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很多人问,半路出家不懂指挥作战的陈毅,是怎么当上元帅的?
在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将领之中,陈毅被很多人认为根本不会指挥打仗,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军事能力,但他却仍然成为了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这个别人口中不会打仗的陈毅,实际的军事能力,却是很多人一辈子望尘莫及的。
那么,他又带领着部队打过哪些胜仗,做过哪些贡献呢?
虽然从军多年,但自1923年加入共产党,到1930年正式担任红二十二军军长。
这整整7年时间,陈毅在党内几乎一直担任的都是军队政治工作。
对于前方战场指挥的工作更是毫无实战经验,在军事上更属于是半路出家。
1934年10月,由于战场形势的转移,红军部队不得不指挥队伍进行游走撤离。
而这项艰巨的任务,就正好落在了陈毅和项英的肩膀上。
当时,党中央下达的命令是让留守下来的红军,继续停留在苏区与敌军斡旋,等待大部队从湖南赶过来驰援。
可那些留守下来的红军大多都是老弱病残,伤员众多。
因此战斗力也十分虚弱,面对步步紧逼的国民党军队,留守下来的红军们根本无力抵抗,损伤严重。
在这紧要关头之下,陈毅建议将留守下来的红军部队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处进行隐蔽,只留一小部分精壮人员继续吸引敌人的注意。
这样的话,留守部队就还能保存下一部分实力,以等待援军的到来。
可对于陈毅的建议,项英却不以为然。
他依旧坚持选择执行博古和李德下达的错误命令,继续带领着这些老弱病残的士兵与国军顽强抵抗。
最终导致中央苏区全部沦陷敌手,大批干部和战士殒命黄泉,造成了红军部队的重大牺牲。
同年12月,在中央苏区愈发严峻的形势下,项英才不得不低头承认了陈毅当初的建议是正确的。
随后,在对方的带领下,领导着红军部队在南方八省,开启了长达三年的艰苦游击战争。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毅所带领的红军游击部队被归编到了新四军队伍,他也因此成为了新四军一支队的司令员。
彼时的新四军队伍,在经历了整整三年的游击战后,无论是从兵力还是武器装备上来讲,都要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八路军。
但由于生在贫困环境,党内也并没有多余的经费为战士们更换武器。
无奈之下,陈毅只能带领着落后的新四军队伍,继续艰难地行走在抗日征程上。
好在陈毅曾经有着多年的政治工作经验。
在他的领导下,新四军队伍中但战士们虽然条件艰苦,但却仍然表现出了十分强大的凝聚力和必胜的决心。
1938年1月,陈毅领导着新四军一支队共计2000多人,前往江南地区参与战斗。
在武器远远落后于敌军的情况下,利用夜袭战术,成功挫败了日军队伍,取得了巨大成效。
1940年6月,陈毅奉党组织命令,带领新四军挺进苏北与国军将领韩德勤展开交涉,并希望对方能与共产党一起共同抵抗日军侵袭。
但由于蒋介石的一意孤行,双方合作失败,新四军队伍也因此遭到了国民党的疯狂打击。
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同族斗争,抗日战争一度陷入了僵局。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德勤趁人之危,派人进攻陈毅队伍,并且还封锁了我军的粮食通道,让我军一度陷入了困境。
为了拯救队伍,陈毅向各界有权之士发出了合作请求,希望他们能够出面调停国共冲突,放下往日恩怨与共产党联合抗日,将外敌赶出中国。
最终,在陈毅的努力下,不少援军纷纷赶来坐阵,对蒋介石一再施加压力,并成功歼灭了韩德勤超过1.1万人,俘获国军士兵3800人。
经此一战,新四军不仅获得了重大胜利,还因此在政治上取得了十分有利的优势,为之后联合各路军阀抗日的合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此可见,虽然陈毅曾经从事了多年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只有半吊子水平的指挥者,但他的军事能力,却是许多人一辈子也赶不上的水平,多次陷于危难又全身而退,就是对他能力最好的诠释。
不过,虽然半路出家当上了军队的指挥者,在血雨腥风中疯狂厮杀连眼都不眨。
但从骨子里来说,陈毅却仍然是一个十分温和且热爱着政治工作的“文人”。
诗文和写作是他一生的爱好,从加入共产党开始,陈毅就一直靠着不断给报社投稿来赚取经费,资助党的建设工作。
在井冈山与毛主席相识后,两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常常在深夜畅谈诗文、抒发胸中情怀。
他们不仅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更是文学道路上最志同道合的伙伴。
如果没有战争,陈毅或许将会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
但国难当前,时代的洪流将他冲到了战争的边缘,在他的肩膀上放下了救国救民的重担。
好在他并没有辜负老天的期望,成功接下了这个巨大的责任。
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开国元帅这样的成就他当之无愧!
看点历史再写,打韩德勤是各路援军支援吗?是陈老总统战做得好,让其他实力派保持中立!打败韩德勤还是靠新四军战士英勇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