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火一把!中国“切断”世界最长河流,美日直呼:绝对不可能

丽唐文采飞扬 2024-07-26 02:25:17

基建狂魔的大中国又火了一把!

中国不仅在国内修建了一个个令人惊艳的基建工程,还在国际上享誉盛名,因为我们还帮着许多国家解决了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次更是帮着苏丹修建了国外版的“三峡大坝”——麦洛维大坝,直接“切断”了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这样的壮举更是让美日直呼不可能。

为什么中国能修建好别国都不敢接的工程,工程完成后中国又能有什么益处呢?

主动争取来的“大难题”

机会是主动争取来的,但也要有实力抓住,中国就是这么刚刚好!

苏丹是个非洲国家,其因为天然的地理因素而使得国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这个“罪魁祸首”还得数恶劣的气候。

苏丹北部是大片的沙漠,常年少雨极容易干旱,年降雨量超不过50毫米,但是苏丹南部却是完全相反,常年雨水充沛,不过却很容易有洪水灾害,已经有不少家庭饱受其害。

这样“干湿”交接的气候直接就影响了农业发展,尼罗河是苏丹的母亲河,居住在河流沿岸的居民就只能看运气,收成几何全靠天定。

此外苏丹的电力系统发展也是一言难尽,大多数人还是靠着煤油灯照明,只有40%的人用的到电,是以苏丹的工业发展也因为电力萎靡而停滞不前。

2009年,为了解决所有的问题,苏丹打算在尼罗河上修建一座大坝,希望大坝工程既能改变民生问题,又能扭转整个国家的国运。

但很显然,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苏丹并没有能力独自完成在世界第一长河上修建大坝的能力,所以就在国际上公开招标。

还别说,这么大的工程一下子就吸引了多个国家的注意,不过很多国家在知道具体要求后纷纷退出,苏丹只能把希望放在美国和日本身上。

美国不敢说大话,十分严谨地先前往目标地进行考察,然而“恶劣”的气候与地质条件令人头疼,在综合评估后表示了拒绝。

而日本则正好相反,低估自己的实力高估工程的难度,为了不砸招牌直接就表示不接。

一个个退避三舍的态度令苏丹心灰意冷,但就在这时,基建狂魔的中国挺身而出,自信地表示我们可以。

这并不是中国在空口说大话,因为那时候我们已经交出了完美案例“三峡大坝”,仅这一项工程就能证明我们的实力。

然后中国根据苏丹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水质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一整套的定制方案,这样的诚意顺利打动苏丹政府,中国成功拿下这个项目。

除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中国还十分慷慨地给予资金支持,这下全世界都在等着中国交出完美答卷。

接踵而至的难题

等到中国团队到达苏丹后,我们才发现这项任务是真的不轻松,一个接一个的困难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不停。

首先便是平均温度在40℃以上的高温,团队在作业时要忍受干燥炎热的天气,还要接受长时间的强光日照。

其次是复杂的地质条件,比如沙质基地难以钉入地基、频繁地沙尘暴影响作业效率和人员安全等。

但是中国的团队有个特质,那就是在基建上越打越强,对于疏松风化的地质针对性的造出特殊混凝土,贴合当地条件的防沙措施,来确保工程能顺利进行。

之后便是主体大坝的修建技术问题,中国团队用高压旋喷、深层搅拌等技术解决了基体不稳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抗震能力和整体的稳定性。

为了节约成本,我们尽力选用当地的合理资源,在当地并不发达的交通水平中尽力因地制宜。

同时我们也考虑到了环境保护的问题,提前在大坝中预留了迁徙通道,以供鱼类可以活动,另外还全面检测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以求将破坏降到最低。

正是这种专业又高效的施工团队,在5400名人员共同努力下,只用了7年就完成了别国预估会用到20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大项目。

这次的考验,中国接住了,这次的答卷,令世界瞩目。

这次在尼罗河上修建的麦洛维大坝是世界上最长的大坝,全程长达9285米,是中国三峡大坝的差不多4倍长。

尼罗河被大坝拦截,就像是被整个切断一样,还形成了一个巨型的人工湖。

不要小看这个人工湖,它的蓄水量能有125亿立方米,这个是个什么概念呢,大约是50万个奥运会泳池那样的体积。

最终整个项目花费40亿人民币,虽然数额不少,但是麦洛维大坝建成后带来的好处足以超过这个价值。

首先便是电力便利,苏丹之后便有了稳定的供电动力,在每年55.5亿度电的供给下,苏丹再也没有电力短缺的窘境。

到了炎热的夏季,就能有电带起风扇和空调,再也不怕难耐的酷暑。

其次便是在灌溉方面的益处,北方干旱地区有了水,南方洪水灾区没了困扰,沿岸的灌溉也便利许多。

据不完全统计,能被灌溉到的土地远超100万公顷,这可是150万个足球场的大小,相信以后苏丹的农业能更进一步。

这座大坝就像是一座里程碑一样稳稳地立在了苏丹的历史上,同时也在中国的基建版图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坝的完成也推动了中国与苏丹的两国友谊,是国际合作的美好见证,也为中国在国际上的基建水平大大扬名。

中国能完成这样的巨大项目,与我国日渐强大的国力脱不开关系,我们完成了美国与日本都不敢接的项目,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底气。

同时也说明了中国的工程师以及工人们的专业水平,大家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也是中国形象的体现,这次的完美答卷中国受益匪浅!

参考资料:

【1】新华社2006-01-21《中国承建尼罗河上的第二条大坝》

【2】杨曼玲.试析中国对非洲的基础设施援建 ——以苏丹和埃塞俄比亚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8年

0 阅读:4

丽唐文采飞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