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张玉凤接受采访时透露:主席每遇重大事情时,都会去做1件事

谨记过去 2024-03-27 10:59:42

前言

张玉凤,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她曾是毛主席身边的机要秘书兼生活秘书,陪伴主席度过了晚年时光。2015年,张玉凤在一次罕见的采访中,透露了主席在面对重大事情时的一个特殊习惯。

张玉凤的回忆,将我们带回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从1950年代的一名普通列车员,到成为主席的贴身秘书,她的经历堪称传奇。在主席身边的日子里,她见证了无数历史时刻,也深深感受到了伟人背后的平凡与真实。

据张玉凤回忆,主席在晚年时期,虽然政务繁忙,但每逢遇到重大决策或难以抉择的事情时,他总会去做一件事情。那张玉凤说的是什么事呢?

从普通工人到毛主席的生活秘书

在1944年的黑龙江牡丹江,一个坚韧的女婴向世界宣告了她的到来,她就是张玉凤。尽管生活的环境并不富裕,但正是这种艰苦的环境,塑造了她如钢铁般坚定的意志和超乎寻常的责任感。

年仅14岁的张玉凤,因生活的压力而不得不提前告别学校的庇护,踏入复杂多变的社会。她曾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尝试应聘牡丹江铁路局的工人岗位,然而却因年龄的限制而未能如愿。幸运的是,她的才华和潜力被领导所发掘,让她有机会成为了一名列车服务员,从此开始了她与铁路的不解之缘。

在铁道部专运处,张玉凤的职业生涯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她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被选拔为服务毛主席专列的一员。虽然起初她并未能直接接触到毛主席,但仅仅是能够远距离地瞻仰这位伟人的风采,就足以让她内心充满了敬仰和满足。这份崇高的荣誉和重大的责任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1970年7月,张玉凤被组织委以重任,成为毛主席的生活秘书,负责照顾他的日常生活。她以极高的敬业精神和忠诚度,赢得了毛主席的深深信任和依赖。她不仅将毛主席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还时刻牢记他的教诲,恪尽职守,绝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对于党的机密事务,她更是严守秘密,绝不向外泄露任何信息。

在毛主席的悉心指导下,张玉凤不仅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我提升,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她深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毛主席和党的事业。她的勤奋和进取心令人肃然起敬。

然而,即使在最细心的照料下,毛主席这位伟大的领袖也难免受到岁月的侵蚀和疾病的困扰。从1971年开始,每年春秋两季,毛主席都会饱受老年病的折磨。其中一次春季的病情尤为严重,他因吸烟和感冒引发了严重的支气管炎,咳嗽不止,甚至无法躺下休息。然而他始终坚持工作,不愿就医。张玉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让毛主席尽快恢复健康,张玉凤毅然自学医学护理知识,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深厚情感和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毛主席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她的细心和周到让毛主席对她产生了深深的依赖和信任。

毛主席身边的忠诚守护者

1972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张玉凤面临着她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抉择——她即将成为母亲,但同时也需要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做出选择。在中南海的工作岗位上,她倾注了多年的心血和汗水,然而,家庭的温暖和期待又让她难以割舍。

张玉凤内心的挣扎和犹豫,如同春天的柳絮,随风飘散。而她的困境也传到了毛主席的耳中。对于张玉凤可能的离开,毛主席感到十分惋惜。他亲自写信挽留,希望她能在身体恢复后重返工作岗位。这封充满深情的信件,让张玉凤感受到了主席的关怀和期望。

经过深思熟虑,张玉凤和丈夫决定响应毛主席的召唤,回到中南海继续履行他们的职责。尽管这意味着他们将无法常伴家人左右,但他们仍然义无反顾地做出了这个决定。

两年后的深秋,1974年,徐业夫——长期陪伴在毛主席身边的机要秘书因病离世。他的离世给毛主席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在这个关键时刻,张玉凤被委以重任,接替了机要秘书的职位。面对新的挑战,她既充满期待又感到焦虑。

当她走进毛主席的书房时,她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然而,毛主席以他一贯的慈祥和蔼给予她鼓励和支持。他告诉她,作为机要秘书并不难,关键是做好保密工作、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以及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这些话让张玉凤紧张的心情得到了缓解。

在担任机要秘书的日子里,张玉凤始终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她以谦逊的态度待人接物、勤奋工作,从未敷衍塞责。她的敬业精神和出色表现赢得了毛主席的高度赞誉和信任。毛主席对她的评价是:“为人忠厚老实、工作尽职尽责。”这八个字成为她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1976年9月9日,一个令全国人民悲痛欲绝的日子,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作为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之一,张玉凤也深感悲痛。她和孟锦云一起整理主席的遗物,回忆着与主席共度的日日夜夜。那些永生难忘的回忆让她们泪流满面,深感痛惜与不舍。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她们以实际行动表达着对主席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与书结下不解之缘

提及毛主席,我们自然会想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以及他身后留下的丰富思想遗产。然而,这位伟人的一生,除了金戈铁马、峥嵘岁月,更有一种深深的书卷气,弥漫在他每一个重要的历史瞬间。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正是毛主席对读书的执着追求的最好诠释。他将读书融入生命,视为生活的必需品,这种对知识的无尽渴望和坚定信念,如同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

早年时期,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毛主席对于知识的渴求却从未因此而消退。他阅读的范围极为广泛,从古典名著到现代文学,从东方哲学到西方思想,都留下了他深入探索的足迹。这种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不仅为他日后的革命事业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更培养了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战略眼光。

在革命斗争的岁月里,毛主席更是将读书与革命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他都能静下心来,深入研读各类书籍。这些书籍不仅为他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更为他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和启示。他的许多重要思想和决策,都是在深入研读和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

毛主席的读书习惯,不仅影响了他个人的成长和革命事业的发展,更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著作如《实践论》、《矛盾论》等,都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杰出成果。这些著作不仅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时光流转至2015年,历史的长河已经悠悠淌过了许多个春秋。然而,对于那些曾经陪伴在毛主席身边的人来说,那段与书为伴、与革命同行的岁月仍然历历在目。张玉凤在回忆中提到,毛主席在面对重大抉择时总会去读书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她还记得毛主席的书屋——菊香书屋那里藏书丰富近达十万册之巨这些书籍见证了毛主席与书的深厚情缘也见证了他一生的智慧与成就。

所以,张玉凤那段在中南海度过的日子成为她永恒的记忆和无尽的怀念,她怀念的不仅是那段时光更是那位与书结下不解之缘的毛主席。

结语

伟人的身影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毛主席,这位伟大的领袖,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智慧,他的每一个习惯、每一个决策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张玉凤,作为曾经陪伴在毛主席身边的机要秘书兼生活秘书,她的回忆让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毛主席的伟大与平凡。

0 阅读:2

谨记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