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孙卓清:参战老兵信守对战友的承诺,代为尽孝31年

匠心U选 2024-09-15 11:27:34

孙卓清,退伍老兵,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居民。在一次边境防御作战中, 19岁的小战士孙守功身负重伤,牺牲前嘱托孙卓清到山东莱芜看望他的母亲。后来,孙卓清将70多名烈士的骨灰一一送回他们的家乡安葬,并找出了另外3名烈士的6名失独父母。此后31年,他坚持每月寄生活费给“父母们”,每年横跨山东、河南、江苏、甘肃四省去照顾他们。他荣获2022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称号,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如果你有幸活着回去,帮我看看我的母亲……”枪林弹雨中,19岁的小战友在倒下前,留下遗言请孙卓清代为探望母亲。孙卓清下战场后,不仅探访其母亲,还主动承担了4位独生子烈士的7位父母的尽孝义务,每月定期打生活费,在经济困难的时候甚至卖房来接济他们,直到2016年送走最后一位老人。他用31年默默无悔的付出,践行对战友的生死承诺。

2022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孙卓清

战友临终的一句嘱托,让他坚持赡养7名烈士父母

1968年,孙卓清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因为文笔出众,从事军队政工工作,经常跟着部队上前线,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将生死置于度外,“部队在哪打主攻,我都要跟着到前线,这样才能做好干部的模范作用”。

在一次边境防御作战,年仅19岁的小战士孙守功,右腿被敌人的炮弹炸伤,身负重伤的他仍执意不下火线,“我让他赶紧下来,他不干!”孙守功拜托孙卓清帮忙去山东莱芜看望他的母亲,他的父亲已去世,母亲独自靠种地把独生子的他养大,这是他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亲人,“如果你有幸活着回去,帮我看看我的母亲……”孙卓清含泪用录音机为他录下了遗言,并暗自发誓要替战友尽孝,以慰藉烈士的英魂。

孙卓清(右四)与战友们的合影。    受访者供图

从枪林弹雨中归来,孙卓清接到了原第一集团军安抚农村和边远山区烈士家庭的善后任务。他将70多名烈士的骨灰一一送回他们的家乡安葬。来到山东,看到孙守功母亲抱着遗像泣不成声,他情不自禁地跪下:“从今往后,我就是您的儿子!”此后,他又将在前线牺牲的战士名单仔细排查,找出了另外3名烈士留下的6名失独父母。

孙卓清带领烈士安置小组走访了100多户贫困山区的烈士家庭,主动承担起4位独生子烈士的7位父母的赡养义务。每年他都横跨山东、河南、江苏、甘肃四省去照顾看望他的“父母们”,31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为了给“父母”尽孝,不惜卖房筹款

1988年10月,孙卓清从团职岗位上转业到深圳一国企工作。由于自己月薪不高,每月除了要承担自己的家庭开支,还要给“父母”寄生活费,经常让他入不敷出。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卖掉自己的住房,与战友们一起筹款,前后为7名老人花费近200万元。瘫痪半年在床的老人需要请护工,老家房子破了需要修缮,不管老人们生活上有任何的困难,孙卓清都自掏腰包竭力帮补。

有亲戚朋友不理解,笑孙卓清“傻”。孙卓清并不放在心上,这是他对出生入死的战友们的一份承诺,战友们为国捐躯,而他幸运地活下来,他有责任为战友尽一点绵薄之力,“我是一名党员,我要起到模范作用,这份战友情,让我们情同亲兄弟”。

每一位老人去世,孙卓清都会尽儿子的义务,为他们披麻戴孝。2016年,当最后一位老人与世长辞,孙卓清代烈士尽孝的诺言整整坚守了31年。

退休后的孙卓清继续发挥余热,加入深圳市龙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和“红色讲师团”,利用闲暇时间去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讲述革命历史,将满腔的热情都投入到传承红色文化中,出版了《共和国不能忘怀》、《抗战名师358旅征战史》、《第一军政工名将传奇》等红色书籍,“我要给年轻人讲党史和红色传统,让他们不要忘记过去,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