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孟加拉国修了座桥,结果修的太好了,对方四处显摆疯狂炫耀

古之木的草记 2024-06-15 03:00:27

一座桥影响一个国

这座桥正是孟加拉国人民盼望了千百年的帕德玛大桥。

中国不仅帮他们修好了,还顺手将旁边的河道驯服,解决了它们的水患问题。

如今大桥通车让他们全国GDP,每年上涨1.5%。

全国GDP增长仅需一座桥,这功绩让孟加拉国直接将它印到钞票上,更是激动到四处炫耀。

我国也从中受益匪浅。

那么这座大桥究竟是怎样建成的呢?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它又发挥了什么作用?

曾经的孟加拉国水域丰富,整个国土被河流分成好几块。

而帕德玛河就是其中之一。

想要过河就需要耗费几个小时,当雨季到来的时候更是能长达七八个小时。

甚至过个河还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严重影响了两岸人民的经济发展。

孟加拉国也想过修建大桥,但是按照他们的修建水平却根本就“无从下手”,或者说“短期内”无法完成。

没办法的孟加拉国只好“场外求助”。

15.49亿美元一摆,希望有国家能帮助自己修建一座大桥。

孟加拉国的求助自然也吸引了很多国家的关注,但是当他们实地考察之后却发现“不可能修建成功”。

首先就是河道太松软,全是软泥,根本就没办法打地基。

就如同一滩烂泥上根本就没办法支撑一块小木板。

其次就是河床上的泥沙堆积太严重,而且还会越堆越多。

但是包含中国在内,还是有40多个国家企业对自己的建筑很自信,想要承接这一项目。

2014年,中铁一举中标帕德玛公铁两用大桥,孟加拉国也果断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

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修建过程。

在修建的过程中,中国也遭受了许多质疑。

但是这些质疑在最后全都变成了巴掌声还回去。

中国基建狂魔的名声可不是虚的。

为了完成这个大工程,中铁集团直接派出了最优秀的设计团队以及施工团队。

河床太松软没有承载能力?

那就使用斜桩,六根斜桩围成一个圆,可以牢牢地站立在水中。

不仅如此,6根斜桩上面还得再加一根直桩,这样就能拥有坚实的地基。

为了将钢管插进河床,施工团队还使用全世界最先进的液压打桩机,夜以继日的捶打。

足足捶打260万次才罢休,就连施工团队的人员都说,每天晚上听不到打桩声都睡不着。

因为桥梁总捶打次数太多,这一项壮举还直接打破了世界纪录。

至于帕德玛河泥沙堆积严重,让大船无法行驶。

甚至在雨季的的时候,水还会上涨严重,搞得路基旁边全是水,高的地方能够达到两米。

我们也直接帮着解决,将这些泥沙全部清理出来。

不仅方便我们的大型吊船停泊修建桥梁,也解决了他们的水患。

当然了,这些建造过程说起来简单,建造起来还是十分困难的。

最终历经重重困难,2022年6月,帕德玛大桥的建造圆满收工。

原本需要8小时的过河时间被缩短到8分钟。

当水流湍急的时候人们也多了一种通行方式,不用再冒着生命危险过河。

为什么说过河危险呢?

这是因为在大桥修建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就遇到过当地人民翻船的事情。

好在施工队离的不远,即使赶过去救援。

但是因为人太多我们也分成好几种救援方式。

有体力的让他们游到我们船上。

救生衣扔给没体力游的。

船上的人也急忙下去先救不到十岁的小孩子。

但是当我们的工作人员帮他们将翻船扶正的时候,发现船下面还扣着两人。

要不是我们的船只在附近,他们可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这只是我们遇到的。

在我们遇不到的时候,尤其是雨季水流急的时候,可以想象到他们过河有多么艰难。

所以当大桥被修好后。

当地的人们欢呼着庆祝,甚至有的人还激动的跪在地上亲吻这座大桥。

孟加拉国的人们也将这里当作他们最值得炫耀的地方。

不丹国王访问的时候,还将他他到桥上看一看,炫耀一下自己国家的“标志性建筑”。

但外国媒体采访的时候,孟加拉国也是先把他们请到桥上拍照。

甚至还将这座大桥印到了自己的钞票上。

钞票上的图画意味着什么,看看其他国家的就能明白。

由此可见这座大桥就是孟加拉国的“大宝贝”。

这座大桥也确实没有辜负孟加拉国人们的期待,直接改变了整个孟加拉国。

单单是通车一年,收到的过桥费就有5.3亿人民币。

让他们西南区域的GDP每年上涨至少3%,实现经济上的大飞跃。

这座桥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好处,名利双收。

不仅打响自己基建狂魔的名头,接到跟更多孟加拉国的基础建设,也收获了友谊。

随着双方贸易的增加,大家经济共同增长。

这座屹立不倒的大桥也成为两国友谊的见证。

我们也祝愿两国携手共进,实现双赢。

本文信息来源:

【1】潜江新闻网 ,2023-10-24,“在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感受交通巨变”

【2】人民网 ,2023-09-19 ,“我们都享受到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见证十年,“一带一路”风华正茂⑤)”

0 阅读:0

古之木的草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