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器千元之选无显时代的游戏选择

科技有点奇谱 2024-06-21 12:12:12

相对一站式解决电脑需求问题的整机或笔记本电脑,DIY玩家还是更青睐自行组装,配置选择和性价比就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显示卡价格下降,成为游戏玩家回归台式电脑的契机,特别是在较主流游戏本更有性能优势的主流游戏台式机方面,好的处理器配合主流显卡,就能获得更为出色的游戏体验。

以6000元为整机价格目标,其中仍有过1/3预算要放在GeForce RTX 4060级别的显示卡上,Radeon RX 6750 GRE成本类似,约为2500元。于是,留给主机部分的预算紧巴巴,更需要精打细算。

在花销的另一大头CPU方面,不必要的集显可以拿掉,英特尔和AMD两家都提供了这样的面向游戏玩家的产品,也就是千元级别的酷睿i3-12490F和锐龙5 7500F。另外,在算严格控制的大背景下,DDR5和DDR4内存之间的成本也必须考虑,作为参考平台,华硕PRIME B760M-K系列主板搭配DDR5的型号较DDR4的型号贵100元,与AMD平台的华硕PRIME B650M-K几乎同价。

综合核算下来,仅比较两个平台不同的配置成本,使用酷睿i3-12490F要比使用锐龙5 7500F成本低180元(DDR5)~580元(DDR4),占整机预算比例最高要达9%,着实不是一个可以被忽略的成本。

如果愿意把节约下来的预算再花掉,那么可以考虑将英特尔平台的处理器更换为更新一代的酷睿i3-13490F,其价格为1299元;再加300元还有最新一代的酷睿i3-14490F可选,也就是与锐龙5 7500F平台完全同价。

至于不断加300元再300元的费用,是否合算,就要看消费者自己平衡了。毕竟是有代际差异的产品,特别是13代之后,酷睿架构升级为P Core与E Core异构的Raptor Lake-S,增加的核心全部为E Core。除此之外,新代际产品提升主要在最大睿频频率方面,而Raptor Lake-S的基频甚至还不如12490F的Alder Lake的3GHz。

和酷睿i3-1x490F黑盒产品一样,锐龙5 7500F也是专为中国市场,特别是根据入门玩家需求所定制的产品。该处理器在去年ChinaJoy上推出,进一步拉低锐龙7000系列的价格定位。发布一年以来,价格十分稳定。而在最新的锐龙8000系列中也有“F”后缀产品,叫高端的8700F定价接近2000元,而7500F的垂直替代产品8400F采用了大小核混合架构,且两款8000F系列产品均未上市,它们的APU版本有售,如与8400F同构的8500G,价格约为1300元。

除了预算千元的因素,酷睿i3-12490F和锐龙5 7500F还都是6核12线程的核心组成,非大小核或P/E核心组合,游戏优化简单,玩家超频设定也相对简单。

由于两款产品均不支持超频,因此无论是XTU还是PBO对它们都是没有作用的,而超频设定的主要作用是将处理器运行频率,尽量保持在高频点上,以应付随时到来的CPU性能需求高峰。

在锐龙5 7500F与华硕PRIME B650M-K的组合上,2613版BIOS已升级AGESA到1.1.7.0版,处理器稳定性更好,但稳定运行频率较之前版本略有下降,使用附赠的Wraith Stealth风冷散热器,近30℃室温环境中,能够Boost峰值到4.8GHz水平,100%负载频率稳定于3.2GHz量级,对应功耗为94W。

相比之下,酷睿i3-12490F与华硕PRIME B760M-K D4组合情况简单,只要如华硕主板惯常设定,在Performance Preferences选择ASUS Advanced OC Profile,处理器就能在轻负载情况下,保持最高睿频,也就是4.6GHz运行频率,100%负载频率稳定于3.4GHz,对应功耗为78W。

在游戏测试中,无论是更依赖CPU频率发挥的网游,还是更依赖于GPU性能表现的3A大作,酷睿i3-12490F和锐龙5 7500F都打得难解难分,游戏帧率上下差异均在1%~2%量级,可以说,游戏测试放大的仍然是测试平台RTX 4060OC的性能表现。只是考虑到酷睿平台采用DDR4-3600,内存实际可用带宽较DDR5-6000低5%左右,对带宽越敏感的应用,越能发挥这部分优势。

而在PCMark 10和CrossMark Pro这样仿真办公的轻负载测试中,内存差异的影响较小,处理器更能发挥敏捷性优势,平台也能发挥低延迟特点,酷睿i3-12490F略占优势。

在Cinebench R23这样的重负载测试中,酷睿i3-12490F还能保有单线程性能的优势,而随着全部线程打开,锐龙5 7500F携内存带宽优势而来,再叠加Zen4架构与大缓存等优势,两者性能差距拉大到10%量级。

总结来说,酷睿i3-12490F优势在CPU相对轻负载场景,无论是游戏还是办公;锐龙5 7500F的优势在“火力全开”时,但这样同价格而更早一代产品5700X更具优势,后者有8个物理核心,Boost频率略低在满负载时无从体现。二选一变成了三国杀……

酷睿i3-12490F和锐龙5 7500F都已经不是新上市的产品,“年轻”的都已市场搏杀1年。相信消费者选择它们的因素更在于预算和安稳的使用。在这一背景下,性能表现接近的它们,价格因素更敏感。酷睿平台“赚”一个支持仍具价格优势的DDR4内存,从而扩大整机的价格优势。200~600元的价格差异,足够消费者平衡是换用DDR5提升一点性能,或是用在其他配置改善方面。

0 阅读:7

科技有点奇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