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就是脾阳不足,一个经典中成药,可补脾阳,通耳窍,复聪止鸣

程程在吃饭 2024-11-02 09:36:53

耳朵和脾,离那么远,真能扯!

中医来讲,耳朵也好,眼睛也好,鼻子也好,就像汽车一样,是人体部件之一,必然就离不开气血的濡养。而脾作为气血生化之源,这不就联系上了?

老规矩,还是给大家讲一个医案

去年接诊一位患者赵先生,54岁,什么情况呢?

大概是1年前,就开始耳鸣,一年来,耳鸣由轻到重,听力由好到坏,情况越来越不乐观,来诊之时,左耳几乎听不到什么声音了。我一看他面色苍白,整个人疲惫乏力,精神不振。

我问他,有没有什么基础病或者最近睡眠障碍?他说,自己是严重消化不好,已经七八年了有慢性腹泻了。多年来,病情时好时坏,勉强维持。

我给他看了舌脉,舌淡白,苔薄白,脉虚细无力。

我跟他说,你的问题就出在这里——脾虚啊。

为什么

脾主运化,你看他,七八年的腹泻,脾虚是必然的!腹泻,在中医看来,基本病机就是脾虚湿盛。而且气虚长期发展,势必带来阳虚。所以,他还说他有明显的阳虚表现——大便稀溏、完全不成形,次数多、四肢不温、头晕冷痛等。再加上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细无力无疑是脾虚阳虚之象。

讲到这里,(肾开窍于耳,而且他怕冷、手脚不温嘛),很多人认为他上面的症状及耳鸣伴随听力下降极像肾阳之象。但是,肾虚还真不是他的主症。所以,这个时候乱补肾反而情况越补越差,因为脾胃不好,大补肾之物对于脾胃是更大的损伤。

中医讲,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九窍不通。头部冷痛,就是头面失养的外在表现。耳朵作为头面上的器官之一,当然也得不到充分的气血滋养、阳气温煦。所以,他就出现了耳鸣,而且日益严重。

那这时候怎么办?温补脾阳,化生气血,开窍聪耳。

党参、炙黄芪、蔓荆子、炒葛根、石菖蒲、干姜、炒白术、炒白芍、炒枣仁、赤石脂、炙升麻、炙甘草 7剂 日一剂,水煎服。

结果如何呢?其实刚开始,赵先生没抱什么希望。毕竟,他知道自己耳鸣1年多,听力也严重损伤,也治疗过不少次了。但是,当他服用到第七剂的时候,耳鸣声音反而异常加重,声音之大非往日可比。

复诊之时,我问他,吃了药你耳鸣还加重,不担心?他说耳鸣1年多了,耳鸣变化不大,吃药反而耳朵有反应了,应该是好事,至少自己觉得大便基本成型,四肢开始温热,头也不咋晕乎是好现象。

我说,对,是好事!说明你身体体质改善了,气血上来了,耳压增大,短暂时耳鸣加重的排病反应。

于是,我给他原方不变,继续服用7剂。再复诊之时,赵先生激动不已,反馈耳鸣之声渐消,而且能够听到声音,听力和常人相比几乎无异。继续巩固15剂,门诊随访三个月,耳鸣再无反复。

最后,我再来说说这个方子。

其实这个方子就是经典的益气聪明汤的加减运用。

党参、黄芪、炒白术健脾益气,脾虚之药。干姜温补脾阳,解决阳虚的问题。赤石脂止泻。枣仁和炒白芍养血。如此一来,气血得补,脾阳得充,问题是不是解决了一大半。

但是,患者的病位,毕竟在上头,在耳朵。所以我们还需把补养的东西,升到耳窍才行。所以用到葛根、蔓荆子、升麻。其中葛根可以升清阳之气到头面。升麻,提升中气。蔓荆子清利头目。这三味药的药性,都往上走,所以就引领气血、阳气温阳头面。

最后,用石菖蒲来开窍。他的问题是不是都解决了。

其实象这类耳鸣,临床上往往会向肾阳虚方向错误的辩证治疗,导致病情长期不能好转,反而加重脾虚痰湿的问题而加重耳病的病情。耳鸣其实真不可怕,最主要还是辨证好体质,对症治疗,很多朋友也是能够得到很好康复。

好了,今天关于耳鸣的问题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你也有耳鸣脑鸣失眠等问题,欢迎留言!关注我了解更多耳病中医健康知识。

8 阅读:595

程程在吃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