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纬度的人永远都不害怕人性的险恶

一只玻璃树苗 2024-03-03 00:54:14

图选自网络侵权联系可删

孔子曾言:“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却称:“人之初,性本恶”。

那人的本性到底是恶还是善呢?

其实早在很久之前明朝的哲学家王阳明就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意思是说:

心作为一客观存在的主体,本来就是无善恶可言的,是一空灵清净之物,如果到了有善有恶的层面,就是意识的活动了。

对于已经呈现的善恶意识,如果能够知道何为善、何为恶,这就是良知了。至于去为善去恶,这就是所谓的格物了。

王阳明认为,人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的,善与恶本来就是一对道德范畴,在没有认识之前,是无法界定善恶的。

也可以这样理解——人一出生是不好也不坏的,只是而后人的思想意识在指导一切。

可从古至今所流传的话早已深入到了大众的心中!

比如:

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人心隔肚皮。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一人不进寺,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

一碗米养恩人,一斗米养仇人……

无一不是在告诉我们人性的复杂与险恶之处。

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一阴一阳相反相生,运转不息,此乃宇宙万事万物盛衰存亡的根本,这就是道。

继续阴阳之道而产生宇宙万事万物的就是善,成就万事万物的是天命之性,亦即道德之义。

要知道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是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正是如此才构成了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

无论自然、人事,都表现此道。

而高维度的人早就看清了这一点,他相信人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只不过是看一个人处于什么环境中能够激发他的哪一面。

所以哪怕是看见有人贪婪、有人龌龊、有人有人无耻、有人贪财,有人好色……高纬度的人也都能理解。

同时他也知道如何引导别人向善,如何运用文化、规则、道德等各种各样的手段去激发别人的善意。

并且他们也能很好的洞悉人性,并加以利用!所以他们也从不会害怕人性的险恶,他们不相信所谓的感情,他们相信的永远是天道和规律。

要知道通常一个人的财富和社会地位都是由他的认知所决定的。

而低认知的人呢?

一般都会沦为穷人,也就是成为社会的底层人士。

像这些人一般他们的脑子里相信的刻画的永远都是感情和道德,相信的是那些意气用事的东西。

但我们应该清醒的意识到人性本来就是复杂多变的,是不可靠的。

只要你一直相信感情,那么最后感情一定会让你失望;

只要你一直相信意气,那么最后意气一定会让你失望;

只要你一直相信道德,那么道德一定会让你失望……

可如果你压根就都不相信这样条条框框的东西,那这些东西就永远都不会令你失望。

当你有一天不得不直面血淋淋的人生和丑陋的人性时,你就不会恐慌和害怕。

假如像他们这些底层人士如果一直不改变自己的低认知,一直让自己处于被统治,被蒙蔽的状态,那他们就永远都不可能能够翻身。

正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要知道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是冷漠的,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世间万事万物都很难逃脱这一法则,这也是自然规律。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残酷的,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的生存规律一直都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其实,反观我们人类也不过是一群自诩为披上一层“文明”外衣的动物罢了。

只要是动物就会有情绪,就会有失控的一面。所以越是纬度高的人,他们越是相信人性。

只不过他们又非常善于运用某种方式,来激发人性的善良,束缚人性的邪恶罢了。

但底层的人他们对世界的善通常是一种无知的善,是一种盲目的善,所以但最后他往往会被伤的遍体鳞伤。

所以你看啊!像很多人在被别人的背叛时,总会感觉到愤怒,会在心里想你怎么能背叛我呢?你的人性怎么能这么坏呢?

其实,这也是属于一种低认知的表现!

反观高纬度的人在遇到这种事时,总能坦然接受,以平常心去对待!

因为这就是人性,背叛他是迟早会发生,只不过是因为利益的多少决定早晚罢了。

要怪只能怪自己没有加以防范,提早做出相对应的规则进行约束。

0 阅读:3

一只玻璃树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