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众所周知,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国银行”这四个字,是出自大文豪、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之手,其实,在民国时期,孙中山和谭延闿也都分别题写过“中国银行”四个字,孙中山和谭延闿所题“中国银行”,截然不同,都非常浑厚大气,却被郭沫若所题替代了,为何?
其实,他们所题写的“中国银行”四个字,各有特色,对比欣赏一番,或许你就能够找寻到答案了,下面就让我们分别来欣赏一番吧。
孙中山所题写的“中国银行”,采用了这种楷书的形式书写的,并且,这种楷书,也是难得一见的,对于喜欢孙中山先生书法的朋友来说,在这四个字中,主打的也是一种颜楷的格调,同时个性表现也十分突出,诸如“中”字,这个字的竖笔,在收笔上,就非常特殊,有一种很迅捷的感觉,而“国”字的最大特点,就是在线条的粗细对比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尤其是转折之后的竖笔,坚挺有力,别有一番韵味,“银”字呈现出左边大右边小的态势,同时,左边高,右边低,而捺笔却写得十分含蓄内敛,这种格调,是不是也让你感到新鲜呢?最后一个“行”字,在处理上也有“银”字有着类似之处。
而谭延闿所题写的“中国银行”,在整体格调上,就非常厚重,在表现形式上,更加突出了颜楷的厚重感,线条十分浑厚,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如此,而“中”还采用了悬针式样的写法,更加有质感,同时,我们也看到“银”字的最后一个捺笔,还有隶书的味道,十分精妙,在处理上,也巧妙地嫁接了隶书的笔意,这也是一种很新鲜的表达,在整体上看,要比孙中山先生书写的更加大气,尤其是在整体上,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呢?
孙中山、谭延闿,所题写的“中国银行”,都非常有特色,既有古法的呈现,又有个性的表现,但是让人遗憾的是,他们俩的题字,却被后来者郭沫若所替代,郭沫若的“中国银行”,在整体上,是十分潇洒飘逸的,是一种行草书的表现,相信,这样的处理,也会惊艳到你的,不是吗?
其实,郭沫若的题字,在整体上,更加潇洒,同时,对线条的处理,也体现出一种精雕细琢,不仅有着明显的粗细对比,而且这种对比感更加强烈,在一个字内容,有所对比,在整体上,同样也有所对比,不是吗?对比三人所题写的“中国银行”,感觉各有特色吧。你会更加喜欢,推崇谁的题字呢?笔者认为,还是谭延闿的最为耐看,最有实力,不是吗?
写在最后
你的意见和建议,也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你的点赞和转发,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动力,在此,对所有支持点赞的朋友,表示感谢,同时,也期待你们能够分享更多的优秀的作品,为弘扬传统书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