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在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不能再

上善若水云帆 2022-12-06 15:18:46

抗战时期,在最危急的时刻,蒋介石迁都重庆,重庆救下了蒋介石。为什么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却再也救不了蒋介石了呢?

首先,从道义上讲,抗战是民族大义,民心所向。那个时候的蒋介石是公认的领袖。国民党各派系总体上还是团结一致的。包括我党也是诚信拥护的,中国各党派都在为抗战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虽然国土面积持续缩水,可是抗日的决心却一直在增强。日军士气却是越来越低落。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不得人心,蒋介石发动的内战是非正义的战争。民心转向了解放军一边,没了抗日这杆大旗,国民党军内部派系矛盾也变得日益尖锐。士兵厌战情绪越来越大。国军看似实力强大,实际上更像个松散的联盟。更何况,在三大战役结束后,蒋介石主力丧失殆尽。已经不能有效震慑地方军阀。西南地方实力派都做着两手准备,时刻想着逃跑或者投降。

从战略态势上,抗战时期,我国华北华东虽然大部分沦丧,但是华南的湖南湖北福建大部分还在国军手里。日军想要打下重庆,就必须要吃掉重庆外围省份。可是当时的日军兵力到了极限,很难完全占领这些这省份,只能占领部分大城市和交通线。再深入,就会被打个反包围。比如薛岳的天炉战法。使得日军多次攻打长沙都以失败告终。打到宜昌的时候,日军离重庆就近在咫尺,日本却再几乎再也派不出一兵一卒去占领宜昌。而且,从东往西打,是从第三级阶梯往第二级阶梯打,处于仰攻的不利地位。进攻原本就十分困难。

如果从北往南打,倒是比较容易。比较适合日军的机械化兵团作战。但是,此时河南安徽江苏大部分都是黄泛区,洪水泛滥。西北还有我党和国军镇守,而且西北也是易守难攻之地。日军攻下来也需要重兵。可是此时也遇到了兵力不足问题。所以从关中进汉中再攻打进四川和重庆的策略也行不通。

但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就完全不一样了。1949年解放大西南的时候,黄河泛滥已经得到了控制。刘邓大军已经可以利用铁路将兵力运送到宝鸡,营造进攻汉中的假象。而且,此时重庆的外围比如湖南、湖北等省份都已经解放。陕西宝鸡还有我军的贺龙第十八兵团和第七军。此时我们就有了多种可能性进攻四川,而此时蒋介石能够守四川的兵力已经锐减到90万了,不可能兼顾所有的方向。而且这90万大军大多只是拼凑起来的残兵败将。各地方实力派也无心再战,随时准备逃跑或者投诚。而我军仅直接参加西南战役的部队就达到了60万。

蒋介石考虑到,最常见的进攻路线是从陕西入汉中,没了汉中,四川就几乎无险可守。这也是传统的攻打四川的路线。秦国灭巴蜀,就是用的这个思路。所以把重兵部署在川北的秦岭汉中附近。四川东南方向兵力相对薄弱。

然而,此时毛主席一个大手笔出现了。毛主席并没有从遵从传统打四川的路线走。反而是采用了大迂回的战略,既防止了国军逃跑,也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之前刘邓大军佯装要进攻大巴山,也是为了让蒋介石相信解放军会从北往南打。迫使国军把重病汉中部署在汉中。如此一来就造成了四川东南兵力薄弱。解放军在东部南部两路出击,一路打开了重庆的门户,一路进行大迂回抄了国军的后路。然后再往回大重庆和成都就容易多了。因为四川内部是个平原,基本上都是一马平川。从这里往四川打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了。再加上川北的贺龙兵团南北夹击,蒋介石的九十万大军随即灰飞烟灭。

再加上解放军政策深得人心,国军起义投诚的将领和士兵越来越多,很多被俘虏的士兵在接受了教育后很快就加入了解放军。解放区的老百姓也家家户户箪食壶浆,为解放军提供补给。也根本不用担心快速歼灭敌人后的占领问题和补给问题。

总的来说,解放战争时期的蒋介石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即使占领了重庆这样占尽地理的城市,也无力挽回败局。因为地利永远也不如人和。

1 阅读:44
评论列表

上善若水云帆

简介:文史小评论,还有日常生活的小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