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20世纪50年代,一个来自泰国上层家庭的小女孩常媛,在中国总理周恩来的关爱下度过了10年难忘的时光。数十年后,常媛的儿子常念周成长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致力于促进中泰两国经济往来,还积极回馈中国社会,资助云南贫困地区发展。
这段跨越半个多世纪、三代人的佳话,见证了周恩来总理的博大胸怀,也诠释了"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中泰深厚友谊。常念周虽然血脉来自泰国,但他始终铭记母亲对周总理的感恩之心,把中国视为第二故乡。这个出身泰国豪门、有着与众不同人生际遇的商界领袖,用实际行动传承着中泰友好的接力棒。
特殊时期的人质外交20世纪50年代,中泰两国虽然尚未建交,但民间交往已悄然展开。1957年,泰国时任总理披汶•颂堪的首席顾问桑•帕他诺泰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将自己年仅8岁的女儿常媛和12岁的儿子万崴•他诺泰送到北京求学。
这一决定并非偶然。彼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国际环境复杂。为了打破封锁,中国政府积极寻求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作为华人后裔,披汶•颂堪虽在国内奉行排华政策,但也意识到与新中国交好的重要性。在他的授意下,身为密友的桑•帕他诺泰开始与中方接触,试探建交可能。而送子女来华求学,无疑是向对方表达善意的有力证明。
1957年8月的一天,常媛和哥哥在保镖的陪同下抵达北京。周总理早已吩咐秘书妥善安排,让这对远道而来的兄妹住进了一座宽敞的四合院。院内不仅有专门的厨师、司机,还配备了翻译以方便日常交流。周总理生怕孩子们水土不服,亲自过问起居,叮嘱工作人员要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他们。
由于事务繁忙,周总理无法时刻陪伴常媛兄妹。出访期间,他还专门委托何香凝女士帮忙照看。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何香凝虽已年过古稀,但对孩子们疼爱有加。她用自己的方式拉近与常媛兄妹的距离——通过泰语发音,再结合粤语音译,她为兄妹俩取了极富中国特色的名字:常媛和常怀。自此,常媛兄妹亲切地称呼何香凝为"阿妈"。
原本,常媛兄妹只打算在中国待一两年,学成后就回国。然而一个突发事件打乱了计划。桑•帕他诺泰与周恩来秘密商讨的中泰建交事宜不慎泄露,引发泰国国内军方不满。在美国支持下,泰国军阀沙立发动"兵变",迫使披汶•颂堪下台,桑•帕他诺泰也受到牵连。父亲的流亡让常媛兄妹骤然成了"孤儿"。得知这一情况,周总理急召兄妹俩到中南海,拉着他们的手说:"不要难过,有什么需要尽管提,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朴实的话语,饱含着对孩子们的怜惜与真挚的友谊。
周总理关爱下的童年常媛和常怀兄妹俩虽然远离父母,但在周恩来总理的悉心安排下,他们在北京过上了宾至如归的生活。周总理为他们在北京城中心找到了一处僻静的四合院作为住所。院子不大,但布局精巧,回廊环绕,景致宜人。房间内陈设整洁大方,书架上摆满了中英文书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为了照顾好兄妹俩的饮食起居,周总理特地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厨师、司机和生活助理。厨师郭师傅是京城有名的老饕,他变着花样做各式美味,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司机刘师傅技术精湛,每天接送兄妹俩上学,风雨无阻。日常起居则由李阿姨一手打理,她不仅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还常带着孩子们去公园游玩。
考虑到语言关的问题,周总理还专门挑选了一位通晓泰语的翻译陈先生。陈先生不仅在日常交流中当起了"小老师",还承担起传授文化知识的角色。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常媛和常怀很快掌握了基本的中文,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周总理平日事务繁忙,抽不出太多时间陪伴兄妹俩,但只要一有空就会来看望他们。每次来,周总理总会带上自己精心挑选的小礼物,或一本有趣的书,或一套漂亮的文具。他会仔细询问孩子们在学校的情况,倾听他们的烦恼,给予鼓励和指导。常媛后来回忆说,周总理的关爱无微不至,让他们感受到了父母般的温暖。
有一次,周总理出访前夕专程来看望兄妹俩,得知他们思念父母,便拉着他们的手说:"常媛、常怀,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有任何需要尽管提,总理叔叔随时都在。"朴素的话语饱含深情,常媛和常怀听后眼眶湿润,异国他乡的孤独感烟消云散。
周总理不在的日子里,何香凝女士成了兄妹俩的主要依靠。尽管年事已高,何香凝却总是尽心尽力照料他们的生活。她不仅叮嘱工作人员要细心呵护,自己也常来四合院看望。何女士平易近人的作风很快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常媛和何女士的感情尤为深厚,她还亲切地称呼何香凝为"阿妈"。
在何香凝的悉心关照下,常媛和常怀很快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他们在学校表现出色,学习刻苦,待人友善,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课余时间,兄妹俩经常一起外出游玩,领略北京的历史人文和现代气息。游故宫、逛天安门、爬香山,品小吃,这些活动丰富了他们的童年时光,也让他们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深厚感情。
岁月如梭,转眼就到了1964年。此时常媛和常怀已经在北京生活了7年。周总理抽空来看望他们,谈起今后打算。常媛和常怀异口同声地表示,希望能继续在中国学习。周总理闻言十分欣慰,当即表示会全力支持他们深造。他嘱咐工作人员要继续做好后勤保障,为兄妹俩创造安心学习的环境。
常媛归国后的人生轨迹1967年,兄妹俩从北京启程回到泰国。周恩来总理和何香凝女士亲自到机场为他们送行。临别时,周总理拉着他们的手嘱咐:"常媛、常怀,中泰两国人民是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希望你们回国后能继续为增进两国友谊贡献力量。北京永远是你们第二个家,常回来看看!"
回到泰国后,兄妹俩很快投入新的学习生活。常媛以优异成绩考入朱拉隆功大学,学习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大学期间,她通过学校组织的交流项目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并在那里结识了一位名叫理查德的英国学生。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常媛决定毕业后留在英国发展。
得知常媛要去英国,周总理十分牵挂。他亲自给中国驻伦敦大使馆写了一封信,嘱咐大使馆要多关照常媛的生活,并帮助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在使馆的协助下,常媛很快在伦敦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顺利拿到了长期居留签证。
1976年,常媛与理查德喜结连理。婚后不久,他们迎来了爱情的结晶——一个健康可爱的男婴。为了纪念周恩来总理,常媛给儿子取名"念周"。九个月大时,常媛带着念周回到北京,正好赶上周总理逝世一周年。常媛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来到人民大会堂,向周总理的遗像行了最后一礼。
尽管周总理已经逝世,但他生前对常媛一家的关爱却从未间断。此后数十年间,每逢常媛和念周回国,中方都会派专人接待,并安排他们与周总理生前的老部下、老朋友见面,共话旧日情谊。这让常媛备受感动,也更加坚定了传承中泰友谊的决心。
为此,常媛在曼谷开设了一家与新中国外交关系史实博物馆,将自己家族与新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珍藏的历史照片、周恩来等领导人的亲笔信函、当年在北京生活时的日记、母亲西林和周恩来总理的合影......每一件展品都凝结着常媛与中国的特殊情谊,吸引了众多中泰民众前来参观。
进入21世纪,随着中泰关系的不断深化,常媛及其家人与中国的联系也更加紧密。2000年,常媛作为学者代表参加庆祝中泰建交25周年座谈会。会上,常媛动情地回忆起在中国求学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中泰友谊代代相传的美好祝愿,赢得了与会嘉宾的阵阵掌声。
2015年,常媛的母亲西林在曼谷与世长辞,享年89岁。根据遗愿,西林的骨灰被送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安葬。安葬仪式上,常媛代表家人发言:"母亲一生心系中泰友谊,今天让她长眠在中国这片她魂牵梦绕的土地上,也算是了却了她一生的心愿。"
参考文献:
《党史纵横》:周恩来与泰国“和亲”使者的情愫
《世界知识》:他们在新中国当“人质”——中泰关系中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