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友们好!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的好日子,“米粒儿的小木屋”在此祝福友友们:新生活,新起头儿;新日子,新盼头儿;幸福快乐,永驻心里头!愿友友们,在以后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都能以欢喜之心,慢度日常。
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从出生到老去,从摇篮到最后的归宿,似乎就在眨眼间。儿时总是盼望着快点长大,到了中年、晚年,又是那么的想回到儿时,回到生养我们的小山村,回到那间简陋却温馨的小屋,回到妈妈的怀抱,回到那山、那水、那田、那树、那人的从前,可惜再也回不去。
近几年,随着怀旧风的兴起,老物件成了人们的“新宠儿”,有人高价买回家,是想摆放在某个角落;有人买回家,是为了那份传承,为了那份情怀。
图中一对瓷器,很是喜人。
比拳头稍大的物件,像是双胞胎,友友们,还记得它的名字和功用么?
每一件老物,都有其独特的“出生年代”,被我们使用数年后,也会悄无声息的告别它的大舞台,它的告别,是因时代变而告别,因科技变而告别。
木质物件。
此物做工虽简单,但很精致,也很实用。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各有各的用途。就如平凡的我们,应克服自己的短处,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断的努力,使自己越来越精致,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完美。
桑条编织的筐,在三四十年以前,主要用来往地里撒粪。
笔者每每看到此物,都会想起父母在田间弯腰劳作的身影,那个年代,人们常年耕耘于阡陌之中,不曾抱怨,不曾叹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慢生活。
友友们,知道此物是啥么?欢迎留言告知呀!
以前做千层底儿鞋所用之物,用来给单层鞋底包白边儿。
记得儿时,逢农闲季,母亲便会给一家老小纳千层底儿鞋,针线、线板儿、针锥叉子、顶针儿、旧衣布成了妈妈的心爱之物。
儿时只知道,妈妈纳的是鞋子,后来才明白,妈妈纳的是一家人的温暖,纳的是贫困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后来,家家户户都脱了贫,我们依然爱穿妈妈纳的千层底儿,依然爱吃小葱拌豆腐。
在以前,农家人的火炕离不开炕席,炕席是用芦苇纯手工编织而成,图中物件,就是将苇子均分的工具,具体叫啥名字,笔者不清楚。
每一件老物,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渐行渐远,从被人们制作,到使用,被熟知,到被更替,最后淹没在岁月最深处,直到记不起它的名字,渐渐地也就被人们所遗忘。
铁制物件,用过此物的早已是爷爷奶奶辈人了吧?
年少时光,匆匆恍恍,还没来得及挥霍,就到了中年、花甲、古稀,甚至耄耋之年。悲或喜,苦或甜,冷或暖,散或聚,哭或笑,早已定格成了影像,任凭岁月的斑驳,时隔几十载,依然清晰地存放在内心最深处,偶尔看到老物,回忆往昔,会使我们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