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映的电影《抓娃娃》大家都看了吗?
因为看到它的定位是合家欢大电影,前两天,我便带着儿子踏入了电影院的大门。
可没想到,电影还没开始,我们就撞见了一对母女争吵的画面。
这两人看的是前一场,散场后,妈妈一边往外面走,一边随后问女儿:“怎么样,今天看完这电影你都学到些什么了?”
女儿却一副兴致不高的样子,只说:
“什么也没学到,只觉得继业哥哥(电影男主角)好可怜哦。”
妈妈愣了,反问道:
“哪可怜了?全世界都围着他转,他爹妈难道不是比他更不容易吗?”
女儿却大声反驳道:
“可我最讨厌的就是这部电影里的爹妈,你们做家长的怎么都那么自以为是,总想方设法欺骗孩子、控制孩子!”
妈妈看女儿急了,语气也变得不好:
“那还不是为了他好!可怜天下父母心,你们当孩子的啊,永远也不懂……”
母女俩渐渐走远,但看得出两个人的争执还还在继续。
好好一出家庭喜剧,却成了亲子关系破裂的导火索,这真是令我怎么也没能想到。
带着些许疑惑,我牵着儿子的手走进了放映厅。
直到看完后才明白,原来这部电影从父母的角度看跟从孩子的角度看,几乎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故事。
所以,我劝大家如果没有以下三种觉悟的话,千万别轻易带孩子一起看《抓娃娃》。
爱不是让孩子常觉亏欠
而是有配得感
这部电影讲述了白手起家的大富豪马成钢,生了两个儿子。
然而,大儿子因为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长大后变得不学无术,根本无法继承家业。
眼看着“大号”已经废了,马成钢把目光投向了年幼的小儿子马继业。
他决定趁孩子还小不记事,好好穷养马继业,让他吃自己小时候吃过的苦,培养他百折不挠的韧性。
于是,马成钢便开始和老婆扮穷人。
他们带着马继业住到父亲小时候住的破房子里,把每个月的开销设为1000多元,家庭用水主要靠水龙头滴水,还雇了一位教育专家扮演瘫痪在床的奶奶……
生活中,一家人也一直对马继业进行苦难式教育。
张口闭口就是“砸锅卖铁我们也要供你上学”、“为了你,受再多委屈我也认了”、“孩的生日,娘的苦日”……
父亲出远门套好了驴车,奶奶掏出煮好的鸡蛋让父亲带着路上吃,父亲却说:“留给孩子吃吧,我不爱吃。”
马继业每天给奶奶煎中药,只要一天没有按时买药,奶奶就假装吐血,让继业以为是自己的错。
为了凸显自己的不容易,父亲刻意把鞋底儿撕了又撕……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继业,再也不敢有自己的需求,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答家人的恩情。
哪怕后来,一切真相大白,知道了自己是有钱人家的孩子,继业一看到地上的空瓶子还是会忍不住想要去捡。
美国治疗师萨提亚曾说:
“自我牺牲里没有滋养,有的是期待、压力和负担。
若我没有复合你的期望,我从你那里拿来的,便不再是营养,而是毒药,它制造了内疚、怨恨,甚至仇恨。”
苦难式教育,对孩子而言其实是一种折磨。
最终,只会让孩子稚嫩的心灵被愧疚感和无力感蚕食殆尽。
还记得之前的一则新闻吗?
因为从小被灌输家里穷,赚钱不容易,13岁的男孩患上了重度抑郁。
可即便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到必须就医的程度,孩子的妈妈依旧在一旁喋喋不休:“我们挣的钱都给你花了,你有啥想不开的,你还抑郁了……”
事实上,带着亏欠的爱,就像是父母对孩子的霸凌。
当牺牲变成了一种控制孩子的手段,当付出成了孩子一辈子还不清的债,留给孩子的就只剩下崩溃和窒息。
教育不是如我所愿
而是如你所是
为了确保马继业能够按照父亲规划好的道路成长,他的生活被严密控制:
继业住的房子周边,有24小时安保监控,确保能从各个角度看到他的一举一动;
每天看似是跑步上下学,但其实身边一直有保安伪装跟随;
就连继业的日记,也要被陈列在展示板上,像分析犯罪日记似的钉起来,被专家逐字解读分析……
不仅如此,因为父亲从小有个考名校的梦想未能实现,继业就被要求一定要上清北。
在学校里,继业爱上了长跑,也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但父亲为了阻止儿子上体校,就偷偷在继业的脚上涂麻醉药,让继业误以为自己的腿出了问题,再也没法跑步,只能好好念书。
而随着继业年龄的增长,父亲的控制欲也与日俱增。
只因为怀疑儿子有早恋倾向,就安排跟儿子关系好的女同学转学;
被儿子发现“奶奶”在操场打篮球,就直接给奶奶发“死亡剧本”,假装奶奶离世,甚至在继业真情实感地嚎啕大哭时,被匆忙拉过来的主持人还在声情并茂地朗诵着:
“你奶奶的灵魂在清北大学工商管理系的上空等着你。”
他的人生就像是被绑定在了一条单向道上,稍有差错便要被强行“纠偏”。
而为了摆脱父母的监控和控制,最终,继业选择用高考交白卷的方式反抗这一切。
父亲则流着泪,重复着同一句话:我们都是为你好。
但是,以爱之名控制孩子的人生,将未完成的梦想与孩子捆绑,真的只是为了孩子好吗?孩子又真的需要这种好吗?
这不禁让我想到泰国动画短片《继承者》:
孩子出生后,父母就为他规划好了将来的人生。
为此,玩具是不能玩的,兴趣是不能有的,梦想是无足轻重的。
久而久之,孩子的手脚都长出了长长的线。
他只能被迫踏上一级级台阶,可每一步都不是他自己想走的。
孩子就这样从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个没有独立人格和自我意志的玩偶,脸上和心里都只剩麻木。
就像弗洛姆所说:“教育的对立面是控制。”
把控制欲当成爱和教育,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
要知道,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活成提线木偶,任由他人操控自己的一举一动。
一个孩子真正的使命,是去体验,去经历,去感受,如此,才能活出热气腾腾又明媚辽阔的人生。
成功不是清华北大
而是心怀热爱
好在作为一出喜剧,电影的结局还是让人欣慰的。
大儿子找到了真心喜欢的事情登山,不再每天无所事事,证明自己也可以有所作为;而小儿子继业则参加了第二年的高考,如愿去了自己曾经向往的体校。
这世上,不是只有清华北大这一种成功。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有的是玫瑰,有的是茉莉。
用种植茉莉的方法去浇灌玫瑰,最终的结局只会是枯萎,倒不如允许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芬芳。
还记得之前备受争议的考古女孩钟芳蓉吗?
四年前,作为湖南省高考成绩第四名的她,本可以任意挑选那些当下的热门专业。
但她却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坚定地选择了冷门的北大考古。
因此,遭受了不少人的嘲笑、讥讽。
面对这些纷扰,钟芳蓉只说:
“我从小就喜欢,报专业只用了几分钟,但我会为此坚持很久。”
而她的妈妈,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还是选择尊重女儿:
“我们没什么文化,孩子喜欢什么我们就支持什么。
我最大的心愿,是她以后再也不会像我这样,让她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一家人能开开心心在一起。”
而如今,钟芳蓉顺利毕业,并作为毕业生代表,上台发表演讲。
不仅如此,她还以面试92.4分的好成绩,被甘肃省文物局直属事业单位——敦煌研究院石窟考古岗位成功录取。
而这一岗位,全国也只招聘一人而已。
在清华教过十年书,又到北大任教的渠敬东教授,曾阅“天之骄子”无数。
但这些学霸,留给渠敬东教授的印象却是:
有着疲惫的身体、残破的心灵,以及无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孤僻……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在他看来正是因为“每时每刻的竞争和焦虑不安的心理正在扼杀教育。”
在孩子的世界里,从来都不应当只有成绩、证书和五花八门的技能。
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和能自得其乐琢磨一整天的兴趣爱好,有时候其实比前者更加重要。
毕竟,热爱,才是一个生命最好的燃料。
看完电影后,我去搜了不少影评,发现有这样一个关于影片片名的解读:
“玩抓娃娃的时候,大家经常是用尽心思、紧紧抓住不想松手,最后扑了个空。
于是我们找各种攻略,破解出抓娃娃的秘诀,想套用一个标准流程,完美抓到自己最想要的那个娃娃。
但人和娃娃不一样,人本不应该被锁在娃娃机里。”
深以为然。
养育孩子不是抓娃娃,没有一个能够通用的教程和保证成功的攻略。
父母的角色,也从来不是一个操纵手柄的掌控者,而是站在孩子背后的守望者。
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及时的回应和得体的退出,孩子们才能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
点个赞吧,与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