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镇为何不允许下西洋了?“国之威严”并没有多大意义,不如节省钱财,体恤百姓

拾起文雨 2023-05-09 12:54:13
明成祖朱棣曾经命令郑和带领船队远航,以试探大明在这个世界上的真实实力。

郑和也没有辜负朱棣的期望,从永乐3年到永乐20年,17年间,郑和6次出航,为大明带来了海上贸易以及不少的附属国。

郑和死后,宣宗派王景弘去接任,但这场“远征”并没有持续太久,1438年3月,明英宗朱祁镇便下令中止“远征”。

怎么会这样?

郑和航海的真实意图

1407年,朱棣命郑和前往西域,目的并非为了让郑和打开中原与西域之间的贸易通道,只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原本朱元璋是打算传位给大儿子朱标的,不过没想到朱标还没登基就死了。

朱元璋因为自己最疼爱的儿子英年早逝而伤心欲绝,他已经没有了重新挑选继承人的心思,便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

朱元璋为了帮助朱允炆顺利登基,可谓是下了血本,将所有能对朱允炆构成威胁的大臣斩尽杀绝,朱允炆也“不甘落后”,然后将自己的所有叔叔一个个贬谪为了平民。

朱棣看不惯朱允炆的削藩行径,便带兵造反,朱棣常年征战沙场,哪里是朱允炆能比得过的,有传言说朱允炆早已战死,甚至还有传言说朱允炆远走他乡,不知所踪。

朱棣生平最恨别人说他谋权篡位,因此当上皇帝之后,他首先要做的,就是镇压一切异己,随后,他又亲自上阵,为帝国开拓疆域,并制定《永乐大典》,以此来证明自己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朱棣虽然常年与各国交战,但却从未停止过对朱允炆的追捕,无论是生是死,只要找到他,他才能彻底的安心。

这也是为什么朱棣让郑和率领海军,远赴西域的原因,一是为了寻找建文帝,二是为了让西域知道大明的强大。

中西商路的开通,对于郑和来说,也是一次惊喜。

朱棣去世后,大儿子朱高炽继承了皇位,朱高炽虽然没有朱棣那么大的魄力和胆识,却也是难得的贤良淑德。

朱高炽很清楚,他的父皇虽然带兵,为大明开疆扩土,但实际上,战争的开销也很大,因为他的粮草、兵器、药物、铠甲等等很大一部分物资,都是靠着民间的赋税,才能维持下去的。

身为太子,朱高炽也无法阻止他的父亲。

朱高炽继位之后,为了不给百姓带来过多的负担,也为了大明能够尽快的复苏,他还特地下了一道赋税减免令。

而且,尽量不开战,只有这样,百姓们才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大明才能得到喘息之机。

朱高炽停止了郑和下西洋,虽然说下西洋能够向很多西方人展示大明的实力,也能够极大地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

但因为造船花费巨大,又要向其他国家提供帮助,这都需要大量的金钱,国库也无力支撑,所以他下令停止。

朱高炽死后,朱瞻基不像他父亲那样温文尔雅,却像他祖父朱棣一样,性情暴躁。

在朱瞻基的带领下,大明帝国恢复元气,国力雄厚,军力雄厚,于是又劝说郑和,让其再下西洋。

甚至在郑和战死之后,他还下令让郑和的副手接手这个事业。

朱祁镇再一次叫停,表示他爱民如子。

朱祁镇自登基之后,就再也没有派人下过洋,不是他不明白,下洋对于大明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每一次下洋,都要花费大量的银子,哪怕是强盛的明朝,也难以承受。

就拿郑和所用的大船来说,船长60丈,宽度20丈,光是制造一艘大船所需要的木材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这船队一共有80艘,光是木材,人力,材料,就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的金钱。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许多小型的船只,都是用来装货的,都是大明提前准备好的金银财宝,遇到贫穷弱小的国家就给他们送钱。

其次就是人手,郑和出海并非一帆风顺,经常会遭遇到海盗,而在海上碰到其他国家的求援,郑和的船队也会出手相助,这些国家就会成为大明的附属国,这也是为什么让郑和出海的原因。

至于其他的护卫、婢女、仆役,每个人的俸禄都高得惊人,实际上就是多此一举,只不过为了彰显大明的国力而已。

朱祁镇身为大明皇帝,自然要为大明的子民、臣民们负责,他自然不会在这件事上做文章,在发现大明的财力已经不足以支撑海上航行之后,他便直接下达了停航的命令。

下西洋停止以后,大明国库顿时不再捉襟见肘,百姓们也不再需要缴纳多余的赋税,再说了,光靠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实在有些得不偿失,与其靠表面功夫做样子,还不如多想想如何改善百姓们的生活。

0 阅读:3

拾起文雨

简介:拾起那些曾被人遗忘的文化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