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年底至第二年春,刘伯承在成都养伤。
吴玉章在成都当高等师范学校校长, 常去看他。他们是1920年在重庆相识的。通过吴玉章的介绍,刘伯承又结识了另一位很有才干的人——杨闇公,三人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杨闇公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早年因为策动江阴炮台官兵起义反袁,遭受追捕,被迫东渡日本,学习军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冬回国, 成为四川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他是一位十分活跃, 既热情又严格的党的组织家。吴玉章极其称赞杨闇公有知人之明,说杨闇公“他能识别好人和坏人,能选择优秀的中坚骨干”。
好汉爱好汉,英雄敬英雄。杨闇公还是最早发现刘伯承是一位“军事天才”的人。
1924年1月8日,杨闇公与刘伯承谈论时局,日记中称赞:“他真是天才”,还说:“使此人得志,何忧乎四川。”可见他对刘伯承的赞叹非泛泛之词。
1月21日,杨闇公日记又记载:“与子鱼赴伯承处,与他遇于途间。同归他的寓所,谈及他的情形和近日的现状,都很抱悲观。唉!忌才二字的关系,从古至今不知湮没了多少智能之士哟!二时许,黄君呈祥来访伯承,劝驾而来,促其赴但(懋辛)处,共扶危局。我也从中怂恿其往教,于是他与黄君同去”。
原来,对于刘伯承这样一位罕见的天才,川军首领熊克武却不予重用。杨阎公在日记多次记载:“伯承不愿与亚光(张冲)合作,"“伯承急欲摆脱亚光而谋独立位置,”故不愿再与熊克武见面。而熊克武“必欲促其出而任职,劝驾的使者日必数至”,张冲也跑来看望刘伯承。刘伯承为了躲避他们的纠缠,搬了一次家。劝驾的人跟踪而来,刘伯承便装病不见。”
因为这时的战事发展,日益对熊克武不利,而只有刘伯承能够帮助他摆脱困境。但是,熊克武始终执迷不悟,既不重用刘伯承其人,也不接受他的谋略。于是,刘伯承决心去犍为五通桥,借此休息。
他走的那天是1月24日,杨闇公送他出南门,至武侯祠略谈少许而别。送别归来,杨阁公记道:
“熊他们都是志大才小,刚愎自用,不能容纳时俊之士。如像伯承这(样)的人,实不可多得的了,他们对他还不能放手地扶持,逐处加以限制。真是目小如豆,乌足与谈天下的大事啊!我看这些幸运儿,用不着许久的时间,连立锥的地方都会没有的。看,看!”
不出所料,刘伯承去五通桥后刚两个星期,2月7日,川军杨森的炮弹就飞入成都,熊克武弃城而去,从此退出四川,果然连立锥之地也没有了。
2月2日,杨闇公还曾记载:熊克武“此次所受损失甚大,实由若辈毫无统筹计划所致。唉!形势虽占胜利,其如他们不计及何呢?”紧接着,他在日记中又一次嘲笑:“这般幸运儿,真是在凭他们的福命吗?哈哈!”
杨闇公料事真是准确。那么他看人呢?刘伯承后来果然成为中共著名的战将,在抗日战争中成为八路军三大主力师师长,在解放战争中成为四大野战军的主将之一,指挥了著名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在新中国他被授予共和国元帅,被誉为一代军神。说刘伯承是军事天才,一点儿不过分。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