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一位父子名将:父亲兵败被杀,儿子也不得善终!

情怀历史 2024-04-22 18:39:49

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古代有很多将领都是出自将相之家,在战争时期也会出现父子皆为大将征战一方的情况。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一对父子,父亲是魏晋时期的名将,参加了魏灭蜀之战,儿子则参加了西晋初期的八王之乱。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这一对父亲都是死于非命。

一、胡烈

胡烈(220年―270年7月9日),字玄武 ,安定临泾 (今甘肃镇原)人。胡烈是三国曹魏至西晋时期将领,车骑将军胡遵之子,镇军大将军胡奋之弟。曹魏时期,胡烈累迁泰山太守、襄阳太守、南安太守、右将军、荆州刺史,参与魏伐蜀之战。

在魏伐蜀之战中,胡烈乘虚袭击阳安关,守将傅佥战死,胡烈攻克关城,这促使钟会大军得以进入到益州地区。等到蜀汉后主刘禅投降后,胡烈负责追击姜维等人率领的蜀汉主力军队,迫使姜维放下武器、将节传交给胡烈并投降。此后胡烈又与钟会、师纂等人上奏魏将邓艾行为悖逆、有反叛嫌疑,致使邓艾被捕。

景元五年(264年)正月,在姜维等人的劝说下,钟会决定割据蜀地。司徒钟会谋反时,胡烈挑动军士对钟会的对抗情绪,诱使其子胡渊率军攻杀钟会。因为平定了钟会之乱,胡烈受到了司马昭的信任和重用,并被册封为荆州刺史。西晋建立后,泰始四年(268年),吴将万郁进攻襄阳,被荆州刺史胡烈击退。

泰始四年至泰始五年(268年―269年),河西、陇西地区连年大旱。胡烈就任秦州刺史后,镇抚西方,先屯兵于高平川(今宁夏固原市清水河流域),后派兵进占麦田一带(今甘肃、宁夏两省区的靖远、中卫两县市交界地区)的“河西鲜卑”聚居地。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胡烈担任秦州刺史期间,与当地民族部落失和,乃至于引发了秦凉之变。

泰始六年六月戊午日(270年7月9日),胡烈大战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于万斛堆,遭到敌军围困,没有援军救援,兵败阵亡。

二、胡渊

胡渊(247年-301年)字世元,小字鹞鸱,安定郡临泾县人,秦州刺史胡烈之子,魏车骑将军胡遵之孙。公元263年,胡渊曾随军参加钟会的灭蜀之战。蜀国灭亡后,由父亲遣人告知钟会企图谋反,胡渊便和卫瓘一起诛杀钟会。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胡渊等人的奋起反抗,导致钟会、姜维等人的计划被打乱,所以没有造反成功。

后来,胡渊在八王之乱时受赵王司马伦调度,与齐王司马冏军队交战,屡次获胜。不过,胡渊后来被成都王司马颖打败而投降,最终遭到了杀害。曾几何时,胡烈、胡渊所在的安定胡氏在魏晋时期非常显赫。不过,因为胡烈、胡渊父子全都不得善终,这促使安定胡氏暂时陷入了低谷。

0 阅读:193

情怀历史

简介:往事如风,一座城、一段历史、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