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产品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常能看到一种操作,那就是将最新最前沿的技术率先运用在旗舰产品上。然后凭借着技术的成熟、时间的推进和成本的降低,再逐渐将这些技术运用到中端产品身上,这样的技术传递不仅提升了中端产品的性能,也让消费者能够以更亲民的价格享受到前沿科技的便利。而其好处也显而易见,相对于高高在上的“旗舰”,中端产品在性能与价格之间取到了平衡,在满足大多数用户需求的同时,也是消费者更容易接触到的层级,往往是品牌真正走量的产品。因此,中端产品的好坏,才是关系到品牌的销量与口碑的关键。
而在“技术传递”这一领域,飞傲的表现一向优秀。它们非常乐意将高端旗舰的优秀功能下放给其他价位段的产品,从而让不同消费力的用户都体验到科技的乐趣。飞傲推出的新品M23,正是这一策略的代表,其身上承载诸多下放的优秀功能。在体验一番后,我认为它就是当下中端播放器市场中一员几无短板的全能悍将。
M23有两个量产版本,一个是深蓝色的铝合金版本,另一个是亮银色的不锈钢版本。两者在配置上没有区别,就是外壳材质与配色不同,至于售价方面,不锈钢版本要贵上一些。
我们收到的是铝合金版本,就做工、外观而言,M23虽是一款4000元档位的中端播放器,但与市面一众旗舰产品并无高下之分,展现了飞傲大厂在细节方面的严格把控。棱角分明的家族设计,六边形的按钮,按钮上的RGB呼吸灯以及碳纤维式的音量调节,都使得M23有着很强的科技感。至于背板的炫彩玻璃,也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产生光栈般的流转,总而言之,这个外观设计对追求科技的年轻人的吸引力很强,颜值也不低。如果硬要找些“美中不足”,那或许就是它的外观与前代产品M11 Plus差距较小,不容易让人觉察出是“新款”。
想要做出一台走量的优秀产品,操作就绝不能成为短板。这方面飞傲一向可靠,甚至说是播放器领域最优秀的那一档也不为过。骁龙660加4G运存的配置放在手机或许连中端机器都算不上,但在播放器领域却是实打实的高配。而且飞傲在系统方面也算悉心打磨,拿来听歌或进行简单操作时的跟手度相当高。再加上飞傲产品一直追求体验上的优秀,于是M23的身上就多出了像快充这样与音质关系不大,但在使用中可以极大提升体验的好功能。
与此同时,中端机器想要打出口碑,那在音频配置上也不能弱。飞傲在这方面一直称得上良心,于是M23就用上了旗舰级的DAC组合AKM的AK4191EQ加AK4499EX,同时与自家旗舰相同架构数模分离结构以及THX AAA78+耳放架构也被一应继承,至于DAC、耳放、LPF等需要精细供电系统的链路上,也使用28颗大容量钽电容提供支持,一言蔽之,M23的配置不仅秉承了飞傲一直舍得堆料的风格,还融合了旗舰机上的许多架构思维。
至于功能方面,M23身上最亮眼的无疑是曾在M17、Q15等不同产品线上的旗舰机型所使用的“桌面台机”模式,这也是M23大力宣传的核心卖点。其在连接充电线后可以激活更为强劲的推力,最高推力为每路1000mw,且不消耗机器内置电池电量。这数据绝非“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个人实测其面对难推的大耳也能处理的较为从容,推力真实有效,且底噪控制优秀,绝非为了“数据”而“放纵”失真的产品。
不过,M23的优秀推力也并非一定要插电后方可展现,在OTG更新后,新的固件中加入了HiFi Boost Mode功能,也即在电池供电模式下也可实现更大输出功率。实测在这个模式下的推力虽稍逊于“桌面台机”模式,但也是相当富裕的水平,即使面对各种难推的耳塞都能处理的游刃有余。
而可玩性方面,M23也丝毫没有吝啬。像是Roon Ready、PEQ等在旗舰播放器M17身上广受好评的玩法,也被下放到M23这样一款中端播放器身上。这就使得M23的可玩性大大加强,颇有几分“小M17”之感。
由此可见,无论是外观、功能性、还是可玩性,飞傲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且力图在能够给予的范围内将自家的技术一一给予消费者,诚意值得肯定。
而在一台播放器最为重要的声音部分,飞傲也践行了这种信念。熟悉飞傲这几年产品的朋友想必都知道,如今飞傲的产品虽然在声底方面秉持尽可能的中正,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低频氛围感以及混响方面的渲染,这样调校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起到丰富听感的作用,同时也会增强歌曲中的感染力与气势,使得产品摆脱单调的还原,音乐性随之增强。
而M23的调音策略则在这个基础上再度深化,将低频下潜的深度再做突破,歌曲的热烈感也就得到了更好的表现,浑厚处更加醇厚,低频空间感的描绘也更加具体,低频乐器亦或者人声低沉处的基音与泛音也能以比较恰到的方式糅合在一起,体现出各自的音色区别。其中给我印象尤其深刻的,就是M23在回放土巴号、低音巴松管、大提琴等乐器时,那种不断绵延出去的泛音,这些丰富的泛音表现,围绕着各种乐器本身的沉稳音色,构成了较为浑厚的低频框架,进而使得整体的声音的结构感更加完整。这种深化后的好处显而易见,面对港台流行时,M23所能给出的听感要远比飞傲之前的中价位播放器来的丰富,氛围感提升明显。
风格变化同样大的就是人声的处理。以往的一些飞傲产品,无论结项位置亦或者是口型都会显得“中规中矩”,处于一个挑不出毛病,但表现力也总让人觉得不那么“尽兴”的地步。而M23对这点做了打磨,比如人声结项位置做了一定的前移,口型也做了一定的放大,能量释放也做了适当控制。这些调整的幅度都不算大,但加在一起就使得M23的流行听感会更加舒畅一些,感染力传递相比之前的产品也更到位,且不会因为调整而显得贴脸媚俗。
不过从比较严苛的视角审视,M23的人声还是略微平了一点点,边缘立体感也不够突出。这或许也是为定价而做出的妥协,不过好在M23的全频段厚度和密度都做的还不错,中频也做了适当染色以增强听感。总之,在这林林总总的努力之下,M23的流行表现比之前代产品有了不小的进步,更温暖、悦耳些。
但除了流行人声的增强之外,M23的器乐部分却只能算是“常规加强”,这倒不是说M23的器乐水准弱,只是相比于前代产品M11 Plus而言,无论是纵向声场高度,亦或者极高频素质、泛音细节。M23的器乐加强感都不及流行听感增强的明显,尤其是搭配一些本身就更倾向于中低盘的器材时,这种感受会尤为明显。
但我却不认为这是缺点,毕竟飞傲的产品从不缺乏硬素质。这种调整反而彰显出“克制”与“取舍”,以及对于整体听感的把握。毕竟像M23这样将低频水准做得比较优秀的器材而言,如果刻意的将纵向声场亦或是高频细节拔高,很容易因“用力过猛”而做出一个三频各自优秀,素质不错但密度空虚、听感割裂的失败品。于是飞傲对于声音的理解展现出作用,M23的高频表现虽然不醒目、不极致,但和顺度以及声音的整体和谐程度却是到位的,该有的细节并不缺少太多,只是为了照顾人声听感而将打磨放在向上延伸的泛音,在尽可能保留信息量的基础上,将容易引发不适的毛刺感尽可能打磨,将泛音尽可能快的收敛,只保留下讨好人声的清晰度以及线条感。
相似的取舍也体现在纵向声场,细听后虽会显得略扁一点,不及横向。不过只要不是搭配过于倾向低频的耳机,这点取舍也达不到影响听感的地步。况且就算是搭配此类耳机,相信凭M23较为出色的低频与横向声场表现也足以让这些朋友忽略掉高频的不够华丽,毕竟喜欢这类耳机的朋友,他们的听音喜好本身就与M23的风格相近。
这种表现在与许多强调均衡的耳机搭配中都得到了印证,尤其是那些较为强调宽松感以及低频量感丰厚的器材时,M23都可以凭借其均衡稳重的表现将耳机原本的潜力尽可能表达出来。
对于一款播放器而言,推塞子当然是主要工作,但由于“台机模式”的存在,实际上我对这台播放器更好奇的点还是在它推动大耳的表现。于是我取出了足够经典的HD600,作为大耳里的“常青树”,它的素质虽然已谈不上高,但足够经典的调音以及300Ω的阻抗使它仍有考究前端水准的能力。
而表现也是令我满意的,在开启台机模式后,M23撑起了HD600的声音框架,无论是低频量亦或者是声场都完全是推开的水准,此时的HD600在M23这样一台便携播放器身上展现出了老森海的那种“厅堂感”。虽然与真正意义上的台机相比,无论是声场范围、乐器音色的还原程度亦或者定位水准都还有些许差距,但也算是优秀程度,尤其是聆听诸如“辛德勒的名单”这样沉郁内敛的OST时,足以将大提琴、低音鼓发出的抗争意味渲染出来,还原出原曲目中阴暗、不甘,同时乐曲气势拒绝绵软无力或是声场逼仄,完成度已令我颇为满意。
回顾这台M23,我个人对它的完成度颇为肯定。作为一款将旗舰功能下放的中端机,它不仅将自家高端旗舰所下放的各项功能融会贯通,还将之处理的颇为圆融,契合定位。再加上丰富的功能,优良的做工,取舍得当的调音思路,都证明了飞傲对于中端机的理解是何等精到。在我看来,如果屏幕前的观众想要在4000元价位上选出一款足够优秀的中端播放器,那么像M23这样有着旗舰底蕴的中端悍将,是你应当列入到考虑名单的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