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13个老物件!80年代红极一时,全能叫出名字的人暴露了年龄

旺仔甜妹妹说 2024-09-17 14:19:26

这些老物件我们老一辈人见过用过。如今逐渐绝迹了。老物件代表情怀,寄托着回不去的记忆,叫人难忘,回不去的乡愁,魂牵梦绕,弹指问,两鬓斑白,不见儿时伴,纯真的少年梦,而今只为一日三餐地为生活而生活!

1、它的名字叫“䇽(zhe)子”,把它茓(xue)起来成为圆筒状(立着),农村盛粮食、麸糠等,所以有的地方叫“茓子”。茓子(xué zi)做囤用的狭而长的粗席子。通常用高粱秆或芦苇的篾编成。一层一层地围住粮食,如水稻、小麦等,以贮存;也可以只用一圈,围住小鸡苗、小鸭苗售卖。

竹或苇样编织用于囤粮 不用时圈叠起不站地方 用时边圈旋边填放谷物 千家万户的必备物品 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用途是储存粮食,所圈直径可视地方而异,可螺旋状一圈圈加高而多装粮食。大集体时代生产队或农户都备有。现在很少用它了,也就成了老物件了,我现在囤的小麦就是用的它(见下图\实拍),目的还有两卷。能认出来的人,一定在农村待过。

2、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过去二八自行车带小孩的座子。自行前梁带小孩儿的坐椅,

3、饸饹床子,五.六十年代用过。 为增加玉米面,高梁面的粘度,把轧细的榆树皮面做添加剂,混合好装在下边木槽中,(木槽下面用金属片制做有如香头粗细小孔)再将木柱压在槽里的增粘的面上,手压槓杆饸饹条落在开水中煮熟为饭。 这是困难时期粗粮细作的典范。

4、小学课本,自然,第一册。小学时候,没事最喜欢看《自然》课本,觉得里面的知识内容最有意思!这门课程期末考试我考了96分。自然的美好,自然的成长,自然的流露,自然的发挥,那段时光一切都是自然的,都是源于那段自然而然的生活。当年课本上图画都是写实画法画出来的,让我们更清楚的认知,不像现在的二把刀,一个圈能画出一百多种动物,美其名曰“简笔画”真是误人子弟,对学术太不严㨷,对孩子太不负责!

5、算盘我们从小必学,几十年不用,有些12诀已经不记得了,练习加法从一加到36等于666。算盘从一加到十的口诀是: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四去六进一,五上五,六上一去五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八去二进一,九去一进一,十,一下五去四,等于五十五。六七十年代生产队分东西所谓会计那真的是厉害唷,算盘子响声跟爆火炮的声音差不多,一大堆粮食首先知道是多少斤,把公式求出来。分完后不得多不得少,现在不计算机和电脑,可能没有多少人能完成这个任务。

算盘除法有二种打法:一种剥笔法:一种叫九归九除: 剥笔法用心算用加减法,有三句话 大数空加一,小数随进一格位减除数。九归九除用除法口决表,算除法时灵活运用!

6、棒槌:鲜族人用它在河边洗衣物。但从书中记载和北京的匀俗中,是把浆洗的衣物,半午后放在石台上锤打平整。

7、风筝(板鹞)上的哨子,放飞时在天空发出响声,现在还有,大的一般用老了的葫芦制身,哨口用竹片雕刻而成,小的用竹子,蚕蛹壳制作,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整体声音就是交响曲。现在由于高压线太多,好多地方已禁放风筝了。

8、洋火枪,小时候用那个链条子做的。洋火枪。用自行车的钢丝头把两颗链条钉在一起,钢丝头的长度刚好是一颗半链条,火柴从钢丝头中穿出,火柴头就刚好留在那半颗链条里了,正好形成弹药仓,等待击发即可。全手工制作,无须焊接,用铁丝制作的枪座和皮筋即可固定。

9、手摇电话机,科技发展真是日新月异,从刚刚参加工作时的手摇电话到现在的手机,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捷,祖国近几十年的变化,让人惊叹,

10、那个叫匾不叫簸箕,大的匾直径可以达到两米左右,用来晒食物的。

11、石磨。用石磨加工粮食,玉米,食作物磨碎的碾子。这些老物件逐渐消失,现在农村很少能见到了,

12、被褥拍子。用滕条编织,拍打被头灰尘。

13、汤婆子。天冷被窝取暖汤婆子。

14、这些对二十岁以内的孩子们算是老物件,四十岁以上的人还有不认识的吗?

五十年代在乡村生活这物件全使用过,虽然入城里生活几十年但也返很怀念当年的生活,知道当年的苦才觉得今日的好,

0 阅读:25

旺仔甜妹妹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