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题材电影,得到延续和再现,记者角色也出现在多部影视中

说文解字 2022-10-22 13:50:08

21世纪初的美国,处在政治、经济、外交都极度混乱的时期。美国刚刚结束大选,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国的世贸中心遭受了自杀式恐怖袭击,这次事件中共有2986人死亡,23座高层建筑受到了严重破坏,成为了美国人历史上最为惨痛的回忆。

“9·11事件”不仅给美国经济带来了重创,也直接导致了美国之后国际范围内的反恐行动。美国政府的形象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美国人民开始怀疑美国政府为他们营造的美国梦和美国社会的自由平等理念,社会陷入了严重的动乱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新闻界因在重大事件报道中的无能和失声,导致形象一度跌落神坛。人们迫切地知道真相,但新闻媒体却要在国家利益和真实发声之间权衡,新闻自由再度被考验。

美国人民无法接受他们本应与政治斗争代表人民的新闻媒体成为国家的传声筒,对新闻媒体逐渐失去信心。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好莱坞2005年上映了电影《晚安,好运》,该电影讲述了新闻人爱德华默罗与自己的团队怎么冒着风险与麦卡锡主义斗争的真实事件。

该片获得了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剧本奖,以黑白相间的演绎风格和纪实的手法向观众高度还原了默罗如何顶着政治压力拆穿麦卡锡的谎言。

《晚安,好运》成为了新闻题材电影的经典之作,它犹如一面镜子,向观众展示了在国家反恐环境之下,媒体人的战战兢兢和无奈。

(一)“揭露运动”的记录式再现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众多新闻影视作品对于“揭黑运动”展开了描述,是美国电影史上有关调查性报道的作品盛产的时期。

调查性报道,又称“揭丑”报道,指的是西方媒体通过自己的隐秘消息源,对于重大政府和商业黑暗事件进行调查、走访,将美国社会的不公和黑暗揭露出来。

美国“揭黑运动“的时代真实的发生在美国新闻业当中,一些经典的案例至今还被美国新闻业所津津乐道。那一时期的美国影视作品中对于“揭黑运动”展开描述的作品,都以记录式再现的形式出现,为了突出其真实性,影片中会采用真实的人物姓名。

自2000年以来,美国黑幕揭发主题的新闻题材电影的产出得到了延续和再现,有不少影视作品来反映新闻业的揭黑运动,调查记者的角色也出现在多部影视作品中。

这一时期有着众多的经典作品,例如在奥斯卡新闻单元电影中的获奖作品《聚焦》,围绕《波士顿环球报》焦点小组展开,讲述了他们在神父儿童案中通过细致的调查,面临着强大的宗教和舆论压力,给人们带来真相的故事。

宗教文化在西方早已根深蒂固,《聚焦》这部影片一方面展现了新闻团队为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的勇敢,还原了美国新闻团队的高度专业性;另一方面,也是制作者通过镜头表达了对于宗教问题的反思。

《聚焦》并不是一部虚构的影片,它是根据《波士顿环球报》的一篇新闻报道改编,是真实发生的案件。《聚焦》、《真相》等严肃类新闻题材电影中的调查记者凭借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对职业道德的坚守,通过稳扎稳打的采访取证不断探寻着事实真相,也带动着电影情节不断走向高潮。

片中正义凛然的新闻人作为主要角色为电影增色不少,也使得严肃类新闻电影继《晚安,好运》之后重新华丽回归。

(二)从新闻业的“同仇敌忾”重回个人英雄主义

好莱坞电影业一直对英雄叙事有着独有的青睐,这种青睐也表现在新闻题材影视作品当中。

好莱坞电影一直在迎合观众的喜好,因此美国好莱坞的英雄主义叙事反映了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电影是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电影的本质是精神产品,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内心需求而产生,当对英雄主义的需求成为普遍时,那么这就是高票房的基础。

自互联网普及以来,新媒体快速发展,改变了我们接受讯息的习惯和方式。这种改变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将我们置于信息海之中无法分辨真假。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急需实现自救,而公众也需要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闻媒体帮他们鉴别信息。

因此,传统媒体需要好莱坞电影为他们“正名”,从而获得更多流量,重塑一个负责任的新闻界,电影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有了反映现实和“造梦”的作用。

在对2000-2019年的新闻题材影片样本进行研究后,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典型的个人英雄化的模式。对于英雄主义的叙事,不同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电影,2000年以来的新闻题材影片涉及的情节中,“英雄行为”多与少数人或个别记者有关,而不是整个新闻行业。

在影片中,新闻业不再是整个新闻机构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调查的顺利进行以及最终的真相浮出水面,都是少数新闻小组或记者个人对于新闻真实性坚守的结果。

记者在采访或调查过程中,往往也会遇到强权的阻碍,无论是政治或宗教权力,影片中的记者都有着不放弃新闻理想、把真相还给大众的“英雄”形象。

在电影《真相》中,玛丽·梅普斯与CBS王牌主播丹·拉瑟在报道小布什虚构了自己在越战时期的行径事件时,受到了来自政府的强大阻碍,面对舆论文件造假的质疑,他们依旧选择坚持报道、说出真话,最终二人被CBS辞退。

在这类影片中,新闻机构不再是记者说出真相、行使权力的保护,他们是政府的维护者,会为了生存选择妥协,记者的个人英雄主义在这类影片中得到了凸显。

(三)再现的新闻专业主义

在自2000年以来的新闻题材电影样本中,有多部影片提及匿名消息来源问题,例如《真相至上》和《真相》。在电影《真相至上》中,电影制作人重新再现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五角大楼案。

来自《首都太阳报》的女记者瑞秋发表了一篇美国政府袭击他国的政治丑闻,并对CIA的特工身份在报道中进行调查揭露,事件一经披露,便受到了美国各界的强烈关注,政府形象受到严重损害。

美国政府为了在此次事件中站住舆论阵脚,以记者瑞秋拒绝供出消息源为由质疑整个事件的真实性,起诉她污蔑美国联邦政府并把她关进了监狱。

电影《真相至上》虽然取材于美国的真实事件,也对记者本人的形象做了高度还原,但电影的结局却对现实做了改编。

在现实中,美国最高法院在做最后的审理时,虽没有同意了宪法第一修正案对记者的匿名消息源保护的合理性,但却提出了三项检验标准,决定由九位最高法官作出最终选择,最终记者获得了其中六位法官的支持,记者在现实中如人所愿的战胜了政府。

但是在电影《真相至上》中,瑞秋却没有获得这样的结局,她被判败诉继续关押在监狱中。除此之外,在电影《真相》中,同样出现匿名消息源的问题,记者为了保护消息源的安全,宁愿真实性遭到质疑,深受舆论的攻击。

新闻题材影视作品对于匿名消息源问题的展现,《真相至上》并不是历史上的第一部作品。《总统班底》中情节就曾涉及过匿名消息源的问题,记者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对于知情者的保护,坚持不透露情报来源姓名,也是美国新闻历史上真实发生的。

匿名消息源的问题,一直是美国新闻界所头疼的,一方面在揭露重大事件时,要保护消息源的安全;另一方面,如果无法确认消息来源,就会成为被指认方“翻供”的方式。

美国新闻界一直在尽力保护着这项权利,拒绝提供有关消息来源的一切信息。对于这项权利,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虽有明确说明,但在实际操作中,最高法院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判决,并不会将第一修正案的规定当作“铁律”。

因此,在记者对于重大事件的调查过程中,会尽力争取对于消息源的保护,但对于消息源本身来说,他们也面临着承担巨大风险。

在新闻题材的电影中,我们不难看到证人不愿指正、知情人不愿透漏真实情况的情节,对于想要高度实现新闻自由的美国社会,真正的新闻自由往往是无法实现的。

但通过《真相至上》这类的新闻题材作品,我们看到了正在尽力争取的美国新闻业,对于他们来说,即使说出新闻来源是最简单的证实新闻真实性和摆脱麻烦的做法,但他们仍旧没有选择这样做,也正是凭借这一点的诠释,我们看到了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题材影视作品当中的再现。

在这一时期的新闻题材影视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高度专业的美国新闻业。无论是对于匿名消息源的保护、调查时的完整证据链还是以及不畏强权的揭露真相,影视作品都通过镜头带着我们重新审视了专业的新闻媒体人。

在这些影视作品中,传统新闻业往往在新媒体环境下倍受冲击。新闻从业者总是一面抱怨着:“没有人关心真正的新闻了。”

一面无法违背自己作为新闻人的职业操守,他们希望美国社会可以真正实现新闻自由,希望人们可以真的知道真相。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新闻题材影视作品中,对于新闻从业者的日常工作刻画的十分细致,从如何选择新闻到最终新闻的产生,都有着详细的描述。

这符合美国职业剧专业化的特征,无论是医疗职业剧还是新闻职业剧,制作团队都希望借助作品向非专业的观众展示最真实的行业状态。

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再现,既可以说是好莱坞经典的人物呈现和话语策略,也可以说是美国社会意识形态下理想化的新闻业。通过制造“揭黑英雄”的方式,希望在人们心中重新构造理想中的新闻业,缔造美国新闻行业对于民众来说的信任感,也是美国社会个人主义在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文化价值。

正如常江老师所说的一样:“美国主流新闻行业剧中呈现的新闻行业是一个带有理想主义、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的社会领域,这一领域最终极的功能指向是为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提供符号呈现的场所,同时在全社会范围内宣扬个体能动性的力量。”

(四)推崇理想化的精英主义

影视作品为了让观众有所感同身受,他们会依据现实经验,对于某个群体进行外貌的可识别性刻画。

例如我们在现代影视作品中一看到蓬头垢面、带着眼镜、对着电脑疯狂输入的人就会觉得他是码农;手捧手机、开着自拍、对着镜头疯狂说话的人不是主播就是正在拍短视频的网红。每个群体都有着自己可以外化的特征,这个特征可以是形象也可以是行为。

电影中的记者形象也不例外,在电影还没有演到核心情节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电影背景和人物形象或外在表现判断出他是记者的身份,这些人物有着独特的形象特征或动作,符号先于影片情节的推进,代替台词和语言的说明,迅速地与观众的日常经验建立了联系。

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记者往往有着固定的外在服饰和工具:斜挎包、牛仔裤、帽子、照相机、录音笔、本子等等。

影视作品对于记者形象的外在形象呈现采用了模式化的手段,使记者形象的特征同医生、警察一样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模式化的人物外在形象也直接的暗示了记者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在影片中,记者穿着规矩、手拿笔和本子、背着照相机的记者看起来比划着滑板、染着红发的记者更容易让人觉得可以信赖。

在2000年以来的样本电影中,笔者发现,从记者外部形象和生活条件来看,呈现出来明显的精英主义的特征,记者的模式化形象被男性记者的西装领带和女性记者的高跟鞋和精致的妆容所替代。

除个别回顾历史的新闻题材影片以外,描述现代新闻界的影视剧大多都有着这样的特征。

在电影《真相》中,CBS大楼的外景和内部陈设无不透漏着豪华的气息,玛丽·梅普斯总是以精致的妆容示人,高跟鞋、挎包、西装、金发成为了观众对于主演的第一印象,她的收入可以养活自己整个家庭;CBS王牌主播丹·拉瑟是一位饱受荣誉、气度偏偏的新闻主播,总是穿着整齐的西装。

在美剧《新闻编辑室》中,正如主演will的宣言:“We'retheMediaElite”所言,无论从记者的外在形象构建和生活水平表现,都有着浓浓的精英主义意味。

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塑造以及意义建构,并不是影视制作者独立于现实之外根据自己的主观臆造的,影视作品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往往体现着观众间接生产的意味。

新闻题材影视作品对于记者形象的再现过程,附带着观众对于记者形象的理解和期望,制作者在来自社会的大众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对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元素进行的非语境化的诠释和建造。

记者外在形象的精英化,表现了现实中美国社会对于精英主义的强烈追求,观众更喜欢看都市剧对于精英主义的诠释,这种生活被更多人所接受和喜爱。

除此之外,影片中的部分情节也流露出精英主义的内涵,如《新闻编辑室》中Will对娱乐女记者的一番说教,也体现了其代表的精英主义,对自己所不认同的事物的缺少包容性。

绝对正确的理念和对强权政治的绝对抵抗是自2000年以来的新闻题材影片中记者形象特征,也是美国现实社会推崇理想化的精英主义的影射。

感谢观看!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