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古代文人的禅修方式——渐悟,结合另外一点,事半功倍。

朝简 2021-10-20 12:31:18

昨天我们谈到六祖慧能的禅修方式: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顿悟”。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继续讨论坛经的智慧,以后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感谢支持。

六祖慧能悟道以后,拿着五祖弘忍法师所传的衣钵,隐居十五年,那时候慧能还未真正的出家,在世俗意义上这算是尘世中修行的最高境界——行者,明天为大家分享为什么要隐居十五年。六祖慧能受戒出家以后,开坛讲法,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真正的了悟成佛,后来的事实证明,最终可以在佛法上有修为的大多数还是以古代文人为基础,这也说明在强调内心的同时,还需要禅宗佛法的引导,世间的佛法知识和修行方式有很多,选择自己适合的至关重要,但也不外乎两点,一个从心去求,一个向外去求,而能把这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修心的同时学习波若智慧,那肯定是事半功倍,下面说一下“渐悟”的修行方式。

唐代高僧神秀是当时五祖弘忍法师的大弟子,他强调的是“渐悟”,每个人都无时无刻学习世间的智慧,时时的参照自己的内心,不能让它沾染上灰尘,这对于初学者,由于是杂念太多,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能够学习佛经,让自己的内心沉静下来,慢慢的去了悟得道,从后来的南宗北宗的分别来看,高僧神秀传播的佛法比较广。

不过任何事情要从现实出发,世间的佛法万千,宗派林立,归根结底是让修行的人渡人渡己,孔子说过: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在学习佛法上也是一样,对于心本清净的人多用六祖慧能的修行方式,同时研习佛法知识,提高自己的修为,两项结合,会更好;对于心思杂念比较多的人,先不从内心去关照自己,去慢读禅宗佛法,先让自己的内心静下来,事半功倍。

结合明代大儒王阳明七岁时沉迷于宋代陆象山的格物致知之说——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世间道理,终能融会贯通,王阳明格了七天的竹子,没有得道,却得了感冒,说明一个方法并不是适应任何人,能够参照自身条件去修行才是根本。

有时候,我们也会犯了一种错,认为读遍天下佛经,自然得道成佛,或者是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其实呢,这么简单能办成的一件事,那不是人人立地成佛,人人是佛,还有佛的一说吗?

学佛就像是人生一样,有每个阶段,每个境界,做好你当下的事情,如果心中杂念多,那么就多读佛学知识,让自己的内心静下来,如果无杂念,那更好,已经上了一层境界,再多学习佛学智慧,不是更好。

62 阅读:7626
评论列表
  • 2021-12-06 10:12

    修仙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广西梧州覃春铭)

  • 2022-01-16 17:32

    喜欢把这两者分开的人,基本都是不修行的,纯粹用想,顿悟是一个过程,渐悟也是一个过程,两者所用的时间长短按统一条件来说的话,用时是差不多的!

  • 2022-08-17 15:14

    佛教创立于古代印度,是公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佛所创。后来佛教在印度消亡,但佛教又传入其他国家。佛教分南传与北传。南传主要传到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北传主要传到中国,朝鲜,日本等国!为什么创立国不信?

    你好 回复:
    印度是宗教国家,宗教数量极其繁多,目前印度主要信奉印度教,将佛教的一些理念消化吸收进来,实际上已不是原始的印度教了,可以称作新印度教。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只要是坚持无为法的正教,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
    用户10xxx32 回复:
    释迦牟尼是印度教第二等神的第九个化身,也就是说在人家那它是不入流的
  • 2021-11-21 12:34

    [点赞][点赞][点赞](广西梧州覃春铭)

    八桂花开 回复: 扯淡
    俺还见过量子电视。(广西梧州覃春铭)
    扯淡 回复:
    参同契,悟真篇,天仙正理,金仙证论,这些才是谈修真。
  • 2022-01-15 20:59

    心不静读佛法入的是魔道,打坐修心养性再读谓正道。顺序不同成就不同。

    Shalom沙龙 回复:
    道就是道,何来魔道
  • 2021-11-08 08:53

    继续忽悠

  • 2021-11-14 17:12

    顿悟非人为,尽心尽力做好一件事,心存善念,剩下的事就看,,,[捂嘴巴]

  • 2022-09-19 02:02

    怪不得,怪不得,忸怩作态

  • 2022-10-12 13:24

    过去爱这个人或恨这个人,当下觉悟这个人乃自心所化,爱恨皆是妄,不可得!

  • 2022-10-12 13:19

    不可得故,万法平等,众生与佛无二无别!若心还有高下判断或众生和佛不一样,那是没有明心见性,没有回归自心!

  • 2022-10-12 13:21

    没有回归自心,就是所谓的迷,迷则轮回不休,六道里面打转!好一些经常行善积德,生三善道。不懂经常想要满足自我,欲壑难填,堕落三恶道!

    用户16xxx19 回复:
    禅师曾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道在低处求,觉在心中修。
  • 2022-10-12 13:15

    但想要大彻大悟必须发菩提心!何为菩提心?出离心慈悲智慧心!究竟也就是离一切相本具的妙明真心!

  • 2021-10-30 22:12

    撤蛋

  • 2021-11-03 02:13

    有人可以顿悟,有人可以渐悟,我傻傻悟不出

    用户14xxx82 回复:
    悟道是需要有基础的
  • 2021-11-03 21:10

    这文章太没有水平,说悟是浪费文字。

  • 2021-11-08 03:55

    事半功倍,别想了,这是魔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积聚,满溢方可

  • 2022-10-12 13:13

    法无顿渐,悟道为上!但大彻大悟之前肯定也是要经过一系列的闻思修,包括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之前也要和很多老师学习,自己再想办法开悟,之后菩提树下开显佛陀本具的智慧德行!

  • 2022-10-12 13:14

    这条成佛道之道,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众生必须走过,就是这样。无论你富贵修道,还是贫贱修道,与佛道是完全平等!

  • 2022-10-12 13:22

    不知所有皆是幻化,本心不动,无得无失。过去看见美色动心,当下回返自心,色即是空!过去看见钱动心,当下回返自心,再多钱仅仅只是暂时的使用而已,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是念念觉即是佛!

  • 2022-11-18 21:47

    南无观世音菩萨

  • 2021-12-01 22:41

    有人顿悟,有人渐悟,有人彻悟,有人开悟,最后一种就是有人不悟[呲牙笑]

  • 2021-12-23 20:06

    继续忽悠

  • 2021-12-26 11:58

    六祖是愤青

  • 2022-07-03 11:30

    受过界真和尚,佛香受界阿弥陀佛。

  • 2022-08-21 01:38

    悟只是一刹那的事,没有渐顿之分。悟见本性,而后修而谓渐。闲人蛋疼才分渐顿。真修道一心精进,哪有时间与人笑嘻嘻[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2-10-12 13:18

    其实所有相,包括佛像法相,皆是虚幻!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自性、佛、如来、般若波罗蜜)!

  • 2022-10-31 20:04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的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寺观教堂组织开展。明确除《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教,不得开展宗教教育培训、发布讲经讲道内容或者转发、链接相关内容,不得在互联网上组织开展宗教活动,不得直播或者录播宗教仪式。明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以宗教名义开展募捐。

  • 2021-12-01 21:28

    大隐于市,方为正道[点赞]

  • 2022-01-16 17:27

    顿悟就像你坐火车到站了!渐悟就是你在坐火车还没到站,毛区别也没有!总之一句话,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有人拿中间阶段说事,有人拿终点说事!

  • 2022-07-05 01:45

    继续忽悠[呲牙笑]

  • 2022-10-12 13:23

    过去这个看不惯那个受不了,当下觉皆是自心所幻化,看不惯什么?可以得到什么?[笑着哭]

    心是弥陀 回复:
    心即是相即是佛,不二相。
  • 2022-10-12 13:25

    不可得见一切法悉皆平等不二,如此即是悉发菩提心,往生极乐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死了去,而是当下你每一念都是觉,汝即是阿弥陀佛!如此观世音观自在,如此大势至!

  • 2022-10-12 13:18

    也就是说法身佛是汝本具,外在八万四千相或法皆是化现,不可得!

  • 2022-10-24 12:48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教之高,在于可以否定自身。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众生皆佛,佛即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