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光指挥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时发怒:谁放记者上来就把谁扔水里

丹宝说文史 2024-04-08 12:16:02

范晓光站在唐家山堰塞湖边,脸上的愤怒无法掩饰。他指挥着抢险人员,紧张地注视着堤坝的情况。突然,发现现场有媒体干扰。

"谁放记者上来就把谁扔水里!" 范晓光的声音激昂而震撼,仿佛雷霆在湖面上轰响。他的话语充满了愤怒与无奈,因为眼下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要紧急,任何干扰都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20008年5月12日,范晓光将军站在唐家山堰塞湖附近,他的目光紧盯着堰塞湖的水位,一丝不苟地监测着。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但他知道危机还未解除。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要防止唐家山堰塞湖的溃坝,否则将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灾难。

他知道,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场自然灾害,更是一场对抗时间的赛跑,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较量。

“我们必须要让这座大坝撑过去!”范晓光坚定地说道,他的声音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他带领着他的团队,不停地与堰塞湖作斗争。他们修筑临时的防护墙,疏通排水渠,全力以赴地保卫着这座关键的水坝。

时间在不断流逝,但范晓光将军和他的团队并没有放松警惕。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依然坚守着岗位。

王平,范晓光的父亲,开国上将,是一位身怀抱负的军事领袖,他的一生都投身于革命事业。而范晓光的母亲,范景新,则是一位与他共同经历抗战岁月的伴侣,她在战火纷飞的时代里,守护着家庭的温暖。

在这样的家庭里,范晓光出生了。他从小便被浸染在革命的氛围中,父亲的英勇事迹,母亲的坚强品质,都在他的成长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范晓光出生的时候,他的姓并非取自父亲,而是母亲的姓氏。这并非偶然,而是王平将军的一个决定。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安全是最为珍贵的,尤其是对于一位军事领袖来说。因此,他选择让儿子跟随母姓,以保障他的安全。

然而,范晓光后来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却说:“名字是妈妈起的,但是姓是我自己改的。”这句简单的话语,却透露出他对家族和父亲的尊重与情感。或许是年幼时对母亲的依恋,或许是对父亲的敬仰,范晓光郑重其事地向母亲提出,希望将自己的姓氏改为母亲的姓氏。

范晓光成长过程中,家庭的影响深远。父亲的威严与慈爱,母亲的坚韧与温柔,都在他塑造了坚韧不拔的性格。革命的火焰燃烧在他心中,成为了他成为一名出色军事领袖的力量源泉。

范晓光一直以来都将父亲王平视作英雄,一个曾经经历过长征岁月,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勇士。然而,与父亲的亲密接触中,他渐渐地意识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在范晓光的记忆里,父亲总是那样坚毅,那样沉稳,仿佛战场上的不屈铁骑,但当父亲开始讲述长征时期的故事,范晓光却发现了父亲眼中隐藏的悲伤。

“父亲,您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啊!”范晓光曾如是对王平说道。

然而,王平却始终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心存疑虑:“我哪里是什么英雄?我只是一个战场上的幸存者而已。”

这番话让范晓光心生疑惑,他不理解为什么父亲会如此自谦。直到有一天,父亲细细诉说起长征时期的艰辛和牺牲,范晓光才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长征,不只是壮丽的胜利,更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在那段历史的长河中,有太多的鲜血和泪水,有太多的无名英雄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生命。

父亲的话让范晓光深刻领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不是战场上的胜利者,而是那些默默无闻,为了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的人们。他们的牺牲和付出,才是真正值得敬仰的。

范晓光,小时候就在家乡的小巷里听着父亲的军旅故事长大。他听父亲讲述着参加解放战争的往事,眼睛里闪烁着憧憬和坚定。每当父亲穿上那件整洁的军装,挎上背包,范晓光总是默默地跟在后面,眼睛里透露出对父亲的崇敬。

自从懂事起,范晓光就有一个愿望: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军人。他渴望长大,渴望能像父亲一样,肩负起保卫家园的责任,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大地上一座座城市陆续解放,人们欢呼雀跃,但范晓光的心却沉浸在矛盾之中。他知道解放意味着和平,但他又焦急地想知道,自己将来在哪里战斗,为什么要等到长大才能为国家做贡献。

然而,范晓光的父亲总是笑着安慰他:“孩子,你还小,时间会让你明白一切。现在,好好读书,锻炼身体,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

范晓光听从了父亲的话,努力学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他知道,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1964年,范晓光踏进南京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的校门,心中梦想更加清晰。他知道这是通往成为一名优秀军人的道路上的一步,一步更近了自己的目标。

在学校的日子里,范晓光被安排到连队锻炼。生活虽然艰苦,但他坚持了下来。当时,全军都在进行大比武活动,范晓光凭借出色的表现一度获得了“神炮手”的荣誉称号。连队的党支部也开始注意到了他,甚至考虑推荐他加入党组织。

党支部要求范晓光写一份入党申请书,这本是件简单的事,但对于范晓光来说却是个难题。他从未考虑过成为党员,只是想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优秀军人。范晓光只好写信向父亲请教。

父亲的回信让范晓光豁然开朗。父亲没有责备他,而是耐心地指导他。他告诉范晓光,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需要深入学习党章和党的历史,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番话让范晓光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并开始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1973年,范晓光回到了母校,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这个决定并非他最初的志向,但在周总理的关怀下,他接受了这一安排。

范晓光曾是一名军人,但在上个十年里,政策调整使得他不得不离开部队,脱下军装,转入地方院校任教。虽然他的心中依然怀抱着对部队的热爱和憧憬,但他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全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然而,军人的血液流淌着对祖国和军队的深深眷恋。在整整五年的时间里,他在学校任教,教导学生,但内心却一直渴望能够重新回到部队,为国家的军事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直到1978年,范晓光才重新回到部队,他主持了多个重要的科研课题,为我军装备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3年,范晓光获得了中央军委的任命,成为成都军区副司令员。两年后,他晋升为中将军衔。

“能够来到父亲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工作,对我来说意义非凡。”范晓光深情地说道。

他的父亲曾用他那沉稳而深沉的声音,讲述过那段长征时期的往事。

在范晓光眼中,他父亲是一个英雄,是一位无畏的战士。父亲曾带领着一支部队,穿越了七天的长途跋涉,最终抵达了班佑。那时的王平政委还年轻,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却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心。

当彭德怀的命令传达到王平耳中时,他并没有犹豫,而是立刻率领部队向着河岸进发。即便大家都已经疲惫不堪,即便长途跋涉已经消耗了他们所有的力量,王平却毫不动摇地向前,因为他知道,还有同伴在等待着他们的援助。

当他们接近河岸时,王平透过望远镜看到了对岸那些坐在那里的人群,他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率先涉水前去,但他所见到的却是一片静寂和悲伤。七八百名战士,他们早已因伤病和饥饿而离世。

在茫茫河水中,王平找到了唯一还有气息的战士,但他也在短暂的时刻后黯然离世。王平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他脱下军帽,向着已经离世的战士们默哀,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

多年过去了,但那段经历在王平心中永远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的儿子,范晓光,也无法忘怀这段历史。他怀着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红军的敬意,走过了漫长的寻找之路,最终找到了当年战士们的殉难地。

范晓光深知,在当今物质丰富、经济发展的时代,人们往往容易迷失在物欲之中,精神上的空虚和迷茫时常困扰着他们。

因此,他决心将父辈们的英雄事迹传承下去,让红军的长征精神永远照耀人们的心灵。他决定建立纪念碑,让后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以此激励人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2009年,范晓光将军来到阿坝州,这次并非出于战略部署或战术考量,而是一次与历史和感情的相会。

侍俊的话语如同从历史的深处传来,承载着藏、羌、回、汉各族人民的情感和对红军的深切回忆。范晓光心中颇为感动,对阿坝人民的真诚感恩之情难以言表。

侍俊的话唤起了范晓光心中的记忆,那些曾经发生在阿坝大地上的历史场景,似乎一一在他脑海中重现。长征路上,红军与当地人民的深厚情谊,以及汶川大地震时解放军与民众众志成城的场景,都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底。

然而,当有人再次问起汶川地震时的往事,范晓光将军却选择了沉默。或许是岁月的流逝,或许是那段时光太过惨痛,他选择将这段记忆深埋心底,不愿再触及。

汶川地震是范晓光生命中一个无法磨灭的记忆。当灾难降临时,他放下一切,心怀家人却无暇顾及,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他的决心和魄力,唤醒了整个四川,号召全省民兵总动员,为灾区的抗震救灾贡献了力量。

在灾难面前,范晓光将军展现出了作为一名军人的担当与勇气。他的一生充满了奋斗与坚持,而在汶川地震中,他再次用行动诠释了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然而,这一切的背后,最大的支撑来自于他的家人。他们默默支持,让他有了无穷的力量去面对任何挑战,无论是战场上的敌情还是灾难中的挑战。

5月9日,范晓光将军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他需要前往唐家山堰塞湖的放水现场,这是一场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范晓光知道,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堰塞湖的溃坝可能会导致更大规模的灾难。

他立即组织了一支由工程专家、军队工兵和救援人员组成的队伍。没有丝毫犹豫,范晓光和他的团队迅速出发,前往堰塞湖。

当他们到达现场时,情况比预期的还要糟糕。水位已经升得异常迅速,堰塞湖的坝面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范晓光立即下令展开紧急救援行动。

没有丝毫犹豫,范晓光将军立即调动了两架直升机,准备展开救援行动。他心中焦急,每一分钟都可能是生命的赌注,岂能等待?

直升机在空中盘旋,等待着下方的急降场上的军用飞机腾空。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下方的飞机却像一座沉默的巨石,毫无动静。范晓光将军的眉头渐渐紧皱,他的心中燃起了怒火。

终于,他下定决心亲自前往了急降场,只为了弄清楚这突如其来的停滞。走近后,他震惊地发现,原来下面的飞机并非因为技术故障或天气原因而停滞不前,而是为了配合媒体拍摄,演绎一场华丽的戏码。

这一发现让范晓光将军无法容忍。他的心中燃起了一股愤怒之火,怒不可遏。在灾难面前,每一分钟都可能是生命的宝贵时刻,却有人却在这里玩弄形式,置生命于不顾。

他毫不犹豫地上前,对着正在拍摄的摄像大声呵斥,并亲自出手,一脚将摄像推开。他的声音如同雷霆般咆哮:“赶紧给我挪地方,否则我处分你!”

唐家山堰塞湖,这个名字,对于经历过那场地震的人来说,是一根沉重的心结。

那是一年地震后,四川大地还在余震中颤抖的日子。唐家山堰塞湖,如同一只被封闭的巨兽,等待着机会撕裂那脆弱的堤坝,吞噬一切。

唐家山堰塞湖,威胁着无数人的安全,而拯救的使者们,却在黑暗中摸索着解决之道。郭永祥、葛振峰、范晓光,他们是勇敢的战士,肩负着挽救生命的使命。

挖掘机在道路断裂的深渊中挣扎前行,他们无畏地冲向唐家山的怀抱。空投人员与机械,无时无刻不在向着目标进发,即便是生死一线,也无法阻挡他们前行的步伐。

而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范晓光将军的心情更是焦躁不安。记者们如同蚂蚁般涌上山头,直升机在空中不停地盘旋。他们的到来,如同火上浇油,范晓光怒火中烧,毫不留情地下令将他们驱逐。

“谁要再放一个记者上山,就把谁扔进水里去。”他的声音在山间回荡,警示着所有人,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范晓光的态度坚决而冷漠,但他的内心却焦虑不已。直到那一天,唐家山堰塞湖终于泄洪,他的心才稍稍平静下来。

2009年初,范晓光将军从成都军区的岗位上退休了,他觉得时机成熟,该回到他的根。尽管他已经离开了军队的一线,但他的心却一直留在了祖国的土地上,特别是那片被岁月打磨过的家乡。

范晓光将军回到阳新县,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家。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让他感到由衷的高兴,但他也看到了家乡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就是教育方面的困难。东源中学,他曾经的母校,如今也面临着学生宿舍不足的困境。

这时,范晓光将军想起了他的父亲王平将军。王平将军是一位家乡的好汉子,他临终前还挂念着东源中学,想为学校捐款盖一栋学生宿舍。范晓光将军决定继承王平将军的遗志,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他找到了自己的儿子范志强,告诉他关于王平将军的故事,以及他自己对家乡的情怀。范志强听后,深受感动,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捐款。于是,父子俩一同动身,前往东源中学,将捐款交到了学校的手中。

几个月后,一座崭新的学生宿舍在东源中学的校园里拔地而起。范晓光将军站在宿舍楼前,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许。这座宿舍楼不仅是一栋普普通通的建筑,更是一种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一种对先辈的纪念,以及对未来的信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阅读:587
评论列表

丹宝说文史

简介:历史是一幅画,时间是画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