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已经有了共识,即去医院看病首先要带着医保卡,那么意义是什么呢?相信共同的答案就是为了减少医疗费用的花销,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我们相信医保卡是具有医疗保障功能的,这一点在我们农村也是如此,无论男女老少,就医时要拿医保卡。
然而,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不少“断缴”农村新农合医保的声音,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何为“断缴”?这就要说起目前正在收费的新农合医保。
农村新农合医保即是目前官方称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一种基础性医疗保险,每年缴费日期为10月份到12月份,有些地区为了提高缴费比例,延长了缴费窗口,因而现在正是缴纳新农合医保的窗口期,以便让更多的村民缴费参加保险,但是从不少村民口中听到的却并不乐观,缴费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
从以往来看,面对越来越多的断缴村民,各地村干部又会上演“催缴”戏码,挨家挨户上门收费,电话一遍两遍催缴,甚至有些地方联合学校进行催缴,但即便这些方法用尽,却依然没有阻挡住不断扩大的“断缴”人群,这一点从去年再次增加了2000多万的群体就能看出一二。
那么,为何有越来越多的村民不想缴纳新农合,不想再享受医疗保障服务呢?
村民为何不主动缴费?一、在众说纷纭的主流观点中,大家一致提到并认可的就是价格上涨过快且过高,从新农合每年缴费的价格上看,这一点无可辩驳,从起初的每人每年仅有10元、20元,到每年增加30元、50元,到现在最低缴费都要超过400元,数十倍的增幅确实过大。
农民也会算经济账,医保价格不断增长背后农民收入并没有呈现大幅乃至40多倍的增长,同时因为各种生活生产增长导致各个家庭经济压力过大,焦虑感无时不在,且农村生活像城市化过渡乃至趋同,导致城市成本高农村也不便宜。
二、而在潜意识里的原因也被不少人提及,即医疗保障到底是保障什么的问题?降低了医疗成本吗?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反面的,医疗贵且看病难得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有村民举例,同样的病症不报销和报销之间差异不明显,十年前的费用甚至比现在便宜。
因而有村民提出,医疗保险最终保障的是医院的利益以及医生群体的收入待遇,医保账户的钱,老百姓看病的钱最终导致了医疗成为了一项支柱产业而不是社会福利保障。
总的来说就是农村居民收入不高,尤其今年粮食价格大幅下滑且受灾不断,一亩地不要说赚几百块几千块,就是不赔钱已经是老天发了善心;再有就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问题,有没有真正减轻居民家庭医疗负担,有没有在医疗上提高居民人均寿命?
新农合的三个变化针对今年的新农合缴费,我们总结出了三个变化
第一、官方出手抑制“断缴”
今年医保局就断缴问题想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包括针对连续几年缴费的人群予以奖励,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每年可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至少1000元。对于断缴的则是处罚,比如断缴一年就要延长等待期,断缴一年就要延长一个月,在等待期内不能享受医保待遇等等。
第二、城镇医保可以实现共济
为了鼓励农村居民的参保医院,国家对于家庭成员中的城镇医保开通共济功能,意味着家庭中有城镇职工的可以利用其医保账户中的费用给家人缴费,从而减轻缴费压力,改变了城镇医保账户只能本人使用的规定。
最后,虽然目前新农合还有不少的缺陷,但我们相信医疗改革在不断进步,这从各地严打的医疗腐败就能窥一斑见全豹。那么,2024年你家的新农合交了吗,有没有村干部催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