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社会调查,一组数据曝光,撕开了当下社会最荒诞的真相

钱洪昌笔下漫谈 2023-10-12 18:45:13

“你听说了吗,隔壁老李头昨天喝农药死了..”

刘燕舞没想到他刚来村庄没几天就听到了这样的消息,然而这样的事并非个例,在村里老人的讲述中。

似乎他们老了这样去死是最好的归宿,村外的河边,后山的土坡,那是他们早已选好的地方。

他们的子女呢?怎么会任由他们的父母做出这样的举动?

摆在床头的那瓶农药

刘燕舞是武汉大学里一名研究社会学的教授,由于专业使然刘教授对于一些社会现象,比常人更要多一些关注。

在查阅资料时,刘燕舞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社会现象。根据资料记载发现,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农村老人自杀竟占到全国自杀人数的80%。

于是,刘燕舞决定亲自带领学生走进农村,开展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探究一下老人们自杀背后的原因。

2008年9月,刘燕舞教授在这次社会调研中挑选了师生共三十余名,调研地点经过研究后,定在了湖北的一个偏僻的小县城下的几个小村庄里。

在远离都市繁华的农村,人们受到的约束更小一些,往往做事就会更加无所顾忌,也使得调研结果更具有代表性。

选定调研地点后,刘燕舞带领大家一起赶到当地,打算驻扎在这里半个月。在此期间他们将走访村中的老人家中,实地考察、问询一下老人自杀的事件。

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刘燕舞他们选定了几名老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72岁的王永兰就是调研对象之一。

王永兰是一名独居老人,她的老伴在早些年已经去世了。

她只有一个儿子,儿子也早已经成家立业。为了能够多挣一些钱改善生活,儿子和儿媳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几乎都不会回来。

作为一个已经无法为儿女帮忙的老人,王永兰不敢将对儿子的思念说出口。她只盼着儿子在外能够健康平安,希望自己身体健康,不给儿子添乱。

哪怕王永兰再不希望给儿子找麻烦,有些意外还是出现了。

已经72岁的王永兰,行动早已不复年轻时候灵敏了。一次意外摔倒,就让这位年事已高的老人瘫在了床上。

热心的邻居帮忙联系了王永兰的儿子,也许是邻居描述不清,也许是王永兰的儿子会错意。

他接到电话后,以为母亲病危马上就要离世,所以立即请假带着媳妇就赶回了家。

到家后,看着瘫在床上的王永兰,儿子并没有因为母亲受伤而感到焦急难过,而是紧皱眉头表示,既然没死干嘛要着急叫自己回来。

听着儿子的话,王永兰见到儿子的喜悦心情瞬间就被冲散了许多。

邻居建议儿子将王永兰送到医院治疗,儿子不甚在意的撇撇嘴,表示母亲如今一把年纪,已经没有治疗的必要了。

旁人对此即使有些看法,不过最后拍板的还得是王永兰的儿子,就这样王永兰一直也没能被送到医院治疗。

王永兰的儿子本以为母亲在家得不到医生的治疗,躺几天就会“自然而然”的去世,结果一星期后,王永兰依旧坚强的活着。

已经接到老板第二个催促自己回去工作的电话了,儿子终于开始沉不住气了。他索性走到母亲面前,直言自己再不回去工作,就会被老板开除。

当时自己以为母亲要死,所以才特意请假回来的,如今母亲一直这么“耗着”,自己就要被她拖累死了。

说完这些,也许怕母亲不能明白自己的意思,在转身离开屋子前,儿子将一瓶农药摆在了母亲的床头,放在了母亲伸手就能拿到的位置。

一切如儿子预料的那般,事情发展很顺利,母亲王永兰自己喝下了那瓶农药,就这样王永兰老人“喝药自杀”身亡。

王永兰的离世,让刘燕舞教授一行人内心颇为触动,反观当地人对此似乎司空见惯。

更有一名老人告诉刘燕舞,他也早早在家中为自己备下了一瓶农药,就等哪天自己生活不能自理时,方便自己能第一时间喝下农药进行自我了断。

老人表示,在他们这里,大家都是这么想的。自己老了已经不中用了,更不能在最后还要拖累孩子们。

孤独是一种慢性自杀

王永兰的死因是自己喝下农药导致,但是我们都知道,归根结底她的死因并不在此。

老人们自杀很多源自精神崩溃,当他们心中没有了生活的期望时,就会出现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年仅65岁的李桂兰死于上吊。她的死亡原因究其根本,是一场来自精神上的凌迟加上漫长的孤独。

李桂兰中年丧夫,一个人费劲把三个儿子拉扯养大,其中艰辛自是不用多说。等三个儿子都娶妻生子后,李桂兰才觉得自己总算完成了“任务”。

操劳大半辈子的老人还没过几年清闲日子,就迎来了大儿子意外摔死的噩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锥心之痛,让李桂兰瞬间苍老了许多。

更让李桂兰痛心的事,随着大儿子的离世,自己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也开始和自己逐渐疏远。

原因说起来也可笑,因为李桂兰中年丧夫,老年丧子,所以周围的人开始谣传李桂兰命硬,所以才会“克死”丈夫和儿子。

即使周围人如何谣传,李桂兰也不是很在意,但是她的两个儿子对此却当了真。从此以后,几乎与她断绝了往来,似乎远离她就不会被“克”到。

眼见儿子们嫌弃自己,李桂兰便也不在往儿子们跟前凑,每天自己一个人生活。一个人看日出日落,没事的时候一个人坐在门前发呆。

明明有孩子、亲人,却活得像一个孤寡老人,李桂兰的内心格外孤独和苦闷。

不知何时起,一个念头在李桂兰的心里升起。如果真如儿子们所言,自己就是天生的克星,是不是自己死了,他们就能够生活的更好呢。

挣扎了许久,在某天李桂兰终于下定了决心,与其这样不受待见的、孤独的活着,不如痛快的死掉算了。于是,她就上吊自杀了。

没有一个人让李桂兰去死,但是处处又在给她传递“非死不可”的讯息。

多寿就一定该辱么

到了一定年纪,身体机能下降,甚至常年劳累积攒下一身的病痛。老了以后注定不能像年轻时候一样,为家人撑起一片天,反而需要别人来照顾。

这时候,我们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是否也能够像当初我们照顾他一样,来照顾我们呢?

75岁的王福田虽然年纪不小,但是还算健康。幸运的是老伴健在,身边有一个能说说话的人。

儿子有理发的手艺,也算一项稳定的赚钱技能,所以不必担心儿子的生活。常年省吃俭用,王福田手里也攒下了几万块的养老钱。

按说在农村生活,有人陪伴,手里有钱,本该是一个幸福的晚年。但是,75岁的王福田在河边喝农药自杀了。

要说原因其实也不复杂,王福田自杀当天被儿媳妇骂了一顿,然后这位老人就喝下了农药。

真的只是因为一顿骂就自杀么?不,是长期的辱骂。

自从王福田的儿子结婚后,儿媳就处处看两个老人不顺眼,三五不逢时的就会训斥一番两位老人。

在儿媳的眼中,公婆年事已高,不仅不能给自己丝毫帮助,还是整个家庭的“累赘”。

儿媳经常把“没用的老东西”挂在嘴边,听久了,王福田觉得自己也许真的“没用了”。

王福田的儿子对于媳妇辱骂自己父母的举动没有丝毫触动,他觉得自己媳妇骂的都是“事实”,父母老了,确实“没用了”。

长期的辱骂和打压让王福田经常陷入自我怀疑中,自杀当天儿媳那顿骂,就像一根导火索,彻底点燃了王福田自杀的念头。

孩子可以不爱父母,但是父母永远爱着自己的孩子。

王福田在自杀前就安排好了一切,他将自己的存款做好分配,留好遗书,并且自杀地点都选在远离家门的河边,因为不想家中“晦气”。

透过三位老人的事件,我们彷佛可以看到未来年迈的自己,和我们已经长大却一脸麻木的孩子们。

老话常说“养儿防老”,这样的老又该如何养呢?希望为人子女的我们,都能够好好想一想,我们现如今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好好珍惜父母在身边的日子。

希望“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不止是一句空话,也希望所有老年人,都能够安度一个幸福的晚年。

0 阅读:0

钱洪昌笔下漫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