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局》:超3万人打一星,这十条差评,我笑了半天

小顺说娱 2024-10-05 20:22:20

国庆黄金周里,电影界最耀眼的焦点非《749局》

莫属,尽管次日遭遇强劲对手反超,但它所引发的讨论热潮却如潮水般汹涌澎湃,用“红黑交织”四字概括最为贴切,既备受争议又难掩其话题热度。

导演亲自下场回应,却难挡观众犀利调侃的浪潮。

今日热搜再添新料,“超万名网友齐力为《749局》打上一星评价”。

让我们先一窥这舆论的矩阵,看看风向如何。

截至目前,已有高达12万的观众参与评分,其中,约34%的观众毫不留情地给出了一星评价,形成了一个醒目的“倒金字塔”形态,直观展现了评价的倾向性。

尽管有忠实粉丝奋力以五星好评试图力挽狂澜,但在庞大的路人观众群体面前,这样的努力显得如同螳臂当车,难以撼动整体评价的下滑趋势。

显然,这部电影在口碑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全面溃败。此刻,公众关注的焦点已悄然转移,不再聚焦于电影内容本身,而是转向了那些高居榜首、充满幽默与讽刺意味的差评区。比如,仅仅是精选出的十条差评,就足以让人捧腹不已,成为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首条留言震撼发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如此拙劣之作实属罕见,令人咋舌。”字里行间,不难窥见这位网友的愤慨与失望之情,其情绪之激昂,可见一斑。

更令人瞩目的是,这条评论迅速汇聚了八千余人的共鸣,点赞如潮,无疑成为了众人瞩目的高人气评论,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然而,这位网友的评价虽包含见解,却也略显偏颇。指责影片不尽如人意尚可理解,但断言其为“最烂”则似有夸大之嫌。

举例来说,聚焦于中国科幻领域的《上海堡垒》,其豆瓣评分仅为2.9,这已然偏低,须知豆瓣最低评分实为2分,即一星标准。更令人瞩目的是,给予该片一星评价的观众比例竟高达七成,这无疑是对其市场表现与艺术价值的一种直接反馈,但称之为“最烂”仍需考量诸多因素,不能仅凭此孤例断定。

“细究之下,《749局》在各项衡量标准上,相较于《堡垒》实则有着显著的超越。

然而,单纯以优劣相较,尤其是陷入负面比较的漩涡,恐怕只会让电影生态陷入更深的泥潭。

在这条犀利而直接的评论中:‘奢华无度、自我膨胀、拼凑之作,原创精神荡然无存,连基本的叙事流畅都未能企及,陆川导演或许该是时候沉淀自我,重新出发。’ 这位网友的言辞虽多,却字字珠玑,直击要害,引人深思。”

相较于《上海堡垒》而言,《749局》在视觉特效上确实展现了不少令人瞩目的亮点,尤其是片尾那惊心动魄的怪物侵袭场景,在大银幕的呈现下,观影体验极为震撼,令人大呼过瘾。

然而,遗憾的是,尽管特效抢眼,影片的剧情却显得支离破碎,难以撑起整体的高品质感。影片初期精心铺设了每个角色的性格特征与角色功能,但随着故事推进,这些设定却遭遇了突兀的断裂,让人不禁感到困惑。尤其是局长的角色,前期被描绘成反派形象,却在后续剧情中突然转变为英雄,这样的转变既缺乏合理的铺垫,也让人难以捉摸其背后的深层动机,成为影片的一大遗憾。

苗苗所展现的隔空取物能力,本是一处巧妙伏笔,遗憾的是,陆川导演似乎擅长挖坑却未能妥善填平。随着剧情推进,她的独特能力非但未能大放异彩,反而逐渐沦为依赖男主角拯救的柔弱角色,仿佛是剧本中一朵亟待呵护的小白花。

至于男主角,其角色设定更是令人费解。前期与苗苗之间缺乏足够的情感铺垫与互动,却在后续情节中突兀地以生命为赌注去营救她,这样的转折不仅突兀,更显得逻辑难以自洽,不禁让人心生疑惑:这样的安排,是否太过离奇?

再添一则犀利点评——

"剧情脉络混乱不堪,角色行动背后驱动力成谜,配角们的牺牲桥段生硬堆砌,只为强行催泪,显得极为尴尬。而影片的高潮部分更是突兀,缺乏必要的铺垫与解释,抽象得令人摸不着头脑。至于那句‘我只愿遁入网吧,沉浸游戏世界’与‘我定要突突你个措手不及’,简直堪称年度雷人台词,让人哭笑不得。"

这正是小编欲一吐为快的槽点所在。

此片的对白设计,仿佛灵感源自随机抽取,毫无章法。特别是那位本应智慧超群的科学家角色,面对怪兽威胁,非但不施展其科技才华与智慧策略,反而选择了一种近乎荒诞的‘英勇’——‘以身试粪坑’式的牺牲,让人不禁质疑:既为科学家,又何须如此蛮勇?难道学习技术,只是为了在关键时刻无用武之地吗?"

"简直是'突突'式吐槽,让人忍俊不禁。连金扫帚奖的权威人士程青松都直言不讳地预测其为'来年金扫帚奖的有力竞争者',这暗示,无需多言,大家心中已明镜高悬。

从《九层妖塔》的迷雾到《749局》的探秘,陆川导演似乎在重复着相同的步伐却踏入了同一条河流的错误之中。八年时光,精心雕琢,却换来这样的反响,不禁让人深思:这样的成果,是否配得上粉丝们的热切预售期待?又是否足以回馈院线给予的宝贵排片机会?他或许真的需要静下心来,深刻自省一番了。"

1 阅读:837

小顺说娱

简介:每日分享各种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