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60万日本战俘被送往苏联,多年后战俘回忆:在那里受尽折磨

老汪说学习 2023-01-03 18:47:19

1945年8月9日,苏联150多万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向盘踞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在苏联红军的猛烈攻击之下,关东军很快挂了白旗。

刚开始苏联政府遵循波茨坦公告精神,决定不将关东军战俘运往苏联,就在中国东三省地区建立战俘营,安置日本战俘。

但短短一周后,斯大林的态度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宣布要将近60万关东军战俘送往苏联接受强制劳动,这一决定在世界引起了一片哗然。

斯大林为何突然改了主意?这五十万被送往苏联的关东军战俘又有怎样的经历呢?

斯大林突然改主意

日本关东军投降之后,怎么处置这些战俘成了一个大问题。

在不久前的波茨坦会议上,英、美、苏就德国投降部队的安置方式做出了一个统一的决定,那就是有序遣返德国公民,后来其他国家的战俘也都纷纷效仿这个方式,被遣返回了自己的国家。

如今世界都在眼睁睁地看着苏联是否会遵守波茨坦会议精神。

很快苏联表示,他们不会将关东军战俘带回苏联。就在几个月前,苏联政府就已经开始做准备了,他们在哈尔滨、长春、吉林、牡丹江等地修建了多个战俘营,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同时苏联还表示,会完全遵守波茨坦公告精神,并专门派军队来负责战俘营的组织和管理问题。

苏联表态之后,大家也就以为日本战俘的未来就这么定下了,没想到短短几天之后,苏联政府就翻脸了。

8月23日,斯大林突然给苏联远东军下达了《关于接受并安置日军战俘参与劳动的9898号决议》,文件规定要将50万日军战俘运往苏联接受强制劳动。

这消息一出,大家又看向了苏联。

斯大林公然出尔反尔,违背波茨坦公告精神,但是大家也没办法说什么,因为苏联政府确实有权处置日军俘虏,至于他为什么会突然这样,那就跟当时的老对手——美国,脱不开关系了。

由于二战比较特殊,这次战争波及全世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哪个国家占领了什么地方,就直接在当地建立自己的制度,方便管辖。

在对日作战中,美苏都虎视眈眈,日本一投降,美苏就展开了争夺地盘的较量。

最初苏联提议由美苏共同管理日本,也就是各派一名官员,两人一起担任未来盟军驻日最高司令官,但是美国不同意,杜鲁门的意思是想让麦克阿瑟一人担任这个职位。

当时苏联对日作战没几天,没有太多的话语权,美国不同意,苏联也就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后来美国又要求单独占领日本,这更让斯大林心中郁闷不已。心生不满的斯大林给杜鲁门写了一封信,要求千岛群岛应该归苏军,同时北海道北半部也应该归苏军。

杜鲁门同意了第一个要求,但拒绝了第二个要求。斯大林恼恨不已,8月22日斯大林给杜鲁门回信表示自己对美国这一决策的失望。

怒火中烧的斯大林想起自己手中还有五十万日军战俘,现在美国执意占领日本,如果这五十万战俘回国,无异于放虎归山,所以第二天斯大林就发了一个密令,让苏联远东军把日军战俘带回来,其意思非常明显:不让我好过,那就都别过了。

日本关东军战俘夹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只能任人宰割,恐怕他们也没想到,自己的命运会如此的飘忽不定。

“饱受摧残”的关东军战俘

由于斯大林突然改变主意,原本要留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战俘,被紧急送往了苏联远东和西伯利亚等地。

但战俘规模实在过于庞大,再加上时间紧迫,当地根本就来不及准备,而这些关东军战俘们到这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盖一个住所。

苏联战俘营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就一个要求,不让战俘跑出去就行。

为此斯大林还专门让人为日军战俘生产了800吨带刺的铁丝网,铁丝网前后两米左右还有两层铁栏杆,铁丝网与铁栏杆之间的空地上有厚厚的沙子。

前两样用来困住战俘,如果真的困不住,那么中间的沙子也会让战俘在逃跑时留下痕迹,这样就算追踪也能有个线索。

由此可见,斯大林对于关东军战俘的确“关照”了不少。

西伯利亚常年低温,有不少来到这里的关东军战俘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这冰天雪地的异国他乡,光是第一年,就有不少关东军战俘被冻死。

就算是活着达到西伯利亚的战俘,基本也是生不如死。他们只有单衣,根本抵御不了西伯利亚恶劣的天气,最痛苦的是他们还需要穿着单衣在天寒地冻之中毫不间断的工作,一旦停下,那就意味着死亡。

虽然苏联政府再三要求要保证战俘的居住条件、御寒条件以及衣食住行,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些条件很难实现。

因为战俘人数太多,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房屋能够容纳他们,以至于有些战俘不得不被安排在寒冷黑暗的防空洞,甚至寒冬腊月,也只能给关东军战俘安排夏季使用的帐篷和棚屋。

苏联政府后来ye 一再要求改善在日本战俘的生活条件,但是要求归要求,能不能办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另外在粮食方面,苏联方面也有一套规矩。

虽然苏联明确规定了要按照战俘的身份地位给予相应的粮食,但是真实情况是战争结束之后,苏联也元气大伤,几千万苏联人民流离失所,粮食产量也下降到了战前的41%,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战俘的伙食自然也就好不到哪儿去了。

为了提高日本战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为了节省粮食,苏联实施了劳动效率决定食物供给制,通俗来讲就是多劳多得。

超额完成工作量的战俘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粮食,这额外的粮食并不是专门拨给他们的,而是从没完成工作的战俘那里克扣下来的,时间久了之后,日本战俘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就会更加卖力的工作,苏联也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不过这些粮食也没什么营养,因为都是蔬菜、黑面包、杂粮粥等素食,为此有不少战俘都患上了营养失调症,再加上寒冷的气候,又有一大批战俘没能扛过去。

为了能够活下去,很多日本战俘会选择去捕杀野生动物或者摘野菜。

据安古连收容所的池田幸一回忆,当年他们为了求生,捕杀过蛇、老鼠、青蛙等,甚至猫狗都吃,那些苏联士兵看日本战俘的眼神都是又难以置信又轻蔑,但是战俘们没有办法,想要活命,就只有硬着头皮吃。

除了这些禽类,外面的野草战俘们也会去摘着吃,甚至还发生过因为误食了毒草导致死亡的事情,而这些情况与并不健全的医疗条件放在一起,导致的后果就是日本战俘的大量死亡。

1946年2月是日本战俘死亡的一个高发期,气温过低、营养不良、医疗条件太差,种种原因让日本战俘对苏联冬季的恐惧越来越深,尤其是看到同伴死后的处理方式,他们更是心生绝望。

有日本战俘回忆,当年他们营房后面的尸体就像柴火一样高高堆起,太多人死亡了,再加上天气原因,这些尸体都被冻在了一起,如果想分开,就要拿铁棍去敲,这个时候尸体的手脚或者头部就有可能会被敲断,他们只能一边流泪一边处理,那种感受这辈子都忘不了。

在西伯利亚的日本战俘一旦死亡,衣服就会被脱光,然后被埋进冻土之中。

但想在西伯利亚埋葬尸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那里的冻土有一米多厚,就是想挖个小坑都十分艰难。

幸存的战俘说,十一月份的时候,每个墓穴还只有一个人,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死者越来越多,挖坑也渐渐来不及了,所以就从最开始的一人一个墓穴,到后来两人、五人、十人共用一个墓穴。

如果一个墓穴放的人太多,那就没有办法将身体全部埋葬,只能漏一部分在外面,运气不好的话,还有可能会被狼吃掉。

在埋葬同伴的时候,无论是德国战俘还是日本战俘,大家都会尽力去挖坑,在这里大家没有什么国界之分,他们也清楚的知道,虽然今天是自己埋葬别人,谁知道明天是不是就该别人来埋葬自己了。

当时每个墓穴旁边也都做了标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大自然的风吹日晒,这些痕迹也都被永远埋在了西伯利亚的土地里,不见了踪迹。

精神改造与“可怕”的女护士

苏联对待战俘也会采取灌输思想的方式来进行管理。

为了让战俘对苏联忠诚,并认识到自己在战争中犯下的过错,苏联会给日本战俘灌输苏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及美帝国主义对日本殖民主义的错误性,同时告诉他们要亲近苏联,促成苏日友好。

当然,也不乏会培养一些间谍,让他们回国之后,依旧为苏联效力。

战俘营会经常给战俘们讲述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以及《共产党宣言》、《斯大林传》、《列宁主义基础》等书籍,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苏联的思想,改造他们的观念。

除了书籍以外,日本战俘还需要高唱国际歌和共产主义歌,一些歌颂苏联的歌曲,战俘营也会让战俘们多唱一唱。

如果表现好的话,不仅生活水平会有所提高,甚至还有机会能被遣返回国。

面对如此大的诱惑,有相当一部分日本战俘对苏联表现出了极为恭敬的态度,更有甚者将斯大林视为自己的偶像,还发誓忠于斯大林,可见日本战俘对于苏联是有多么的恐惧。

但说起恐惧,其实日本战俘最怕的还是苏联的女护士。

日本向来男尊女卑,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但是苏联的女性却也能扛枪上战场,丝毫不弱于男性,这让日本战俘非常的自愧不如。

苏联女性非常的大胆开放,女护士也一样“彪悍”。

她们可以在猎猎寒风中穿着短裙,有说有笑,那明媚的笑容和精致的脸庞,让战俘们望眼欲穿。

不过战俘们也只敢远远地看着,他们虽然喜欢美丽的女护士,却也惧怕她们,因为这些护士对日本战俘非常的冷酷,一旦战俘犯错,那就很有可能得不到很好的治疗,最终只能变成一具冷冰冰的尸体。

因此即便是护士微笑着说出“给我打扫干净”这句话,日本战俘们也会二话不说,立马开始打扫卫生,那时候他们看女护士时,眼中只有深深的恐惧。

有战俘回忆,当时护士们会给日本战俘做检查,这个时候战俘们需要将所有的衣服全部脱完站在护士面前,并转一圈。

日本战俘们觉得非常难为情,但护士们司空见惯,就像是摆弄物件一样来回拉扯着战俘们,战俘们也只能任由她们摆弄。

为了看战俘是否还能从事劳动,护士们都是通过扯战俘腿上的皮,看他们的皮肤松紧程度以及肌肉的多少,来评判等级。

身体健康的救护被留下来继续工作,而身体不好的就要被送去医院。

对于战俘们而言,送进医院基本就等于宣判死刑,因为医院没有那么多医疗资源分给他们,生了病的战俘也没有了利用的价值,他们只能慢慢等待死神的到来。

进了医院的日本战俘们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获得一些情感上的安慰。医院的女护士们都很温柔,她们会轻声细语的说话,这可能是战俘们来到战俘营后听到过最动听的声音。

后来在美苏日三国的交涉下,苏联才开始一点点将国内的日本战俘遣返,这项工作一直到1956年才彻底结束,关东军战俘这才结束了悲惨的被俘生涯。

结语

自从关东军战俘在苏联走了一遭之后,就对苏联从产生了极大的阴影,以至于日本后来对苏联诸多畏惧,但归根到底,这还是日本关东军自作自受。

只是不知道关东军在苏联遭受折磨的时候,是否有想起当年侵华战争时对中国人做出的罪行,心中又是否有悔恨......

0 阅读:161

老汪说学习

简介:江湖满地一愚翁,岭南深处有老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