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老话送给诸位打工人:天无绝人之路。
近年的职场大戏的热门绝对有——裁员!
在职场打拼的打工人已经对此司空见惯了,之前字节跳动旗下朝夕光年从2000多人直接裁到600人,裁员比例超过70%,这在最近几年也实属罕见。还有更严重的,一些公司直接就地解散,直接全员大放假,堪称史诗级裁员。
连浓眉大眼的头部企业都在挥舞着40米长的大刀砍自己,其他的单位可想而知。
有不少网友都晒出了自己的“裁员”经历,有的是和用人单位和平分手,有的互撕伤害,有的不知路在何方,大潮之下可谓是尽显人生百态!以前是年终财源滚滚,现在是刚到11月就裁员滚滚。
更有公司的裁员比例达到了惊人的90%。前有蔚来汽车宣布裁员10%,后有字节跳动收缩游戏业务,封天台进行了一轮大裁员,此外,进入12月,爱奇艺旗下的奇遇VR裁员70%……
这都不是壮士断腕了,而是眉毛以下截肢!
网络图片
裁员现象其实在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已经是常态,只是在这个承压的时候就很显眼了!在经济活动中,很难说做哪块业务能常青,用人单位往往出于自身发展需要或者节约成本等方面考虑进行调整,企业效益下滑,或者经营方向改变都会出发裁员机制,有些企业为了新陈代谢更是会定期进行人事方面的调整,进行“技术性”裁员。不光是企业,连一些我们认为的所谓“铁饭碗”也被卷入这次大潮,连我们老家那个小县城也在做工作搞动员,鼓励下海,压缩编制!可以总结下面三类是裁员重灾区:
1、新员工:成本最低,影响最小!
2、人均效益较低的部门人员:降本最突出,对财报有利,甚至是整部门的被砍!
3、工资高+年龄大+无背景:从公司的角度讲不裁你裁谁!企业只关注眼前和以后好处,以前做的好事不在考虑之内!
留念也好,愤怒也罢,在市场上这就是很正常的现象,打工人对工作也不该抱太大的幻想,这就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谁都不知道明天会怎样,就我知道的这波裁员潮很多都是当天被HR喊过去谈话签字,主打的就是一个猝不及防!很多朋友都在微信群里说,自己都不太清楚,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被裁的。哪怕是做管理岗的这波也危险了,过去国内大厂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管理层有着过高的薪水和权利,直接导致了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转向管理!行业遇冷,这波人也不能幸免,业务收缩,部门裁撤,管理人员也不需要那么多了,企业更愿意将资源向能够获得看得见收益的板块倾斜,这算不算一种价值回归呢?
图源:新浪微博
纳瓦尔宝典:
生活水平远远低于收入水平的人,享受着一种自由。这种自由,是那些忙着不断提升自己生活方式的人,永远无法企及的。
是不是又感觉暴打了“消费主义”,可这是大实话,工作岗位早已不是铁打的,也不是谁的私有财产,倾注太多的不必要的情感成本没有任何意义!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是刚刚升职加薪或者刚刚买房结婚就迎来了生活的巨变,很难说这是不是被设计好的人生。之前一些行情比较好的行业,或者各方面待遇很好的单位无疑是最容易产生落差的。就我知道的一些之前在大厂工作的老哥面对裁员都有点扛不住,并不是因为个人能力不行,而是当初买房买到了市中心,孩子上了私立,生活水准拉高了,为GDP做出了贡献,现在就算到手了赔偿金算一下居然维持不了多久,找工作,谈何容易!同行都在砍,想一下子得到和之前差不多的职位和待遇简直太难了!
没有结婚的单身的还好说,结婚了的,甚至有了孩子的,背着房贷车贷,又到哪里去诉苦呢?这也就是我之前说年轻人负债要谨慎的原因,你的锚定物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坚挺,任何高薪,只要不是牌照生意,迟早给你打下来,不要让债务成为你的一切!
现在能够足额拿到赔偿金的朋友们还是很幸运的,很多用人单位连这笔钱都想省,毕竟这波裁员更多的单位就是简单地要活下去,能省的钱就省,纯粹就是因为经营不好,单纯的降本,下调薪资降低福利,压缩办公开支,甚至连开展业务的费用也没了。一位前同事这几年在一栋写字楼里经营一家高档茶叶店,感叹最近生意不好做,他的主要客户都是企业里的,以前出手阔绰,现在也很少采购了。
能被光明正大地“被裁员”其实还算不错的结果,起码老板没跑路,公司没欠薪,拿一笔赔偿金开启新人生,或者让自己停下来陪陪家人调整一下,想想以后的路。要是遇到不做人的单位,那画面就有喜感了!比如通知调岗降薪,取消各种补贴,停止报销费用,停薪放长假甚至进行一些恶意的操作。这不是开玩笑,上周单位一个老哥就被叫去谈话了,结果赔偿问题没谈拢,负责人说的话那叫一个难听啊,感觉就像公司是他家的一样,别人从他腰包里拿走了一块钱!能被裁说明你还有工作能砍,估计以后这样的“好事”都没多少了,君不见,现在有多少业务是外包的,社会上有多少“灵活就业”,有业务就有一份收入,没业务就喝西北风,这些人连“裁”都做不到。而且看趋势以后这样的用工形式会是主流,因为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用人单位在市场上获得人力资源也变得简单,定岗定薪失去了必要,HR和财务都能外包还招啥人啊,没有付费上班就偷着乐吧!以后想看这种裁员大戏都难楼。
“减员增效”变“减员增笑”不是说着玩的,你能想象一家单位负责领导连续换人的恶果吗,我这边的一家企业半年换了三个质量经理,部门缩编严重,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上家直接拉了警报。你以为没有被裁就是幸运吗?更严格地绩效考核,更多的工作任务,更少的开支指标,有没有让打工人瑟瑟发抖!而且人人自危的工作环境和不信任心态,你指望拿工资的打工人能拿出多少精力到具体业务上,出现各种“意外”一点都不稀奇!我都能估计后面一段时间,会有很多“创业”,“摆摊”,“开店”,无他,找出路!用手头仅有的一点积蓄给自己支个摊子,现在企业招聘门槛大多设在30-35岁,正好是裁员重灾区,重入职场明显不是什么好选项,跑外卖,做网约车就不用试了,身边这样的人太多,都表示不是长久之计!
不过呢,对于做这些打算的兄弟来说我还是劝谨慎,掂一掂试错成本。以前有老板投资了点小钱开个店子,我当时正好闲着,经朋友介绍,就过去接了盘,经历了筹备,试营和正式开张以及以后的运营,店子不大,总投资也就两三百万。做下来有这么几点感受:一,如果以前在企业或单位做的是“螺丝钉”工作,真不适合一上来就自己搞!因为长期被铆在一个固定岗位上做固定的内容,对整个链条缺乏整体思维,被人指挥,很难积累完整的操盘经验。每天埋头干自己的活,两耳不闻窗外事,会对市场缺乏敏感,那些带过项目或者从事销售类工作的往往更具优势!自己操盘一块业务和做一份工作有着本质区别,做过之后眼界和思想都会和以前上班熬时间有本质区别。
在企业里打工你得追求认同,追求领导的认同,追求同事的认同,要去附和那些不干人事的各种指标,而一旦对接了市场,这些都是浮云,别人嘴里的好与坏都不是你该操心的事,你必须对结果负责,形成闭环,没思路没模式那就是在晃点,这才是最能锻炼人的,不管是打工还是自己干什么都适用,每个人都避不开。
二,任何你想干的事必须有自己能入手的地方!这点很重要!!!特别是真的决定换行业发展的,连局都入不了谈什么发展,很多人就栽在这上面,那些告诉你只需要出钱,其他不需要操心的家伙可得提高警惕。以前接触过,深入了解过的事,或者有亲友做过的有人带,或者自己能搞得来的事才是可考虑的对象,除非是谁都没做的,那大家都一样,普通人才有机会!以我住的隔壁一对夫妻为例,他们以前就是在工厂上班,后来厂子不行了出来自己找出路,男主人靠在厂里练出的手艺和不怕吃苦给人家修车换胎,女主自己边学边干开了一家美容美体的小店,我知道很多人瞧不上,但是一家年入几十万,能在这个城市留下来,养活一家老小才是普通人的人生。特别是那些过了三十岁的兄弟,不管干什么都要从自己能干的那个方面入手,成本是自己能扛得住的,鸡汤和幻想少一点,人生会轻松很多,因为试错成本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
三,不要管什么“朝阳”,“夕阳”,活下去才是王道!这是最重要的!中国的个体户,超过半数为生存型创业,而不是机会型创业。不管做什么业务,自己能做下去才是重点,至于以后做什么怎么发展都是后话,现在裁得狠的企业不都是之前膨胀得快的吗,砍掉的部门还不是当初招人最凶的!也不要过分在意是不是给别人打工,能做下去,活过来才有机会!《天道》里的丁元英说过:生存法则很简单,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又是一条线,两者之间就是生存空间!
有这样一句话: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准备好“四宝”:钱、人脉、技能和后路,是每个人应对不确定性的最佳策略。人可以将自己的人生当做企业来经营,工作是其中一个板块,出现变动是必然,岗位只是饭碗,但是业务可以当事业,应对不确定性才是个人的必修课!
在这个冬天,也许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智慧来克服裁员的寒潮,小编自己也说不好会不会成为被裁大军的一员,反正只要钱到位我立马麻溜闪,纠结没有意义嘛!焦虑也没有必要贩卖,心忧这玩意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HR体现优越感,自己做不了主的事想太多也是无用,该应对还是要应对,该生活还是要生活,哪怕消费降级,节制开支,甚至回家苟着也不是不可以,活下去,熬过冬天才会有春天!
人生很长,别人工作好不用羡慕,工作不理想也不用妄自菲薄,在我个人曾经比较消沉的日子里,亲人离世,生活困难,自己迷茫,一位多年的朋友对我说:都会过去,总有慢慢好起来的时候!说实话,很感激!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能活哪天算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