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口、太原会战硝烟,中央军,八路军,晋绥军的第一次联合作战。

妙计过生活 2023-11-29 19:09:13

1937年10月,中国军队在山西忻口西北的云中河谷举行了一次历史性的联合行动。中央军、八路军和晋绥军等十几万中国军队放下了成见和恩怨,共同组成了一条长达五十公里的防线,为了共同抵御日军南下的威胁而战。

在同一个月的另一天,晋绥军61军的一支队伍正在忻口的金山铺外急行军。这支队伍已经经历了数月的艰苦战斗,食物和衣物都非常匮乏。然而,当地的老百姓对他们伸出了援手,给予了一些吃的和穿的。医务兵张焕从一个老乡那里接过一床干净的被褥。这支队伍虽然状况不佳,但他们坚持不懈地与日本人作战。

1937年8月,日本驻屯军主力沿平汉路南下,企图占领华北。为了应对日军的威胁,晋绥军主力被调遣阻止日军的西进,但由于装备落后和伤亡惨重,晋绥军第61军坚持了五六天后不得不撤退。山西的局势变得非常危急,日军已经突破了两道防线,直接威胁到了阎锡山的太原大本营。为了保住忻口,蒋介石紧急调集了第四集团军、22集团军、第26路军和第3军等部队驰援山西。晋绥军和中央军在忻口一带集结,准备抵挡日军的进攻。

同样是在1937年10月,八路军115师685团在山西忻口以北的豆村镇召开了一次作战会议。会议由领导人组织并持续到深夜,指战员们默默无语。政治处书记杨永松也参加了会议,对于中央军和晋绥军这些以前的对手突然要求八路军配合作战感到不解。

杨永松的不满主要是针对阎锡山的态度。一个月前,八路军奉命进入山西战场抗日,并在后方对日军进行了多次战斗。然而,阎锡山却迟迟没有给予八路军所需的补给,甚至只给每人发了一个手榴弹和十个大饼子。面对这样的情况,八路军不得不与中央军合作,并接管了晋绥军的十个团。杨永松所在的八路军115师685团奉命支援忻口战场。

1937年10月10日,国民革命军第14军83师驻防在山西忻口的大白水村。村子里贴满了标语,村民们积极响应部队的号召,纷纷加入到修筑防御工事的行列中。

1937年10月13日拂晓,大白水村前面的阵地陷入了寂静。突然,从北方的天空中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这是日军的侦察机。然而,阵地上的士兵依旧保持隐蔽,没有被发现。随后,日军的坦克出现在阵地前方,坦克后面跟着大批步兵。坦克的机枪扫射着阵地,但士兵们都找到了掩护,没有暴露身形。

随着战斗的进行,阵地上的中国士兵发起了反击,重机枪扫射着日军,迫使他们撤退。战斗结束后,阵地前方堆满了日军的尸体。附近的村民们纷纷赶到战壕里,带来了担架、弹药和食物,支援中国军队。

同样在1937年10月16日拂晓,忻口以北的南怀化阵地上,中央军陷入了苦战。阵地易手了13次,但第九军军长郝梦龄下令士兵坚守阵地,他们誓死不退。郝梦龄告诉士兵们,只要他们不死,抗日的责任就没有完成。他自己也决定与士兵们一起坚守,决不退却。这一决定激励了士兵们,他们发起了反击,为了将军报仇,他们决心战斗到底。

然而,战斗仍然十分艰苦。日军的飞机轰炸让中国士兵丧失了许多人员。但正当士兵们感到无助的时候,八路军进行了一次夜袭,摧毁了日军在阳明堡建立的机场。这使得日军无法再轰炸忻口的阵地。

1937年10月22日,张焕所在的晋绥军61军接到了紧急命令,他们被要求南撤。这令张焕感到困惑,因为他不明白为什么在战斗进行得如此顺利时却要撤退。事实上,此时日军已经攻陷了娘子关和寿阳,太原也面临被占领的危险。如果中国军队不撤退,就会被日军夹击。原本计划在忻口进行一场歼灭战的希望破灭了,中国军队只能后撤。

1937年11月7日,八路军在沦陷区建立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军区宣告成立。八路军开始在日军占领区展开游击战。张焕所在的晋绥军61军在吕梁山区也开始学习八路军的游击战术。而王用中所在的李默庵第14军在中条山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这次联合行动的胜利为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面临着武器装备的不足和伤亡的惨重,中国军队在忻口一带坚守阵地,顽强抵抗日军的进攻。他们用血肉之躯捍卫了国家的尊严,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 阅读:29

妙计过生活

简介:了解职场风云 关心退休后的养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