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消息,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10月31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工银资本旗下工融金投四号(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人保资本旗下人保科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武汉)中心(有限合伙)等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50.6亿人民币增至约53.8亿人民币。
紫光展锐2023年已设立上市工作小组,筹备关于股东会设立、股权激励实施、上市辅导等各项工作。随着不断的巨额注资为提升公司的研发和整体经营实力提供了助力,紫光展锐将推动其在2025年实现IPO的阶段目标。
综合 | 财联社 C114通信网 编辑 | Echo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紫光展锐成立于2013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马道杰,现由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及上述新增股东等共同持股。
今年9月,紫光展锐还完成了新一轮40亿元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上海、北京两地的国资平台,工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人保资本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等金融平台,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弘毅投资等金融机构。
此外,今年3月,由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五大银行组成的银团,授信紫光展锐达32亿元。
紫光展锐董事长马道杰表示,“成功完成本轮股权融资,可以帮助公司更好推进IPO各项工作。”公司去年已设立上市工作小组,筹备关于股东会设立、股权激励实施、上市辅导等各项工作,目前IPO相关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此前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AP(应用处理器)出货量报告显示,紫光展锐智能手机芯片全球市占率达13%。
从宏观环境来看,数字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新引擎。在数字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浪潮中,集成电路企业,尤其是龙头集成电路企业,将获得广阔发展空间。
回溯2022年7月,彼时的紫光集团涅槃重生。经过两年发展,其实现了由内到外、由上到下,从理念到实践的焕新。今年7月,紫光集团正式更名为新紫光集团,以聚焦集成电路和数字科技为主业,并以形成智能科技时代的“舰队群”为发展目标。
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作为新紫光集团旗下重要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紫光展锐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上轮40亿元股权融资已全部到账,我们主要用于核心项目的研发。”马道杰表示,一是对现有产品进行迭代;二是对新技术进行深度研发;三是深化人才战略,特别是加强对核心技术人才的招聘。此外,公司将解决运营中的一些资金问题,以进一步提升公司创新能力和综合研发实力。
具体到业务层面,5G被紫光展锐视作未来发展的关键一环。为此,公司正积极进行产品研发,并努力拓展全球市场。
“目前,全球市场4G用户仍有数亿户,未来有望切入5G,增长潜力巨大。”马道杰介绍,公司已完成第三代5G芯片的研发,形成了丰富的产品体系。
公开资料显示,在消费电子领域,紫光展锐5G芯片联合中兴、努比亚等终端品牌,相关产品出货到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在工业电子领域,紫光展锐5G芯片赋能全球众多智能应用场景,实现了智慧无人仓、智慧电力、智慧园区等多个垂直领域的数字化升级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紫光展锐90%的市场份额在海外。
马道杰表示,继去年公司5G芯片进入欧洲、东南亚之后,今年上半年其5G芯片进一步向东南亚等地区迈进。其中,搭载紫光展锐T750的LavaYuva5G手机和搭载紫光展锐T760的HMDCrest5G手机今年已进入印度市场。马道杰透露,不久之后,搭载公司5G芯片的品牌客户摩托罗拉的相关产品将大规模出海。
“公司汇聚5000多名员工,其中超过85%是研发人才。这是公司参与全球竞争的根基。”马道杰表示,公司正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与境内外多家知名代工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全球产业链生态拓展方面,紫光展锐协同全球逾百家供应链伙伴,覆盖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存储、EDA、IP等全产业链,构建了高效灵活、强韧性的全球化供应网络,协同行业生态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马道杰进一步表示,未来,紫光展锐将积极推进全球化策略,在核心技术、产品能力方面不断提升硬实力。
作为全球手机芯片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紫光展锐后续会在哪些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争取更大突破?
马道杰表示,在持续巩固并拓展现有手机业务的基础上,并基于公司在手机业务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公司正进行两大层面的纵深拓展:一是拓展至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等投入相对较低的领域;二是拓展至物联网、智能汽车、智能显示等领域。
与此同时,公司将大力布局AI、卫星通信、6G等前沿领域。“如果说扩大5G业务是短期支撑公司发展的关键,那么发力AI、卫星通信、6G等领域将决定公司未来发展的高度。”马道杰表示,目前公司已在这些领域启动相关探索和布局。
例如,在卫星通信领域,紫光展锐完成了NRNTN低轨卫星实验验证,首颗5GIoTNTN卫星通信SoC芯片V8821已实现量产。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在手机终端部署AI大模型。其最新一代AI计算平台,可以提供软件、硬件、算法一体化的全栈AI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隐私与安全保护能力,提高网络连接性,降低硬件成本和电池功耗。
紫光展锐对行业发展有深刻洞察。“半导体产业未来发展格局将集中体现为三点:一是更加聚焦龙头企业;二是更加聚焦硬核科技企业;三是全球化、市场化仍是发展主流。”马道杰说。
“受芯片热等因素影响,国内现有芯片设计公司超3000家,其中年收入过亿元的公司不足500家。未来,中国芯片行业的格局会被重塑。”在马道杰看来,只有真正具备硬核技术的企业才有可能获得更多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