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有着许多女性参与政治,她们在其中展现的活力与才能丝毫不逊色于男性,在《辽史·后妃传》和《辽史·公主表》中能看出当时的风采,不管是给予主政者建言,还是发挥自身的行政才能,都能在其中找出案例,就连需要庞大体能的狩猎,或是血腥的战场,也不见这些贵族女性缺席。 这些女性当中,有人在国家危急时出手主政,是让情势得以稳定的关键,甚至开创辽朝最辉煌的时刻。
例如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妻子述律皇后,便曾在阿保机过世之后带兵打仗、执掌大权;
而我们的主角萧绰萧太后,主政时期更曾三次击败宋军,是宋人眼中的可怕对手。
萧绰像
一代皇后的崛起萧绰字燕燕,出生于应历三年(953 年),其母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公主吕不谷,其父萧思温则是辽朝名臣,开国宰相萧敌鲁的族侄,出身显贵。
萧燕燕生性聪慧,为萧思温最喜爱的女儿,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奠定了未来参政的基础。 萧绰原先被许配给辽朝大族韩家的子嗣韩德让,不过在一场意外发生之后,她竟一口气跃上枝头,成为辽景宗的皇后。
当时皇帝辽穆宗在外狩猎时被刺杀,身为陪伴在皇帝身边的仕中,萧思温便与其他人率兵护驾,协助辽世宗的次子耶律贤,也就是后来的辽景宗即位。
辽景宗为了表示感谢,提拔有着从龙之功的萧思温至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并且将萧绰迎为贵妃,不久后升为皇后,时年 16 岁。 读者们或许会有个疑问:萧绰为什么姓萧?
不同于韩德让的韩家,是因为先祖韩知古自汉地逃亡的渊源,契丹人为什么会有汉姓呢?
其实,萧姓实际上不只有一家,而是三家,不只萧绰所在的拔里氏这一支,还有乙室己、述律两个氏族被赐姓为萧姓。
这三个家族属于后族,根据《契丹国志》所称,皇族只能和后族通婚。换句话说,这正是皇家耶律氏与几大家族的政治同盟。至于为什么是萧姓,则因为耶律阿保机崇拜汉高祖,耶律姓便也兼为刘姓,而功劳最大的三家后族则被赐予萧何的萧姓。
综观整个辽朝历史,萧姓共有十三位皇后,只有辽世宗的皇后甄氏为例外。 由于辽景宗体弱多病,大事多由萧绰处理,她在入朝之初就参与了国家决策。
这一方面因为萧绰能力出众,同时也因为皇族和后族的通婚是同盟,皇帝不能轻易压制皇后之故。
此外,许多高层官员也出身皇族或后族,朝廷中的汉人亦不多,无须担心儒家士大夫的价值观反弹。 除此之外,辽景宗也让学士在记录皇后萧绰之言时,也用“朕”以及“予”,并且规定成为定式,代表萧绰可代替皇帝行使职权。
萧绰此时虽为辅佐,却与皇帝有相同的发言权。
宋朝最大的敌人公元 982 年,景宗逝世,并留下遗诏「军国大事听皇后」,年仅 12 岁的圣宗即位,这时萧绰 30 岁,史称承天太后。
此时的萧绰所面对的情况相当紧张,诸王宗室拥兵,父亲萧思温没有儿子,他本人也早被刺杀身亡,使得萧绰身边缺少有力外戚为仰仗,母子俩「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
辽代胡瓌所绘《回猎图》中的契丹骑手
好在耶律斜轸、韩德让等重臣回应「信任臣等,何虑之有」;这也让萧绰确认了支持者,开始着手巩固自己的地位。
她首先听从韩德让的建议,禁止诸王私下会面、进而夺取其兵权,并且严禁民众私下结社;
同时为了防止外国趁隙进犯,让她所信任的将领,如耶律休哥等防守边疆,这才恢复稳定状态。 在内政方面,萧绰也做出诸多改革,例如她削减了一部份奴隶,让他们向中央而不是奴隶主缴税、将吏治和法治给强化,并且对辽朝所控制的农耕区域加强发展;
可以说萧绰此时的这些改革,都让后续圣宗的统治打好基础,进入辽朝最为强大的时期。 不过在这之前,萧太后还有战争要应付;公元 986 年,宋太宗认为辽朝情势不稳,再度北进,史称为雍熙北伐。
危急关头,萧绰带着圣宗亲临战场,成功大败宋军,并在宋人撤退时俘虏了大将杨业,也就是戏曲《杨家将》中的主角。 公元 1004 年,这次换萧绰和圣宗出手了。他们处理好与西夏的关系,确保西夏不会趁机插手后,以收复失土为名南征。
这时萧绰虽然年逾半百,但还是来到前线,军士也愿意死命效忠,辽军势如破竹,直抵黄河北岸。
最后,尽管宋军因宋真宗在寇准坚持下亲征而士气大振,辽朝也在大将死亡、战争失利的情况下处于弱势,萧绰仍藉着威吓和伪装,与宋朝达成澶渊之盟,逼使宋朝每年需输予岁币。
澶渊之盟双方对峙示意图
从这两次战役中能看出,萧绰不只在军事上有着才能,在外交上也有着建树,而萧绰本人更领有军队。
事实上,不少辽朝女性便以战斗才能为名,她们也往往能做到纵马骑射,像是曾有皇太后在狩猎中获得老虎,便大宴群臣;
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更曾率领自己所设立的属珊军,协助阿保机击败敌人;甚至一些公主自己就拥有着私兵,也曾直接参与过武装叛乱,其资金来自自己的嫁妆和财产。
公主的陪葬品中也发现过马具和武器,这都能显示出萧绰在军事上的举止绝非特例,而是辽朝宫廷女性的某种常态。
太后故去的身后名除了政治上的建树外,景宗去世之后,外界眼中的萧绰也缠绕着诽闻。
比如她本来的未婚夫韩德让,除了军国大事常委任于韩德让处理之外,宋人编撰的书籍,如《事实类苑》中也提到萧绰曾对韩德让暗示两人的关系,甚至说出「幼主当国,亦汝子也」;
而在南征时,萧绰也好几次进入韩德让的帐篷商讨事情,圣宗对于韩德让也像对待父亲般事之。 当然,这些说法比起真实,更可能是宋人对于萧太后的丑化,但也反映了两国文化中,对女性权益、职责想象的巨大差异:在婚姻上,辽朝女性有着相当高的自主权,除了可以再婚之外,也可以凭自己意志提出离婚,就连辽朝公主也有近 20% 有再婚经历;
此外,女性也没有过度严格的贞操观,可以跟男性在宴会上同席。
而且还有「头下军州」这种公主可以设立或被赐予的州县[1],在32个知道头下主的头下州中,有21%为公主(并驸马),甚至景宗长女的头下州有万户,为人数最多的头下州。 在澶渊之盟签订后四年,萧太后将权力交还给已经三十七岁的圣宗,并于同年逝世。
萧绰的一生可说是令人惊讶,她既无父兄可倚靠,自己的族人中也只有少数高官,只能靠着自己的能力来维系地位。
在男女情爱方面,她与韩德让的故事也有电视剧引为题材;从宋人的视角看来,萧绰是个狠毒、邪恶的女人,「牝鸡司晨」之外,还是逼出澶渊之盟的敌人。故如《杨家将》的故事中,萧太后便是宋军与汉人的死敌。
但在辽人看来,萧绰就是合法且正当的执政者,她的掌权并不与他们的文化及习俗相悖。
在萧太后摄政期间,她稳定政局、向外扩张、与宋朝达成有利的条约,把辽帝国带往了另一个极盛。
[1] 头下军州不是公主独有,而是包括公主在内的身分高贵者,像王公、外戚、宗室等等均可能受封。而州内的属民通常是被俘虏者,以汉人、渤海人为主,不过也有以媵臣(从嫁户)而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