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安天命:为何古代的谋士自己总是不能成为一把手

徙竹散人 2024-09-25 13:19:28

要做决断和知道怎么回事是两码事。下等人薄情,中等人深情,上等人忘情。

下等人在情这一问题上很像上等人,忘情的表现形式就是薄情。这也是很多低能人士简单认为做个坏人占点便宜就能成功的原因。真正的智者看上去都是憨憨,至少若是被人看出了精明,那就不是精明,甚至是愚蠢。

不在乎和薄情看起来也一样,不在乎就是忘情。薄情者看忘情者的不在乎就是薄情,这就是现今“不好骗的年轻人”嘲笑别人时的内心投射。忘情者看薄情者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薄情寡义——这就是一个薄情人做的事。当一个人的真面目被看穿以后,哪怕是行善也会被一眼看穿是表演,令人更加作呕。

上等人需要知道怎么回事之后立即做决断,比如曹操。而做不了决断的中等人即使知道怎么回事也进行不下去,比如袁绍。

于是决策者需要谋士告诉自己怎么回事,而谋士则需要告诉决策者该如何做。张良就不可能会把老婆孩子踹下车自己跑路,也不可能说出“杀我爹就是杀你爹”这样的话。

这是刘邦在零点零几秒之内就做出的决断,所以高祖同志的状态就是忘情的,只是碰到要决断的事时表现了出来。不是再去学个怎么忘,而是天生是不是如此,这根本就不是学得来的,不是上等人的根器你就忘不了。

状态这东西除非真的到了,否则就是自欺欺人,你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去形容,到了就是到了。

水边长大的浪里白条,没有游泳理论,但人家就是会,不下水的,对着几万字的游泳论文也是白搭。就是说浪里白条是做决断的,他就能就敢跳下去。游泳理论懂得多的,不敢下水,就最多只能当谋士。在这里,肯定懂得越多就越好。

为何?

因为做理论研究者肯定收集了不少人的经验教训,一个人哪怕体验的再多也不可能从头到尾摸遍每个人的经验,这时候谋士就可以捡理论中的精华出来跟一把说。

一把手有经验,一听,哎呀,是这么回事,他就可以查缺补漏积极调整了。

让张良自己决断的话,看他最后是怎么被吕后一步步逼死的吧,吕释之都能拿捏他。懂得虽然多,但瞻前顾后,前后拿捏,退不干净,无法决段,刘邦还没去世的时候就已经在立储风波中讨厌他了。

人家陈平根本就在立储风波里脱身了,从头到尾就没出现。

故而,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所谓“自知者明”,这不是夸耀,而是保护自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