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两个月前,Twistura的老板加到我的微信,问我有没有兴趣体验一下他们的新产品,说实话当时我差点直接婉拒了,因为当时在网络上几乎查不到任何这个品牌的信息,而我对于新品牌的合作一贯是相当慎重的。但当他发过来几张产品图片之后,我立马对这个新锐品牌来了兴致,这样精致的外观设计和工艺,必不可能是小作坊可以做出来的东西。再加上引荐的朋友透露Twistura老板之前在业内有相当深厚的履历,曾经是国内某头部耳机大厂的资深高管,才让我放下戒备,欣然接受了这次约稿。而将这款D-MAJOR拿到手之后,它的确没有让我失望,在其亲民的价格和惊艳的设计之下,有着中性健康,流行、器乐两不误的杂食表现,使其成为近期我相当乐意推荐给大家的优秀入门耳机。
正如上文所言,一开始我就被D-MAJOR的外观设计打动到了,而在实物到手之后,可以说完全不比图片逊色。其面板采用锌合金与透明树脂两种材料填充拼接,组合出了一个类似字母“D”的外形,将产品名称巧妙的融入外观设计。细节方面,Twistura使用电镀工艺,使后腔展现出镜面观感。而前腔则通过氧化工艺,打造出类似磨砂的质感以提升佩戴时的舒适度。再加上接缝处的细腻圆润,毫无毛刺的处理,D-MAJOR虽是一款定价299元的入门级产品,但无论是设计还是做工都非常成熟稳重,毫无新品牌容易出现的稚嫩生涩的问题。
除去亮眼的工业设计,赠送配件也很有诚意。附赠的耳套“水味”十足,而两套调音导管加上原装导管则可实现均衡、流行、古典共3种不同调音,实现了同价位中较丰富的可玩性。至于附赠一条小尾巴在我看来是非常聪明的操作,因为这个价位的目标用户很多都没有播放器和小尾巴,而眼下的主流手机基本上都取消了3.5mm耳机口,D-MAJOR标配小尾巴使得消费者无需额外购置配件即可接驳手机使用,对初烧格外友好。
MAJOR的工业设计与配件虽然规整优秀,但终究是外在表现。双腔双磁路的动圈设计、PU悬边以及镀铍复合振膜,这些技术才是它体现水准的地方。也正因为有这些技术的加持,D-MAJOR的声学素质才得到了保证,面对复杂旋律时,它能够将之拆分、解析、还原,体现出不俗的声学素质,且声底始终干净而不混浊,与同价位的许多竞品拉开了差距。
不过,也正因为硬素质较强,刚开声的D-MAJOR听感可能稍显冷冽,不够圆融。尤其是搭配附赠小尾巴时,这种表现更加明显。一方面是因为镀铍复合振膜所带来的高刚性,需要50小时左右的煲机才能褪去它的生硬,使其渐入佳境。另一方面则是附赠的小尾巴虽然体现了诚意,但碍于成本,音质上多少有所妥协,导致高频稍亮,整体听感偏薄。这对于刚入门的烧友或许尚可接受,但对追求更高品质音质的用户来说,两者配合出来的听感还是稍有欠缺。好在只需更换一条染色稍多、品质更高的小尾巴或前端,就能为D-MAJOR带来显著的提升,不仅能更好地展现它在硬素质上的优势,还能让听感变得更加柔和自然,整体宽松度与圈味提升明显。
经过适当煲机和搭配调整后,D-MAJOR就会收敛起锋芒,变得自然细腻。这时它的表现,让我不由得想到了德国作曲家约翰·帕赫贝尔创作的,家喻户晓的D大调卡农(Canon and Gigue in D),也让我理解了这款塞子之所以命名为D-MAJOR的应有之义。稍偏向于中高频的能量分布,能使D-MAJOR将乐曲中的清晰线条感以及清亮的音色还原到位,还同时具备同价位产品少见的纵向高度与高频延伸。而当低频在旋律中占据优势,凭借量感稍多,但回弹速度轻快,低频下探空间较深的表现,D-MAJOR也能将欢快到庄严,从宁静到激昂的变化叙述到位。至于音色中性、平直,同时兼具厚度与密度的中频,以及较为开阔的声场,则调和了它优秀的两端表现,使其听感自然,不清瘦也不空虚。具备充实、均衡的基本盘,达成了低价位产品最重要也最难完成的“不犯错”。这种表现,正如弦乐四重奏下演绎的卡农,框架严谨,层层递进,结构匀称,还具备一定的情绪表达。将卡农形式强调的“规矩”与古典乐崇尚的丰富表现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简单但细听不平凡的结构美,对于一款仅售299的产品来讲,相当不容易。
精确的节奏与和谐的旋律交织,诚然赋予了D大调卡农非凡的魅力,但并不是它成为传世之作的根本原因。这首作品之所以能够跨越时间的维度,成为经典,还是在于后世根据它研究出了“黄金八和弦”,并将其跨越不同的音乐风格,融入流行、电影音乐之中,成就了许多佳作。这种跨越的思想也被Twistura运用在了D-MAJOR身上,也即追求可器乐可流行的杂食声音。但“样样通”即“样样松”,受限于入门级产品的成本,入门级产品在单一形式下达成的杂食会有较大局限性,多数是通过中性声底达成的杂食,表现力不够彻底。于是Twistura就为D-MAJOR设计了导管玩法,这也或许是入门级产品最成熟的可玩性解决方案。
在黑色流行调音管之下,D-MAJOR原本多少会有些偏向于中性、还原向的风格,被镀上了一层温润的光泽。低频的氛围感与包围感更强,中频滋味也有较大进步,润度以及厚度提升较多,人声口型略微放大,人声位置稍稍前置。同时高频也稍作处理打磨,通透感虽然有一定收敛,但整体温润感多了不少。简而言之,原装均衡导管的D-MAJOR,更适合流行女声及轻音乐,风格较为清新。而流行导管则增添了厚度,拿来欣赏流行歌曲,尤其是港台流行更为适合。
其实相较于原装的均衡与黑色的流行,我更喜欢蓝色的古典。熟悉17世纪音乐的朋友可能知道,那个时期的音乐由于演奏形式“通奏低音”的影响,其音准要比现在低半拍,这也影响到了调式。帕赫贝尔笔下的D调比现在的D调要更加沉厚,因此更有殿堂感。在我看来古典导管就借鉴了彼时的调音风格,低频更加宽松,呈现出微暖蓬松的质感,量感也有一定加强。至于低频弹性方面则保留了原本较快的风格,再配合本就不错的高频表现力,就使得古典调音成为了我最喜欢的一个模式。在面对各类古典乐、室内乐四重奏亦或者强调审美的器乐曲中都表现较为出色,有着雍容的听感。且中频不会因两端的加强而显得稀薄,依旧保有不错的信息量和密度,还会因平直且还原的风格突出乐器的质感。最重要的是,它的空间感也脱离了同价位产品的那种逼仄狭小的听感,显得开阔大方,这也使得其古典乐表现进一步提升。
在我看来,D-MAJOR这款仅售299元的产品音色中性,声音结构健康,做工优秀,再配合上可换导管的玩法,可玩性相当高。尤其是古典调音下的低频质感与空间感,是绝大多数入门级产品所不具备的。我不由得再次想到了D大调卡农,这首曲子之所以有着“俗中之俗”的非议,也是因为它过于“亲民”贴近生活,不像其他古典乐曲强调格调。但这对于入门级产品来讲反而是优点,消费者可以用极小的代价实现器乐、流行两不误的杂食表现。回到标题提出的问题:在内卷严重的入门HiFi耳机赛道,新品牌如何异军突起?我想Twistura用D-MAJOR给出了完美的答案:外观升级,工艺升级,配置升级,给消费者带来从内到外的差异化体验,这样的产品,就是能够得到用户迅速认可的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