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授王泽霖:捐8200多万,自称退休金花不完,却穿旧衣骑电车

乐宝侃世界 2024-09-20 21:28:48

引言

四年前,77岁的王泽霖教授,一夜之间成了网红,这位在河南农业大学教书几十年的老教授,一辈子都过着简朴到令人发指的生活。

上班骑电瓶车代步,出远门挤公交从不打车,衣服洗得发白却舍不得扔,就连秋衣破了洞也要缝缝补补继续穿。

私底下,师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王抠抠”,可正是这个勤俭的老教授在退休后,竟先后向学校捐款8208万元!

消息一出,立即在校内外引发轩然大波,昔日里那个骑着电瓶车穿梭于校园的老教授,怎么一夜之间变成了“捐款大户”?

望着王教授家中那套陈旧的家具,那些磨得起毛球的旧衣服,大家都不禁感叹,王教授到底是有多少存款,能如此慷慨解囊?

这位将“勤俭节约”践行到极致的老先生,为什么又会对母校如此大方?在平凡朴素的外表下,他又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科研狂人王教授

34年前,他踏进河南农业大学的校门,从此与禽病防疫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的中国,家禽养殖业虽然发展迅速,但疫病防控形势却不容乐观。

鸡瘟、法氏囊病、禽流感等一系列疫情,威胁着养殖户的生计,也困扰着王教授的心,有问题就要有解决方案。

王教授卷起袖子,带领团队在实验室里日夜攻关,试管在手,鸡舍作伴,从选育毒株到研制疫苗,他们在禽病防疫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后,王教授和他的团队先后攻克了多种禽病防疫难题,让许多曾经让养殖户“谈鸡色变”的疫病不再猖獗。

他们还创建了重大禽病病毒种质资源库,为科研攻关提供了“子弹”和“靶子”,如今,王教授已是禽病防疫领域的”大咖“。

12个新兽药证书、3项发明专利,一项项沉甸甸的科研成果,为他赢得了”给鸡宝宝撑起国产保护伞“的美誉,科研成果要转化才能产生价值,王教授对此深信不疑。

他带领团队与企业合作,让实验室里的”新宠“变成养殖场上的”明星“,如今,他参与研制的疫苗,已在全国20多家知名生物制品企业规模化生产,年创社会经济效益上亿元。

”100%!”这是王教授科研成果转化的傲人成绩单,在他看来,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真正造福社会、服务人民。

戴着老花镜捧着鸡苗,在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开着讨论会指点学生,在讲台上挥斥方遒的话语。

34年来,王教授始终奋战在禽病防疫的第一线,用执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科研报国的赞歌,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而王教授却用34年打造了一个“国之利器”。

他用科研成果诠释了一名高校教师的使命担当,用执着坚守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初心本色,在王教授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退休”二字。

即便到了而立之年,他仍然在讲台上耕耘,在实验室里探索,那么,是什么让这位“科研狂人”如此执着?在朴素的外表下,他又有着怎样的精神追求?

一毛不拔变“挥金如土”

90年代,他白天教书育人,晚上还要去给农户的鸡鸭看病,周末去农村搞技术培训,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却在“搞副业”,就这样,竟然硬生生地积攒了400万元!

400万啊,在当年可是一笔巨款,换做别人或许早就换了大房子,买了好车子过上了舒坦日子,但王教授却将这笔钱一分不留,全部捐给了学校,盖起了两座科研实验楼。

实验楼里,他和学生们有了更好的科研条件,试管在流转仪器在运转,王教授的科研事业也转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几年后,王教授靠科技成果转让获得了345万元,这回他可以给自己买点奖励了吧?

没想到,王教授又将其中的230万元捐给了学校,剩下的100万元则用来设立奖学金,奖励在禽病防疫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

捐款似乎成了王教授的“家常便饭”,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他毫不犹豫地捐出了20万元,2019年,他又将多年的专利使用费尽数捐出。

一次次捐款的背后,是王教授对科研事业的无限热爱,在他看来自己再“抠门”,也要让科研“大方”。

王教授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那笔8208万元的巨额捐款,这笔钱,是王教授多年科研成果转化积攒下来的,算是他的“小金库“。

本可以给自己换个养老房,或者周游世界潇洒一番,但王教授却毅然决定将这笔钱全部捐给学校,用于建设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8208万元,在王教授眼里,不过是一串数字,但对于学校和科研事业而言,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有了这笔钱,学校可以建设更先进的实验室,开展更高水平的科研,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

捐款,成了这位“抠门”教授做的“大方”的事情,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再到几千万,王教授的捐款数字一次比一次大,但不变的是他那颗为科研事业奉献的赤子之心。

一甲子的人生历程,王教授始终活出了自己的样子,他是一名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作为。

他是一名扎根科研一线的“老黄牛”,始终牢记科研报国的初心使命,他是一位无私奉献的“捐款达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王泽霖,这个名字如今已经家喻户晓,从最初的“王抠抠”,到现在的时代楷模,他的人生轨迹,始终与科研事业紧密相连。

有人可能觉得,王教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人生就是为了一个科研报国的理想,也有人觉得,王教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的脚步始终踏在科研一线的土地上。

或许,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在王教授身上已经完美融合,他以理想之光指引前行的方向,又以现实之力践行脚下的路。

王泽霖教授的人生,是一部鼓舞人心的“励志片”,他用执着坚守诠释了科研人的理想追求,用无私奉献书写了时代楷模的动人篇章。

1 阅读:23

乐宝侃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