小,无法成大事。

不久后,张仪来到楚国,花重金收买了靳尚,在楚怀王宠姬郑袖的帮助下,竟然毫发无损回到了秦国。

这一年,秦惠文王死了,秦武王赢荡即位,局势发生了很大改变。

屈原从齐国回来以后,张仪已经被放走,所以屈原就问楚怀王:为何不杀张仪?

这个时候楚怀王才醒悟,但是派人去追已经迟了,这让楚怀王后悔不已。尽管如此,赢荡依旧对张仪非常不满,张仪一怒之下就去了魏国。

在这之后几年,天下稍显平和,屈原仍旧任三闾大夫,闲暇之余便开坛教学,广收门徒。

不过,很快屈原又要倒霉了。

04.

公元前304年,秦楚复合,屈原因直言进谏这是秦的计谋,但楚怀王不信,因此屈原被流放汉北,他的《九章 · 抽思》就是作于此间。

两年后,齐、魏、韩三国联合进攻楚国,无奈之下,楚怀王将太子横送到秦国为质子,请求秦国发兵援救,但是这个太子横也是个奇葩,到了秦国不久就与人打架斗殴,怕被惩治就又逃回了楚国。

此后,秦便对楚频繁进攻,无奈之下楚怀王决定亲自赴秦,进行和谈,因此屈原作《离骚》抒怀。

公元前299年,屈原被召回,他和昭雎等人劝楚怀王: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

可是楚怀王的幼子子兰怕秦王失去耐心,就竭力劝楚怀王前去,结果刚一入关,怀王就被秦兵所擒,押去了咸阳,并以此要挟割地。楚怀王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宁死不让。

结果,齐国迎回太子横,立为顷襄王,秦国再次大举攻楚,楚军五万将士全军尽墨,屈原痛心疾首,谏言不被所纳。

顷襄王即位后的第二年,秦国送还楚怀王的尸体,秦、楚绝交。因被谗言所陷,屈原再次被贬,免去三闾大夫之职,放逐江南,长达16年之久。

随后白起攻打韩国,大获全胜,又欲与楚国决一死战,无奈之下楚国只好割地,可白起领兵长驱直入,楚顷襄王只好狼狈逃走。

公元前278年,屈原在极度绝望的情况下,于农历5月5日投汨罗江殉国,终年62岁。

屈原死后,宋玉为其作悼词:夫君子之心也,修乎已不病乎人,晦其用不曜于众,时来则应,物来则济。应时而不谋己,济物而不务功,是以惠无所归,怨无所集。

后来贾谊被贬长沙时,有感于屈原的遭遇,又作《吊屈原赋》,所以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纵观屈原这一生,悲凉而又不志,一直得不到重用,空有报国之心。他以死明志,彰显了自己的气节和文人风骨,这一精神打动了后世无数读书人。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这就是屈原,宁可赴死,也要保持自己的清白与高洁,人是要有自己必须坚持的信念,如此才活得更加伟岸。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