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道品、八正道就是趣向于涅槃之道,就是苦灭道圣谛的“道”,修行人必须行于此道,才能到达涅槃的境界。三十七菩提分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四神足又叫四如意足,有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心如意足,思惟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又叫勤如意足,心如意足又叫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又叫观如意足。
这四者为何称为如意足?有了在四念处的如实修习、观行的智慧,又在四正勤中精勤修持的缘故,定力、慧力皆得增长,而且心得决定,使得定慧均等,所愿皆能成办,所以就称为如意足。也就是说这个四如意足,是因为我们在前面的四念处当中,如实的去修习观行产生的智慧,去对治前面所说的四种颠倒;进而又在四正勤当中精进的修持,“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除,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的四正勤;在四念处、四正勤当中,精进修持的缘故,定力跟慧力都同时增长,更重要的是心得决定,因心得决定性,使得定慧都能够均等,这里的定力不是指禅定的定,而是指心得决定的定,因为定慧均等的缘故,所愿皆能够满足,如意成办,所以就叫作如意足。四如意足是因为欲如意足,欲(希求)力的缘故,引发了定起,称之为欲神足,所以欲如意足又称为欲神足。加上勤(精进)力的缘故,引发了定起,定起以后,就称为勤如意足。接着念(心)力的缘故,念(心)力的增长,引发了定起,定起以后,就称为念如意足。再者观(思惟)力的缘故,这个思惟力的增长,引发定起,这样称为观如意足。也就是四如意足是因为欲、勤、念、观这四种力,引发了定起,定起以后,就引发了欲如意足,勤如意足,念如意足,观如意足。
如意足为什么又称为神足?神指的是神通和妙用难测,所以称神足。但是这个神足,不是我们一般说的五神通的那种神通,而是说我们如身依足而立。也就是说,要引发欲神足或勤神足等这四种神足,就像我们的身体必须是依脚而立,必须经过欲、勤、念、观这四种力的修行,这四种力就是我们所依止完成如意足的地方,必须透过欲、勤、念、观,这样引发殊胜的定力。
这个殊胜的定力,就是我们对于智慧,对于慧心所,对于解脱道的智慧,对于佛菩提道的智慧,引发殊胜的决定性的定力,这才是真正的殊胜的定力。所以,这个定力指的并不是禅定的定力,这个殊胜的定力,是因慧所发起的,是因欲、勤、念、观所引发而起的定力,满足了欲如意足,勤如意足,念如意足,观如意足。也就是说,这样殊胜的定力能够引发神通,所以称为神足。
四如意足,在大乘佛菩提道有更精妙,深广的说明。依着二乘解脱道的部分来说,因为有欲、勤、念、观这四种如意足,这四种力来引发定起,所以就称为四神足。
映日荷花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