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远新重获自由后,为何时常独自垂泪?晚年享双重待遇原因何在?

历年壹沫 2024-05-23 11:29:31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一个特殊的家庭经历了离合痛楚、父女分离的苦难。本文主人公毛远新,原是毛主席的联络员,后因被卷入"四人帮"政治风波而入狱17年。

然而,他最煎熬的,并非是铁窗生涯,而是与年幼女儿的离别。

1982年,毛远新的牢狱之灾已持续两年有余。一日,妻子全秀凤怀揣着重重期盼,带着5岁的女儿李莉,拗足前来探视。

当年幼的李莉看见满头白发的陌生男子时,下意识地躲在母亲身后,满眼惶恐。原来,女儿出生不久后,由于高烧导致失聪,如今对亲生父亲毛远新亦视若陌路。

毛远新伸出双手,眼眶不禁湿润。他痛心自己错过了女儿最宝贵的成长时光,更自责是自身连累了她的听力失常。就这样,一对陌生的父女,隔着无形的高墙,注定相对无盐。

1989年,毛远新获准保外就医,与母亲朱旦华团聚。他将女儿李莉也接到身边,三代人开启了相依为命的生活。

起初,李莉对这个"陌生人"仍存芥蒂,毛远新只能默默注视着她。但父爱胜过一切,他渐渐打开女儿的心扉。毛远新教导李莉学习绘画,亲自传授素描技法。女儿聪慧过人,很快就爱上了绘画这门艺术。

为了女儿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毛远新还带她学习电脑知识。曾几何时,父女二人在狭小卧室里,趴在一张小桌前,毛远新耐心讲解,李莉专注聆听。虽然语言不通,但亲情的纽带早已将二人心心相印。

1993年,毛远新刑满获释,被安排在上海一家汽车研究所工作,从事技术岗位。为掩人耳目,他只得使用化名"李实"。

起初,同事们只知道他是个出身寒门却学有专长的哈工大高材生。但很快,毛远新凭借过硬的业务素养和勤勉作风赢得了上下的赞誉。

虽然副所长曾建议他升任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但毛远新谦逊有加,婉言谢绝了这一重任。

毛远新时常加班加点,只为赶在下班前和女儿会合。那个时候,他骑着自行车,风雨无阻。当同事们才知曾他身份的那一刻,更是油然而生一股敬意。

在父亲的熏陶下,李莉对艺术的热情与日俱增。初中毕业后,她如愿以偿地考入上海聋哑青年技校美术班。

几年后,李莉又凭借着艺术的翅膀,李莉又凭着自身的才华考入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聋哑人成人教育大专班,成为一名正儿八经的大学生。

当得知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时,毛远新喜极而泣。他多年的心血终于有了圆满的归宿。

女儿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她凭借自己的双手和勇气战胜了残疾,在人生的赛道上勇往直前。作为父亲,毛远新再无他求。

从那时起,父女二人的感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不仅是亲人,更是并肩作战的知心战友。

毛远新为女儿所取得的一切成就而骄傲自豪,而李莉也以父亲为人生的楷模和偶像。

2001年2月,毛远新按照高级技术职工的标准光荣退休。虽然退休后的生活朴素无华,但他每月可以领取1000多元的退休金,加之享受烈士家属的优待政策,可谓是应有尽有。

在毛远新的有生之年,他用自己的人生历程诠释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无私爱护。尽管曾遭受过夙疾和囹圄之灾,但他从未放弃过女儿,反而用自己的行动将她一路携扶成才。如今,这对父女的感情已融为永恒,相伴走过了人生的重重关卡。

毛远新至今健在,他的晚年不但安享着国家和社会的双重优待,更沐浴在女儿无微不至的呵护之中。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正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的结晶。

85 阅读:26449
评论列表
  • 猫眼 153
    2024-05-25 01:54

    向张志新烈士致敬!

  • 2024-05-25 16:59

    他毕业哈军工,不是哈工大。

    Frank 回复:
    哈工大1920年成立,哈军工,陈赓大将于1952年成立!你可别愁死了,真死了就太冤了~
    用户10xxx66 回复:
    哈军工早搬到长沙了哈工大就是哈工大还在哈尔滨俩大学根本就不是一个学校
  • 2024-06-11 06:53

    编得乱七八糟。

  • 2024-05-25 11:09

    毛远新与女儿之间的陌生感,教育有成就,别让时间成为遗憾

  • 2024-05-25 12:33

    毛远新与女儿竟然陌生,家庭真的是复杂的迷宫呀

历年壹沫

简介:读着别人的故事,悟着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