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人生哲学家:12首绝句,句句含情,字字生香,篇篇富含哲理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4-09-18 08:04:43

人们常说:唐诗重情韵,宋诗重理趣。因为唐诗已经登峰造极,宋人所面对的是高峰、是巨人、是天才。几乎无可超越,而亦步亦趋的模仿,只能当个侏儒。

而苏轼的这些绝句,变尽唐人面目,开创了宋代诗风,宋人还是走出了自己的路。

苏轼的宋诗摇曳生姿,精深透辟,虽然不如唐诗兴象华妙,却也韵味隽永给人以心灵的启迪。

【01】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彼时苏轼身处汴京,面对惠崇笔下的春江图,心生感慨,挥毫题诗。

诗篇上来就聚焦于画中几抹惹人注目的春色,稀疏竹林之外,三两桃花轻舞春风,桃花之开放,红绿交织,这可是春暖乍现的微妙转折,春意初绽的喜人消息。

有如古人“一叶落而知秋”,苏轼从画中嬉戏的鸭子联想到江水之温煦,巧妙地将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感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洞察。

视线移至河滩,蒌蒿遍地,芦笋破土,一片欣欣向荣之象扑面而来。远方江中,河豚正逆流而归,它们感知到春江的暖意,响应着生命的召唤。

如此鲜活的细节描绘,共同构建出一幅层次分明、生机盎然的春江画卷,生动诠释了早春特有的景致与气息。

苏轼以细腻的笔触、敏锐的感受力,精准捕捉到季节交替之际景物的独特韵致,倾泻出对早春到来的喜悦与对自然,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我们经常都觉得日子苦不堪言,有忙不完的工作,有接踵而来的生活琐事,甚至觉得这样的日子过得很无趣,其实,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不管是鸭子还是河豚,不管是竹子还是桃花,就连那蒌蒿与芦芽,都在合适的季节里尽情的绽放与生长,这就是生生不息的生命。

日月虽然千古常在,但是它们每天都是新的,就如鸭子亲身试水才能感知水的温度,只要我们能深入体验生活,就一定能挖掘出生活中的新意与真意,进而提高我们审美能力,摆脱平庸带来的不愉快。

【02】

《春宵》

宋·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苏轼以杭州春夜为背景,借景抒怀,既颂扬了春夜短暂而迷人的美景,又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深刻感悟与对生命的珍惜之情。

百花在皎洁月光的映照下绽放异彩,愈发娇艳动人,“春宵一刻值千金”这一名句,不仅赞美了春夜的迷人,更隐含了诗人对时光匆匆、人生短暂的敏锐体察与深沉感慨。

已届天命之年的苏轼深知生命无常,时光一旦流逝,便无法追回,因此倍感其珍贵无比。

月色如水,花香四溢,春夜的宁静与美好在诗人笔下跃然纸上。此时,楼台深处飘出的轻妙歌声,如丝如缕,打破夜的静谧,却又与夜色融为一体,增添了春夜的浪漫与诗意。

眼前的美景尽收眼底,但是心里却是百感丛生,苏轼对此深感忧虑,以冷峻的笔触讽刺那些沉迷于享乐、不知珍惜光阴的富贵公子,指出他们的醉生梦死终将导致一事无成。

尽管杭州的生活给诗人带来诸多欢愉,但漂泊不定的仕途生涯亦让苏轼饱尝离别的苦楚与时光流逝的无奈。

《春宵》一诗应是他历经“乌台诗案”贬谪,复官还朝后,对过往岁月的沉痛反思与对短暂欢愉时光的倍感的珍惜。

在党争纷扰、政局动荡的大背景下,苏轼已厌倦派系之争,甚至能与政敌王安石冰释前嫌,共享片刻和谐。

心胸看开了,心境自然也就发生变化,使得他对春夜美景的欣赏更增添了一份超脱与淡然,对美好时光的珍视更为迫切。

都说撞过南墙的人才会回头,经历过世事的鞭打,隐约可见苏轼的寄托。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流光易逝,年轻人啊,要珍惜这美好的光阴。

【03】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东风袅袅”借自《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巧妙地化用为春风轻拂的生动景象,以“泛崇光”三字赋予海棠以高洁美丽的气质。

苏轼转向夜晚的海棠,以“香雾空蒙”描绘其香气在朦胧雾气中弥漫,烘托出一个既艳丽又略显幽寂的诗意世界。

此时苏轼身处江湖之远,不遇君恩的处境,于是夜深人未眠,自怜幽独,寄托了无限的身世感慨。

西蜀有“香海棠国”之称,这些海棠也许移自西蜀;苏轼以蜀人而贬谪黄州,命运何其相似?

自从他吟出“只恐夜深花睡去”之句,就把海棠视为同命相怜的知己,他害怕这繁花在深夜沉寂,犹如害怕自己的才情与理想在寂寞中消逝。

一个“恐”字,道出诗人在孤独与困厄中的敏感与脆弱,而“只”字则凸显其对花之美的执着眷恋,进入忘我之境。

“故烧高烛照红妆”,借用唐明皇以杨贵妃醉态喻海棠的典故,诗人高烧红烛,照亮海棠,犹如照亮自己内心深处的理想与情怀。

此处对比月光的吝啬与烛火的热情,反映出诗人面对逆境的侠义与厚道,以及试图在赏花中寻求痛苦暂时解脱的渴望。

诗人深知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但依然选择燃烧自我,照亮短暂的美好,体现出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

苏轼的这个时候已经蜕变成为苏东坡,虽处于不惑之年,身处贬谪困顿,但诗中并无颓唐萎靡之气,反而借“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等明亮意象,传递出达观洒脱的胸襟。

东坡以花自况,以赏花寓生活,展现出一种在逆境中坚持自我、海棠花尚且能适应于异乡,何况于人呢?

正所谓适者生存,东坡的这首诗蕴涵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真可以说是唤醒人间痴迷的当头棒喝。

【04】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北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苏轼写此诗旨在激励好友刘景文于困境中保持傲骨与乐观。

此时,刘景文已五十八岁,经苏轼竭力举荐,方得小有晋升,然而短短两年后便溘然辞世。

苏轼感念其坎坷人生,借初冬景色,托物言志,写下这首深情之作。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诗篇以“荷尽菊残”起笔,寓意即使身处秋冬交替、万物凋零之际,仍需坚守如荷之傲雪凌霜、菊之斗风傲霜的气节。

诗人选取荷与菊两种象征夏季与秋季的典型花卉,细腻描绘其衰败之象,荷叶萎靡,再难撑起绿伞;菊花枝头虽余香尚存,却已枝无全叶。

诗人笔触深入荷叶与菊枝,深知荷叶与荷花相映成趣、菊枝与花蕊共彰贞秀,故以“擎雨无盖”与“傲霜独立”刻画二者残而不败的精神风貌,曲笔传神,形象生动。

老友啊,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苏轼欣喜地指出,初冬时节,橙黄橘绿,青黄交融,橘树以其“经冬犹绿”、“岁寒心”备受历代诗人的赞誉,其坚贞品格堪比松柏,甚至超越荷菊。

郑思肖有诗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苏轼的l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后人更借此比喻坚贞不屈之人。

苏轼此诗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在构思与表现手法上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苏诗更胜一筹之处在于其内容的丰富多元。

韩愈单纯描绘早春景象,而苏诗则巧妙地将写景、咏物、赞人融为一体,通过对初冬景物的赞美,含蓄颂扬刘景文的品格与节操。

苏轼颠覆了世人对初冬萧瑟的刻板印象,将其赋予生意与诗意,充分展现其旷达开朗、独具慧眼的个性与胸怀。

苏轼以初冬最美的橙黄橘绿象征其高尚人格与坚贞节操,使得全诗情韵与理趣交融,耐人寻味。

其实,人生吧就像荷尽,菊残,应时开谢,各有自身的规律;橙黄,桔绿,不畏天寒,经得住严酷考验,越是艰难,越显风格。

我们一定要乐观向上,不要意志消沉,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困难是暂时的,总会有过去的时候。

身不苦则福䘵不厚,心不苦则智慧不开。你所有的失意,挫折,最终都会是一笔沉甸甸的财富。

【05】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眼中的西湖,不仅是秀美风光的实体,更是他内心情感与哲思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诗中,他以寥寥数语,将西湖的气象万千生动勾勒,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西湖之美,无论晴雨,皆令人陶醉。

一日,苏轼与友人齐聚西湖之畔,举杯共饮,同赏湖光。初始,天空湛蓝,云朵轻盈,阳光洒落湖面,金光闪烁,水波荡漾,尽显“水光潋滟晴方好”之态。

然而,瞬息之间,天色骤变,乌云翻滚,雨水如注,洒落湖上。山雾缭绕,烟雨迷蒙,呈现出“山色空蒙雨亦奇”之景。

晴雨交替,西湖变幻莫测,每一刻都展现出独特的韵味,恰似西施般兼具淡雅与艳丽,风姿各异,魅力无穷。

苏轼深知,西湖之美无法仅以一景一物概括,任何具体的描绘都可能落入俗套,限制其博大精深的意蕴。

他在诗中并未拘泥于细节刻画,而是以宏观视角捕捉西湖的神韵,使之超越具体景致,成为一种象征,承载着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宇宙和谐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任职杭州通判期间,苏轼亲历西湖四季风情,无论是波澜不惊的宁静之美,还是风雨交加的磅礴之美,抑或是雪落湖面的清冷之美,乃至雾笼湖上的朦胧之美,无一不深深烙印在他心底。这些丰富的体验,使得他对西湖的赞美并非浮于表面的咏叹,而是源自灵魂深处的共鸣与热爱。

对苏轼而言,人生至乐莫过于与挚友在西湖畔把酒言欢,聆听丝竹悠扬,吟咏诗词篇章,沉浸于湖光山色的怀抱之中。

西湖以其无尽的温柔抚慰诗人的胸怀,而苏轼则以其传世诗篇,让西湖之美名播四海,深入人心。

熙宁六年(1073)正、二月间,正是诗人在晴雨交织的一日,酒醉人醉,更是醉于西湖之美,遂挥毫泼墨,留下了这组流传千古的西湖诗篇。

世间万物变幻莫测,大自然阴晴不定,人生漫漫长路,遇点挫折风雨,那是再正常不过事情了,只要你能想通这一点,所有的失意,一笑而过。

【06】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之景,变化多端,横看连绵,侧望峭拔,远近高低各呈异彩。信笔行之,苏轼细腻捕捉其形态之变,以诗笔再现其峻岭绵延、峰峦耸峙的景象,短短二十八个字,蕴涵了对庐山,对诗歌乃至对人生的诸多思考 。

面对庐山,身在山中,视线被山体遮挡,所见仅为局部,无法窥其全貌。

人对事物的认知亦如此,因立场、经历、视野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与判断会有所差异,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可能迥然不同。

这种认识的局限性源于“身在此山中”,即个体难以摆脱主观视角的束缚,看清事物的真相。

“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主张以超越局中人的视角审视生活,正如要跳出庐山,才能领略其全貌一般。

它启示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人生困境与纷繁的社会现象时,应尝试变换角度,拓宽视野,从而获得更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苏轼的人生经历丰富而坎坷,他曾历经宦海沉浮、生死考验,这些磨砺使他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他以“人生如梦”喻世,提醒人们不应因生活的困苦而迷失自我,而应保持内心的火焰不熄,坚信风雨过后必有彩虹。

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无疑为他的哲理诗增添了厚重的情感底蕴。

《题西林壁》作为一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作品,巧妙地将庐山的自然风貌与人生的哲理思考相融合。

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邃的哲理寓于生动的山水描绘之中,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引发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层思索。

这首诗创作于元丰七年(1084),时值苏轼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途中,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之际。

庐山的瑰丽风光激发了他的诗兴与哲思,促使他写下一系列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便是其中的点睛之作。

我们在认识事物也好,处理问题也罢,不能身陷其中,否则就会“当局者迷”只有抽离其中,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才能做到“旁观者清”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07】

《惠州一绝》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这位曾遭贬至岭南的北宋文豪,以其豁达的人生态度与炽热的民生情怀,在这片被视为罪臣流放之地的土地上,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官民故事。

面对贬谪的哀怨与生活的困顿,苏轼并未消沉,反而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这源于他的旷达精神与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罗浮山下,四季如春,山间枇杷、杨梅日日鲜美,尤其是那寻常的荔枝,不仅以其甘甜滋润了苏轼的口腹,更以其繁茂的生机与岭南紧密相连,使他由衷发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肺腑之言。

这句话绝非虚言,而是他心系岭南、愿与当地百姓共命运的真实写照。

身处岭南,尽管无官无职,苏轼并未停止为民办实事的脚步。他流连于山水之间,亲历民间,体察民情,关注百姓生活的点滴困苦。

目睹浮桥险象、长桥破损,他痛心之余,毅然捐出朝廷赏赐,并动员家人募捐,以实际行动改善民生设施。

田野考察时,他洞察到农业生产工具的落后,遂传授先进农具使用方法,倡议县令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此外,他还致力于改善军营条件,调和军民关系,展现其深广的社会关怀。

无论何时何地,苏轼始终秉持士子之心,积极投身于帮助惠州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之中。

他的善举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尊敬与爱戴,虽无官职之威,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

对于苏轼而言,田园隐逸固然诱人,但若能运用自身智慧惠及一方百姓,同样是功德无量之举。

在宦海浮沉中,他逐渐看淡回归朝廷的奢望,只愿在岭南过上平静而快乐的生活,远离朝堂的是是非非。

此时的苏轼,内心正处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挣扎中。一方面,他向往陶渊明式的隐逸生活,另一方面,又难以割舍对国家与民生的牵挂。

这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身处两难心境,却又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心灵寄托,寓深情于平淡,显豁达于困厄,生动展现出苏轼身处逆境仍能笑对人生的高尚人格与博大胸襟。

【08】

《洗儿》

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这位才情横溢的宋代文学巨匠,其生涯中饱尝宦海沉浮之苦。

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成为团练副使,开始了长达五年的贬谪生涯。

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苏轼在这闲散之地却能随遇而安,僧蔬素食,游走山林,泛舟江湖,与渔樵为伍,甚至甘受醉汉推搡谩骂,只为享受这份远离尘嚣的自在。

这段黄州岁月,朝云的陪伴尤为珍贵。朝云为苏轼侍妾,自熙宁七年归于东坡,深受宠爱。

元丰六年,朝云诞下一子,小名干儿,聪明伶俐,苏轼欣喜之余,赋诗《洗儿戏作》,借育儿之题,抒发对人生际遇的深刻反思与官场的辛辣讽刺。

《洗儿戏作》以“望”字寄寓世人对孩子未来的期许,又以“误”字浓缩了作者一生因聪明才智招致的磨难。

诗中看似戏谑地表达出一种颠覆常理的愿望:宁让孩子愚钝无灾,也不愿其聪明却遭人妒、陷于官场漩涡。

苏轼为子取名“遁”,意在使其远离政治纷扰,一生平安。这一命名背后,无疑是他历经波折后对子女最深沉的祝福与对官场最冷峻的批判。

诗中后两句“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看似悖论,实则是苏轼以幽默自嘲自己曾经何时的聪明才智最终也是换来半生流离。笔触间不无揭示了官场的荒谬与人性的扭曲。

聪明本应是人生的福祉,却成为他仕途坎坷的根源。他深知,官场上,锋芒毕露往往招致嫉恨与陷害,而平庸无奇之人反倒可能因无碍他人利益而得以保全,甚至平步青云。

这首诗表面写育儿之乐,实则寓言人生,讽喻官场。苏轼以独特的“玩世不恭,愤世嫉俗”风格,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熔铸其中,展现了其超脱世俗、笑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经历过打磨的人才最终醒悟,人吧,尽管你集各种优秀于一身,都应该收放自如,不能锋毕露。

【09】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这位承载着北宋文坛璀璨星光的人物,其一生犹如一只无拘无束的小船,飘摇于宦海之中,停驻之处皆留下深深的印记。

花甲之年,他已历尽沧桑,壮志虽未能完全实现,但内心深处那份浩然之气犹存,犹如“已灰之木”,无欲无求,不为外物悲喜,这是他在人生风浪中磨砺出的大彻大悟。

回顾仕途,苏轼自认平生最大功业并非在繁华之地如杭州、密州、徐州的政绩,亦非京城的荣耀时光,而是三次贬谪之地——黄州、惠州、儋州。

正是在这人生的低谷,他从失意的哀伤中提炼出生命真谛,领悟到无论得意还是失意,人生终究如梦,重要的是如何在逆境中找寻价值,于困顿中坚守自我。

常州一病,苏轼预感大限将至,留下遗言:“吾生不恶,死必不坠。”面对生死,他淡然超脱,早已勘破世间的无常。

远方的弟弟苏辙闻讯急赴常州,然而,苏轼终究未能等到最后的相见。七月二十八日,他带着满足的微笑,在熟悉的环境中,仿佛听到亲人的脚步声,感受到幸福的光辉,安然阖目。

《自题金山画像》是苏轼生命旅程的诗意总结,创作于他64岁北归途中,寓目李公麟所绘的东坡像,抚今追昔,感慨良多。诗以六言绝句形式,自嘲平生颠沛流离,功业仅是连番遭贬。

诗人以苍凉而诙谐的笔调,描绘垂老之态,回顾一生历程,诸多情感交织其中,言简意赅,余韵悠长。

此诗不仅是对其生平的精炼概括,更是其豁达人生观的生动写照,寓庄于谐,尽显苏轼笑对人生的洒脱风范。

综观苏轼一生,起起落落,却始终秉持旷达胸襟。无论是宦海浮沉,还是人生终点,他都能以超然的态度面对,将个人命运的波澜起伏化为诗意的篇章。

《自题金山画像》是一首六言绝句,作为苏东坡的生命绝唱,不仅勾勒出一位文人墨客的漂泊生涯,更传递出他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对人生境遇的从容接纳,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巨擘笑对生死、泰然处世的人格魅力。

可能很多人都能创造很多美好辉煌的人生,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扛过所有灾难。

一个人的真本事不在于辉煌,而在于人在跌倒中可以战胜逆境,再次扬起人生的风帆。

苏轼还有很多首绝句,也非常有深意,由于篇幅比较长, 以下三首,我就不解释了,喜欢的可以自行去学习

【10】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只有单独的一把琴弦,发不出声音;只有手指,也同样发不出声音。只有手指与琴弦相结合,按着乐谱规则弹奏,才能发出悠扬悦耳的声音。

这就揭示了主体与客体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理。弹琴如此,推而广之:怀才不遇,或君臣际会;生不逢时,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此等等,又何尝不是如此!

【11】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苏轼

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12】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

苏轼

此生也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1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