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吹拂新荣村

飞槐惠城 2024-08-15 13:55:25

新荣村是横沥镇的一个行政村。

省道S259线从村前穿过,一边是东江,一边是村庄。全村面积7.5平方公里,形似一把东高西低的躺椅,把吴、曾、林、徐、叶、薛6个姓氏村民紧紧拥在怀中。这6大姓在历史的长河里,从不同的地方聚集一起,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在这一片土地上谋生存,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有的义结金兰,有的相互通婚,不似一家人胜似一家亲。如今,全村共有578户2658人。

新荣村虽然地处偏僻,但这里山水林田湖草相间,风景怡人,如一幅优美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村前,东江日夜奔流,清澈的江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村后,是绵延起伏的山丘,地势陡然,如弓背似扇面,保护着乡村的平安。山丘上植被茂密,野花怒放。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相互交织,形成绿色屏障,成为小鸟们放声歌唱的天堂。

站在山丘往下看,由远及近,最亮眼的是东江。惠州的母亲河,从江西寻乌一路逶迤而来,挟泥带沙,锐不可挡。进入惠州境内,地势开阔,水流渐缓,水面漫漫。新荣村这一带,江水由北向南,形成铺开的白练,蔚为壮观。江边有一小山,形似虎啸,故取名“白虎山”。江水在这里受阻,形成一个江湾,就是东江“十大湾”之一——有名的“长蛇湾”。其湾回水较深,波浪平稳,各类鱼群聚集,在此产卵繁衍。所以,最开始到新荣落户的吴姓,是以打渔为生。随着时代的变迁,渔网、渔船逐渐退出人们生活。

从江边到村口,是一片滩涂地。夏季雨季充沛时,河水暴涨,淹到最高处,村民们便以此为线,搬来泥石砖块,筑成堤坝,护卫家园。待洪水退去,回归平时段位,这裸露阳光下大面积的滩涂,便成了理想的种植之地。沙土细腻,易耕易种,稍施农家沤肥,底墒便如同浇了油般倍增。数百年来,滩涂地都是农作物的丰产区。玉米、花生、番薯、甘蔗等,轮流播种,你方唱罢我登场,丰收的果实随着滔滔江水被带到县城府城,在那灯红酒绿的大街小巷中,展示出自身特有的味道。

然而,江水也并不是年年都温顺可人,大自然都有冷酷与无情的一面。至今,还有老人记得1954年的那场洪灾,提起来仍心有余悸。那年5月,异常闷热,天气有些反常。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山川、河流、小溪的积水都涌入东江。才几天的时间,江水已涨到最高位,防洪堤坝岌岌可危。有远见的长者急忙通知村民,让大家扶老携幼往后山转移。还没等人们全部撤出,洪水便决堤而下,一路咆哮着扑向村庄。不多时,便吞没了庄稼、猪舍、牛栏,低矮的土房在霎时倒塌。昔日热闹非凡的村庄,全部淹没在洪水之中。两米多高的大队办公室(当时最好的火砖房),只能看到翘起的屋脊。

幸好,没人伤亡。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自那年后,东江沿岸的堤坝逐渐加宽加高,形成现在“双向奔赴”的沿江公路,既能抵御洪水,又盘活乡村交通网络,极大方便了沿途村民的出行。

从后山流下来的溪水,在村中形成一条沥(水沟),直达东江。涓涓细流,自惭形秽,但江河不嫌,纳入麾下。这沥,由此也算得上是东江小小的支流了。

沥如其人,需有字号。村民称之大王沥,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因为村民们生活在东江边,邻水而居,靠水养家,对滚滚江水又敬又怕。于是,便在这条沥的旁边建庙奉神,祈求平安。这庙便是洪圣宫,奉桌上高坐的就是洪圣大王。洪圣大王主管水域,熟悉天文、地理、水利,在世时曾设立气象台观察天气,保佑一方渔民商旅水上出行,深受民众爱戴。村中这条沥沾了洪圣宫的仙气,便叫大王沥。

大王沥的水比较清澈,能看到软泥上的青荇,在水底招摇,小鱼小虾,自由嬉闹。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视水为财,有水就有生机。村民房屋沿沥而建,并筑码头于水边,可挑水浇园,可浣衣洗脸,可拉网划船。布帛菽粟,一日三餐,都与大王沥结下不解之缘。有了大王沥的滋润,整个村子便显得日益灵动。住户人家,与沥相连,居所内外,动静彰显。举目四望,蓝天之下,河流山川,稻田菜园,绿茵遍野,生活空间得到无限扩展,生活的诗意令人浮想翩翩。

得益于江水的润泽,但益于传统文化的继承,这里人们远离城市的烦躁和喧嚣,享受江风吹来的慢时光,把修身养性,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演绎得淋漓尽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父老下田去,童稚送茶汤。男耕女织,互助互帮,其乐融融。据说,几百年来,6大姓从没发生过械斗,没有恃强凌弱,没有人在村里横行霸道,偷鸡摸狗。当然,小吵小闹小纠纷是有的,那只不过是朴实与原始生活的一种点缀。山美水美,各美其美,种种机缘巧合,这里盛开出让人意想不到的“长寿”之花。

据2024年夏季统计,全村60—79岁的老人有422人,80—99岁的老人有99人,100岁以上的有5人。如果按照联合国评定“世界长寿之乡”的标准,每百万人口中要有75位以上的百岁老人,那么新荣村的长寿指标早已遥遥领先了。

新荣,欣欣向荣之村,在江风的吹拂下,看起来很不起眼,细品却又不简单。它把不同历史阶段的寥落与沧桑堆积起来,用坦荡的人生进行打磨,已形成自己特有的印记与品性,从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中走向了诗和远方。

(以上内容为文学作品,请勿与史料对照。)

来源:惠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者:惠城区作家协会编写组),转载请注明。

0 阅读:0

飞槐惠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